在家閑坐了十幾天,林子夏想到自己好像也沒有什麼特别想做的事了,最起碼現在沒有,但不知道之後會不會也沒有。轉而,下意識地想到要不還是讀讀書,不能停下來,人還是要保持進步。
轉而安慰自己:“放輕松!就這麼地坐着,什麼也不做,看看會發生什麼?”
人在面對巨大的“虛空”時,總會找各種東西去“填滿”。有的人抓取“愛情”,有的人抓取“邏輯自洽”,有的人抓取“排滿的行程”,而林子夏則是逃到書籍裡,但是現在不想再逃,就這麼面對它,看看到底會怎麼樣?會有局促,會有不安,但沒關系,就繼續這樣“面對”,直到不再局促,不再不安,不再較勁。
林子夏對自己說:什麼都不做也沒事,就這樣靜靜地坐着,看着眼前的花,看着手邊的貓,安住當下。是否恐懼這一點點“虛空”?是否躲到書籍裡就安全了,就可以不再直面那一點點“虛空”?我就要讓自己“直面”它,無處可逃。這是我為數不多的恐懼了,為數不多的陰影。直面它!所有任何可以逃避的躲避的都扔掉,試試看就這樣靜靜地坐着或站着或躺着,什麼事也沒有,什麼也不必做。試試看會怎麼樣?!沒有什麼是必須做的。隻是單純地跟自己在一起。
于是,就這麼靠在椅子上,看着對面牆上的影子,過了好久好久,除了影子移動之外,什麼也沒發生。
林子夏轉頭看向窗外,眼見着太陽快下山了,正是散步的好時候,穿上運動鞋下樓去了。
邊走邊感受,風輕輕地吹,池塘裡的金魚悠哉地遊來遊去,路過一樹花下,看花瓣随風飄動,這時,一個念頭閃過:我可以往前走,也可以往左走,可以慢慢走,也可以策馬奔騰,當然不想走了也可以原地坐下。不一定就非要保持前進,不能停下來。
一轉身,發現原來岸就在腳下,無須向哪裡去找。
這個感覺太魔幻了!當一個人以為自己一直在往前跑,以為隻要跑得足夠遠,就可以跑出去,至于跑出去是什麼自己也不知道,反正大家都在往前跑,自己也跟着大部隊往前跑肯定不會錯。殊不知,這麼跑下去也隻是徒勞,就像孫悟空逃不出“五指山”一樣,再怎麼跑都跑不出“五指山”。因為五指山是他幻想出來的,隻要還有幻想就不可能逃出五指山。然而,隻需一個轉身就能看到真相,就能徹底解脫。
林子夏激動得不禁驚呼:“啊啊啊啊啊太牛了!‘五指山’的隐喻。”
原來,真相是真的!在無法體會到的時候,語言隻是勉強為之,無法被邏輯腦自洽,但當自己體悟到時,則是一種感覺,一種無法用言語表達這種感覺的狂喜,全身雞皮疙瘩,像過電一般,莫名的感動從心頭湧出,鼻子一酸,眼淚随之止不住地流,不禁哭出了聲,而林子夏則平靜地看着自己的一系列反應,心想難道這就是喜極而泣的感覺?!或許,身體此刻隻能以這種方式來表達以示最高的禮儀,于是索性放聲大哭。總之,就是這麼簡單:真相是真的!
把“真相”當“真相”去對待,是深信不疑;當體悟到“真相”就是“真相”,是确信無疑。這兩種情況的共性是對真相沒有“疑問”,隻要還有一絲的“疑問”,就無法接近“真相”,而這無法用大腦邏輯解釋得通,很神奇。因此,跳出“五指山”也很簡單,不需要拼命地跑,隻要回頭,隻要一個轉身,就會看見岸在腳下。
林子夏拿出手機,在備忘錄裡寫下一段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