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屋,桌子上放着田寶來買回的兩斤棉花,角落裡堆放着三筐蘆花。
黃冬生因先斬後奏,沒有告訴他娘買棉花一事,被罰坐在三位長輩的身旁,為其穿針引線。
這事真不怪他,他也隻是想給大夥一個驚喜來着。
況且也沒人告訴自己,他娘今日會和姑母們約着一起去割蘆花啊。
“姐,你倒是為我說句話呀?”黃冬生抿了抿線頭,坐在冷闆凳上穿了半個時辰的針線,穿得他眼花手抖。
沈瑤哪有功夫替他說話,這會兒一門心思撲在做五彩雞/毛毽子上。
學堂裡的孩子們讀書也得勞逸結合,踢毽子、丢沙包、丢手絹、跑操跳繩鍛煉身體的活動,都必須在這個冬日裡整起來。
她也得跟爹學會爬樹。
沈瑤将八根長短不一的尾羽用麻繩捆得緊緊的,塞到兩枚銅錢眼裡,毽子底部再裹上麻布,取根針線密密縫緊。
一個五彩斑斓的雞/毛毽子就做好了,明日大家就都能在學堂前的空地上玩。
在廚房裡做晚食的楊文英和田寶珠喊沈瑤來拿碗筷,踢毽子哪有吃飯重要。
沈瑤立刻收好毽子去廚房幫忙,剛到院裡,恰巧一陣冷風突襲,她就聞到從田野裡飄來的一股“芬芳”。
當飯菜端上桌,婦人們依依不舍的停下手中的針線,将縫制了一半的成衣收好。
沈青山和田中正父子将劈開的竹條靠牆放好,閑下來時他們得編竹筐,開春後地裡搶收用。
飯桌上。
黃冬生聽完表姐和二姑父在山裡的經曆後,小嘴也跟着叭叭說着城裡的新鮮事。
“這段日子就屬知味樓生意最紅火,今日我去給童李兩位掌櫃送如意菜,他們決定下月開始也同咱們定腐竹。”
苗氏捧着飯碗瞪了兒子一眼,“和你說了多少回,大事回來就得告訴我們,怎非得憋到現在才說?”
黃冬生現下是一點也不怵他娘,“那不得等家裡人都齊了。”
黃梅難得在飯桌上給黃冬生夾回菜,“這是好事,咱們現在存了不少腐竹,以後再有這樣的事情你隻管放心應下,可先收了定錢沒有?”
她們不怕累不怕苦,就怕掙不到錢。
黃冬生端着飯碗起身,從牆角的擔子裡取出一刀紙和一塊墨放在桌上。
苗氏看着那泛着光的紙吓得手一抖,端着飯碗往後退,生怕殘渣落在紙上。
“收了,童李兩位掌櫃各給了一兩銀子的定錢,但上回姐不是給了我些錢,讓我抽空去書肆買紙墨回來做賬簿嗎,所以我就把那一百六十文給用了。”
苗氏站在邊上哎喲一聲,表示肉疼,就這點紙墨就花了一百六十文?
“娘,哪是一百六十文?你真得和姑母們一起好好學算學。”
苗氏反手就拿筷子敲了兒子一下,表示不滿,不許兒子在衆人面前落她的臉面,她隻是學得慢些又不是沒學。
黃冬生将剩下的一兩多銀子交給沈瑤,同大夥繼續解釋,這一刀紙是九張共六十文,還是最便宜的,最貴的是這塊墨,得二百四十文。
就這兩樣一共花了三百文。
沈瑤也覺得很貴,怪不得寒門難出學子,光這筆墨紙硯都是一筆不菲的開銷。
“舅母,文英,你們棉襖什麼時候制好,到時咱們給送去問問你哥,他既然會做毛筆,那紙墨也清楚的吧。”沈瑤這話頓時引起了衆人的重視。
要是楊繼宗真會制紙造墨,村裡的娃娃們讀書習字就不愁了。
楊文英看了一眼苗氏,苗氏眼裡綻放精光:“阿瑤,文英,後日一早我就能做好。”
楊文英也跟着點了點頭,但她對哥哥是否會制紙造墨一事可不敢保證。
“收起來,文英你快收好。”黃杏在身上擦了擦手上并不存在的油漬,捧着紙墨遞給楊文英。
她是見過文英在沙盤裡的字迹,往後若子安真教會阿瑤她們制筆墨紙硯,那她的女兒也能和文英一樣寫出一手好字了。
楊文英瞥了一眼還在啃雞爪的沈瑤,想她和趙小福比試時的那團墨迹,也就沒推辭,當面收了下來:“等我整理好家中的賬目,再給大夥看。”
大夥争搶着說不用看,我們都信得過你。
這話聽得楊文英心裡暖暖的,比喝了雞湯還要滿足。
用完晚飯,大夥圍坐在炭盆旁取暖夜話,長輩們在光下制棉衣,編筐簍。
小輩們在楊文英的輔導下,用沙盤書寫往日所學的文字。
“現在東市賣菜的小販還多嗎?”沈瑤第一個寫完,将沙盤裡的字交給楊文英檢查,回頭沖黃冬生說小話。
黃冬生伸手從笊籬裡摸出顆山楂,往嘴裡一丢,酸得他直吸溜口水,“姐,多啥呀,現在就隻剩賣幹貨的和咱家的生意好些,其他小販都不怎麼來了。”
要是日後飄雪,白大哥也不擺攤賣菜了,但這事黃冬生沒和家裡人說。
因為最近天冷,城裡人都不太愛出門采買,東市生意确實不怎麼好,況且誰家天天吃這些菜也會膩的。
“姐,咱們那毛豆摘嗎?要不要我擔去城裡賣?”自從冬至那日嘗過姐做的酸辣毛豆後,黃冬生就覺得這毛豆城裡人指定愛吃,就是酒樓的馬大廚不太行,研制菜品研制到今日怎還不給自個遞消息。
其實他還惦記表姐菜地裡的最後一顆南瓜,但想想家裡人都挺愛喝南瓜粥,就沒敢提。
吃膩了白菜蘿蔔凍豆腐,冬日裡喝上一壺暖身的酒再配上自家的毛豆,腐竹,那日子豈不美哉?
坐在一旁劈竹條的田中正聞言立刻擡頭勸說:“阿瑤,摘吧,再不摘該凍爛在地裡了。”
大夥都曉得,阿瑤在等知味樓的消息,但新菜端上桌想讓客人接受,沒十天半個月哪成。
客人能等得起,地裡的毛豆可等不起啊,一早一晚都結霜,該摘了。
沈瑤也明白這個道理,遂決定明日晌午過後就去摘。
“阿瑤,你明日不得和你爹進山?摘豆子的事情就交給姨父來做。”田中正最愛包攬地裡的活計。
這荒地種下的黃豆是沈瑤的第一塊試驗田,她也想體驗豐收的喜悅,遂問她爹,明日進山,晌午能趕回來嗎?
沈青山說能,于是沈瑤就和姨父約定好,明日晌午一起摘毛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