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廳裡,李老先生忙碌的身影,飛飛不敢打擾,隻是安靜地坐在一旁觀察。病床上躺着一個臉色發黑的病人,好像是得了尿毒症,李老先生正在給他診斷。家裡已經出不起錢做透析,隻能寄希望于李老先生。
“他留下。你先回去!”
病人邊上的婦人,聽後撲通一聲,跪在地上邊磕頭邊央求:“您就讓我留下來照顧他吧!我想陪着他,哪怕治不好,我也要陪着他走完最後一程。”
李老先生搖搖頭歎了口氣說:“那你留下來陪他吧。”
隻見那婦人感激涕零地連磕了十幾個頭,并表示等自己有錢了一定加倍感謝李老先生的救命之恩。李老先生見狀随即上前扶起那婦人,囑咐她,先安心治病,其他的以後再說。
交代好病人的相關事宜,李老先生招呼飛飛随他去診療室。邊走邊問:“她這兩天怎麼樣?”
飛飛想了想回答道:“好像開心一些了。”
李老先生“哦”了一聲,便示意飛飛躺下紮針。看起來也沒有繼續要聊「鱚寶」的事。
正當李老先生要行針的時候,飛飛突然好奇地問道:“李老您說氣是能量嗎?”
李老先生剛要行針被這突如其來的問題打斷了,頓了頓說:“氣是物質。”
飛飛吃驚地說:“氣怎麼會是物質呢?”
還沒等一句話說完,李老先生的針已經落到穴位上了,飛飛感覺腿上有根筋像觸電一般,從腳底一下子竄到了膝蓋,麻得嗷嗷叫。
經過這段時間的調理,明顯不嗜睡了,精力更充沛,感官也更敏銳了。尤其對聲音變得很敏感,比如在聽到440赫茲的音樂,會覺得很嘈雜,而當聽到432赫茲的音樂時,人會變得很平靜。以前則是相反,更喜歡聽440赫茲的音樂,而沒有耐心聽432赫茲的音樂。聽說432赫茲是大自然的頻率,當人跟自然的頻率共振的時候,就很容易變得柔和、平靜。飛飛平時接觸最多的432赫茲音樂就是古琴發出的聲音,由此可以想象上古先民彈琴溝通天地也不無道理。
書室裡,飛飛回想李老先生所說的“氣是物質”,依然百思不得其解,隻能翻書,試圖找到一些蛛絲馬迹。飛飛常慶幸自己有個好習慣,每當遇到想不明白的事,就會找本書讀,于是很多想不明白的事都是從書上找到了答案。
沿着書架一本又一本地浏覽着書名,忽然看到《道德經》,飛飛毫不猶豫地從書架上取了下來。記得師父曾有一個特殊版本的《道德經》,但自己還沒有資格翻閱。
手裡的這本也沒有标注是哪個版本,但既然是李老先生的藏書,從版本上說來,應該也是比較可靠的。讀古書,其版本當然很重要,但鑒于沒有更多可選項,随手翻翻也很受用的。
翻開第一篇,标示着「道經卷」。從開頭看好像不是通行本,上面寫着:“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繼續不求甚解地讀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