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晝更替,四季變化,循環往複。年輪流轉,為了分辨今夕何夕,于是加上了一重又一重的“時間”标簽。人用數字來區隔不同階段的自己,于是有了所謂的“年齡”,于是衍生出了所謂的“年輕”“年老”,于是有了“美”“醜”。好像在同一個人身上年輕就是比年老“美”,年老就是比年輕“醜”。這一串的評判,不過是從人給自己加了“時間”的标記開始幻想出來的。變化是一種自然而然的過程,無需給這些變化加上任何标簽,我們所需關注的隻有當下,或許不變的也隻有當下吧。
讀王維的詩句,最有趣莫過于王維在山中寫給忘年好友秀才裴迪的詩,尤其是一本正經地說:山中的花要開了,你快來找我玩。
末了,還交待裴迪務必重視(“無忽”),說“以此不急之務相邀”,還不是因為“你是天機清妙的人”,懂得其中的“深趣”。
在等船的間隙,飛飛忽然想起了王維寫信催裴迪進山看花的情景,便随手寫了幾行應景。
念
風從不遠處吹來
樹葉沙沙
小鳥在枝頭雀躍
我猜 是因為久違的陽光
讓他們不禁唱起了歌
船從不遠處駛來
水波粼粼
煙樹在水岸氤氲
我猜 是因為島上的花開了
讓我快點去找你玩
太陽在雲層裡浪蕩,時隐時現。那轉瞬即逝的太陽雨,豆大的雨點,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天地自有魔力,需用心聆聽。不一會,雨雲就消散了,空氣中甜蜜的桂花香氣陣陣襲來。一株株有着上百年樹齡的桂花樹,枝頭上開滿了花,風輕輕一搖,如漫天花雨。飛飛跟着姬羽、王大仙在後山裡賞花。雖說是賞花,一旁的王大仙手裡卻是拎着個小布袋,一撮一撮地将丹桂的花瓣摘下來,等着回去做桂花蜜。為了吃,她總是很賣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