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順十二年十月十六,京城太傅府外紅妝十裡。
今日乃太子成婚的大好日子。
永順帝發妻留下的嫡子,先帝禅位前親冊封的衛國太子,他娶得是風家嫡出的二姑娘。
聽聞一月前的宮廷盛宴上,淡漠矜貴的太子蘇霁對二姑娘一見傾心,随後親自向永順帝求娶佳人。
風二姑娘平時甚少出門,在衆人眼中本就自帶一層神秘的面紗,再加上蘇霁的這一番行為,更是引得百姓卯足了勁兒要弄清這樁婚事的來龍去脈。
時辰尚早,觀禮的百姓就已經熙熙攘攘地聚集在街道兩旁,人群湧動絡繹不絕,個個伸長了脖子觀望新人的儀仗。
内府總管和護軍肩負護衛迎親的職責,井然有序地分開在道路的兩旁,維護着街上的暢通秩序。
紅緞加身的銮儀衛排成一支整齊的隊伍,不慌不忙地走在規劃出的迎親路上,向着太傅府的方向去。
百姓瞧着瞧着,嘈雜的聲音停歇了片刻,随後更加不可收拾。衆人隻見俊朗的男子挺直着腰闆坐在馬背上,他面上噙着抹柔和的笑意,紅衣翩翩不複往日的深沉。
太子竟然親自前來迎娶他的太子妃!
在臣民的驚呼和贊譽中,蘇霁嘴角的笑意更深,眼底卻平靜無波。
迎親的隊伍慢慢停在太傅府前,府仆見狀連忙進去院内回禀主子。
臨水閣中,喜婆和侍女們聚在一起,手腳忙慌地圍着風回雪,各自檢查有無不妥的地方。
忽然,門被輕輕敲了幾下,不久後外面傳來主院侍女的聲音。
“姑娘,老爺讓奴婢來傳句話。”
風回雪轉着手中的玉镯,沒什麼情緒地瞥了碧落一眼。
碧落會意,揚聲回道:“碧瑤姐姐直說吧!時辰不早了,姑娘可耽誤不得!”
門外的人咬了咬牙,按下推門而入的心思,不怎麼情願地傳話,“老爺夫人吩咐了,今日太子殿下親自來迎親,姑娘一會兒可要仔細着,别出差錯!”
說完這句,碧瑤許是還惋惜着風眠落敗,狠狠一跺腳,離開了臨水閣。
風回雪的眸光閃了閃,蘇霁怎麼會親自過來?
還沒有等她想出個所以然來,喜婆已經取來了紅蓋頭,覆在她的鳳冠上。碧落和喜婆随即扶着她起身,緩緩走出了房門。
“太子妃請!”
視線被阻擋,眼前隻剩一片紅色,風回雪微微垂眸,透過蓋頭被風吹拂的瞬間看清了腳下的路。她踩着紅毯,順着喜婆的指引來到了前廳内,風家夫婦已在此地等了好一會兒。
她低垂着頭,聽着兩人先後的叮囑,無外乎是風家子女的責任和她自己的未來。
交疊在腹前的雙手略略握緊,冷漠的目光注視着裙擺上的鳳凰刺繡。半晌,她極輕地笑了笑,柔柔應道:“是,回雪明白!”
吉時降臨,風回雪拜别父母後,在碧落和夜月的服侍下上了陳于中庭的彩轎。待她坐穩,八名内侍在随從女官的示意下擡起轎子,穩穩當當地出了風家大門。
一路上前列儀仗,内府總管、護軍參領分别率屬官與護軍前後護衛。
蘇霁姿态悠閑地騎着馬,偶爾深意地瞥一眼身後的彩轎。他半數的烏發被金冠高高挽起,松散綁着的紅系帶自然垂落在腦後。
在喜服映襯下,那張如雕刻般五官分明的臉俊美異常。一雙劍眉下鳳眸深邃如黑曜石,素來緊抿着的薄唇此刻漾着另人目眩的笑容,顯得整個人冷漠又惑人。
到祭壇外,儀仗停下、撤去,喜婆等人紛紛止步。
禮官手持長卷,有條不紊地念着上面的文字。
片刻後,外面宣讀的聲音倏地一停,風回雪的眼睫輕顫,放在膝上的雙手不自覺地攥緊了正紅的婚服。
下一秒,轎簾被掀開,她透過微小的間隙看到有光滲透進來灑在了裙擺上。
禮官在轎子外輕聲道:“請太子妃下轎!”
紅布上用金線繡着并蒂蓮,遮住了目光能及的範圍,風回雪不能分辨外面等着的人是不是禮官。她摸索着四周,彎着腰身邁出了轎子。
一隻骨節分明的大手緊跟着握住了女子垂在身側的柔夷,牽着她不緊不慢地步到長階前。
禮官不會逾矩地直接觸碰太子妃,那麼隻可能是——
風回雪的手指不由自主地撓了撓蘇霁的手背,低聲詢問:“殿下?”
耳畔響起熟悉的一聲輕笑,其中含着一絲罕見的揶揄之味。風回雪突然感到臉頰有些熱意,指尖微動想要抽離他的掌心。
幾乎是下意識的動作,蘇霁握緊了她的手,将她微微拉近自己,“安分些,百官都看着呢!”
這時候,禮官提醒道:“請太子殿下為太子妃揭開喜帕。”
蘇霁聞言挑起紅布的一角,徐徐向上掀開,露出女子姣好的一張臉。
風回雪緩緩擡眼,毫無防備地撞進一雙深邃的眸子裡。喜帕被對半蓋在鳳冠上,邊緣的流蘇被風揚起,迷了她的眼睛,也亂了蘇霁的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