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飛趕到他面前,氣喘籲籲地說:“您的腳力也太好了吧。”
李老先生看着她狼狽的樣子,笑着說:“咱們慢點,不急。”
說着接過了飛飛背上的簍子。
繼而又說:“你先歇會。走路不一定要步伐走得多快,而是要有節奏,自然就比别人快。”
飛飛想起當時在花火大會上看到的那一群上山的人,他們就是李老所說的“走得有節奏。”
“明白了。就像彈琴一樣,有自己的節奏。”
經過短暫的休整之後,李老先生帶着飛飛朝後山行進。整個過程,飛飛都隻專注在自己的腳下,配合呼吸,漸漸地找到了自己的節奏。太陽暖洋洋地穿過樹林,灑在身上,耳畔不時傳來鳥鳴聲。就這樣一步一個台階地走着,依照着自己的節奏。雖然看不到李老先生的身影,但飛飛能感覺到他就在前面不遠處。
不知不覺,就翻到了山後,飛飛聽見李老先生在前面呼喚自己:
“我在前面等你,快到了。”
飛飛停下來,大聲地喊道:“好的”好像是刻意想喊出來給自己聽一樣。
話音未落,山谷裡傳來一陣陣回音。
飛飛興奮地又朝山谷的方向喊道:“你好啊”
随即,山谷也回應道:“你好啊”。
飛飛繼續喊:“我來山裡采藥。”
山谷重複道:“我來山裡采藥。”
飛飛哈哈大笑,山谷也哈哈大笑。
這時,隻見李老先生在前面招手,飛飛趕忙三步并兩步地跟上。原來,爬山的部分已經結束了,接下來是相對平緩的林地。看上去像是一片原始森裡,裡面生長着一棵棵高聳入雲的杉樹。李老先生邊走邊給飛飛指身旁的草本都叫什麼名字。植物的生長環境有陰有陽,也因此其藥性就會有所不同。雖然飛飛仍不能将這些植物和他們的名字一一對應起來,但她似乎對它們的“天性”有了更多的了解。話說回來,飛飛對自己的“天性”又了解多少?或許,也需要時間吧。
太陽漸漸西斜,飛飛跟着李老先生繼續走在森林裡,不一會看見前面有個小天池,偶有白鹭掠過湖面。因為冬天的緣故,在外沿露出了一片淺灘,偶有山風吹來,不冷。二人在淺灘附近坐下休息,吃了食盒裡的幹糧。飛飛忍不住撿了幾塊石頭,往水裡扔,撲通撲通的聲音,讓她哈哈大笑,李老先生在一旁則是慈祥地看着她玩水。
待繞過淺灘,又鑽進了一片樹林,李老先生拿出背簍裡的小鋤頭,小心翼翼地挖着幾株“野草”,然後心滿意足地收了起來。
随後對飛飛說:“天色不早了,咱們回去吧。”
二人沿着山路,轉到天池的南面,順着路走,不一會就回到了藥苑。
飛飛照例又是腰上四根銀針,紮完回屋,又沉沉地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