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三炷香燃盡之後,飛飛随師父回到大廳,此時大廳中早已高朋滿座。見師徒二人步入大廳,所有人起身:“恭賀莊主喜獲愛徒。”
所有人都知道,姬慷這次收徒實乃破天荒,此前也有許多青年絡繹不絕上門求教拜師,全都被拒,隻因這老頭兒實在挑剔。不過話說回來,得一好徒弟太難,對姬慷來說,他始終秉持師訓,非其人勿授,甯可斷了傳承,也絕不能敗壞了門風。這次遇上飛飛,可算是祖師庇佑,讓本門有後了。
姬慷領着飛飛走到中央,将飛飛介紹給衆人。
飛飛的懷表上,數據已經自動更新,所有人都可以看到,上面赫然寫着:“師承長清山莊莊主姬慷。”
意味着,自此之後,所有與姬慷有往來之人,均會對飛飛有所關照。同時,也意味着,飛飛的一言一行将會有更多的人看在眼裡,容不得半點馬虎。
随後飛飛在衆人的見證下,為師父奉茶,行跪拜禮。
禮畢,小西來傳午膳,請堂上所有客人移步宴會廳用餐。莊主滿面春風地招呼客人,席間觥籌交錯,笑聲朗朗。
拜師之後,師徒之間的規矩忽然大了許多。一整天,飛飛都侍立在莊主身後,連坐下的機會都沒有。當然,是因為飛飛如今的身份不同往日,在此之前,飛飛隻是客;從今以後,多了一層身份,那就是長清山莊莊主姬慷的徒弟,自然是要以師為尊,師父在場,侍立身側也是合情合理。另一方面是可以名正言順地跟在莊主身邊,近距離地“聽其言,觀其行”,時時刻刻都是學習,長見識,開眼界。
對于師徒之道,莊主特意說道:“世人多數隻知傳道授業解惑乃為師之道,卻不知還有為徒之道。易經中有一個卦叫蒙卦,卦辭是這麼說的‘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則不告。’ 人有一個毛病就是好為人師,越是好為人師,越是容易适得其反。師徒之間規矩越大,越能教出效果。就像這蒙卦所說,徒弟要帶着恭恭敬敬的心去向師父求教,而不是師父追在徒弟後面教。徒弟有任何問題,主動學習,做師父的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但如果徒弟不思考、不慎重地對待向師父求教的機會,那是心不誠,這樣的情況,師父就隻能打馬虎眼了。這是師徒的相處之道。”
飛飛點頭說明白。她是明白的,她明白師父的良苦用心,這是在培養謙卑之心,恭敬之心,以消除輕慢之心。人性之中不可避免的“自大”“傲慢”,如果不加以疏導,隻會讓人更加矇昧,更加不知天高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