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小樓聽風雨,
輾轉反側,無眠,無眠。
天剛蒙蒙亮,反正也睡不着,林子夏索性起床,推開陽台的門,一陣雨水的清新撲面而來。雨密密地斜織着,雨水順着屋檐傾瀉而下,玻璃門上、樹梢上挂着晶瑩的水珠,而被雨水打落的樹葉則順着水流打轉。遠處雲霧涳濛,群峰若隐若現,好似一幅濃淡相宜的山水畫。
搬來蒲團,坐在廊下看雨,不覺打了個寒戰,氣溫明顯較前一日又降了不少。真是一場秋雨一場涼。金秋白露,物華将盡,大地的陽氣随着時空的推移而逐漸收斂起來,逐漸呈現出蕭索的景象。當然,越往南,秋之況味越不濃厚。相比帝都而言,江南的秋天更為短暫,但隻要留心觀察,空氣、溫度、物候都會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訴我們,隻不過都市人不關心罷了。
林子夏披上薄衫下樓,貓一聽見動靜,也跟着下樓。一晚上沒睡,其實肚子早已咕咕抗議了,越是睡不着越容易餓,越餓越睡不着。燒水,先給自己泡一杯蜂蜜水,潤潤腸胃。打開冰箱,尋覓冰箱裡所剩不多的食材,疫情期間,冰箱裡的存貨幾乎靠媽媽定期遠程投喂。取出最後兩塊龍骨、一節蓮藕、一根玉米和一顆梨,林子夏為自己煲上了一鍋湯。煲湯講究分寸,要文火慢煮,需要時間,精華才會慢慢析出,着急不得。但如果着急,将文火改成武火,甚或換成高壓鍋,快是快,十幾分鐘就能吃上,但滋味差遠了。林子夏的這鍋湯并不着急喝,而是将湯交由時間,慢慢熬,等到熬好了再喝。而她的早餐是蒸兩個饅頭,煎一個雞蛋,再加一碗八寶粥。
吃過早飯,喂過貓,再灑掃塵除,坐到書桌前,開啟新一天的生活。截止到目前為止,一切歲月靜好,至少在她的這個小世界裡可以暫時維持歲月靜好。
對于林子夏來說,每一天都是全新的,這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慢慢地将自己原本快節奏的生活放緩。木心在《從前慢》寫道: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隻夠愛一個人。
快,是這個時代的關鍵詞。我們的節奏很快,信息很快,當大家都在飛速奔跑的時候,卻常常忽略了很多東西,其中一項就是“閑适”。這種“閑适”不是無所事事,而是暫時地與自己相處,去感受那些平時被我們忽略掉的東西,比如陽光、比如風、比如一朵小花,最重要的是自己的那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