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徹本能的想要多了解劉嬛一點。這個女兒太難親近。唯一能與她說得上話的,隻有一個霍去病。張揚的少年郎完全不是搞情報的料。
聽霍去病說,長門宮裡的詭物是一群老儒生,教劉嬛詩歌、禮儀、奏樂。
呵!他們的本事一定不怎麼樣。
想了解劉嬛,這幾個儒生詭是關鍵。長門宮已是妖詭的窩點,邪門至極,皇帝的人去了也是送菜。難得他們肯挪窩,還直接進了廷尉府衙。搞情報,明人心,廷尉是專業的。這可是送上門的好事啊。至于廷尉張湯的死活——皇帝給你高官厚祿,你不該為皇帝效死嗎?
張湯遊魂一般飄走了。他不愧是帝王心腹。一個隐晦的眼神,他明白了皇帝未說出口的旨意。張湯不想懂。
與詭物打交道?聽聞儒生辯論到激動處,就會拔劍互砍。詭物呢?直接上嘴?這一回,大約真的要死了吧。
困擾朝廷多日的問題總算有一個結果。皇帝心情大好——至少表面上心情大好。他命衛子夫準備家宴,款待大功臣劉嬛。
陪皇帝吃飯沒意思,但是有歌舞表演。歌舞也不是主要的。現在回去,她這個長門宮之主,就得去廷尉府賠禮道歉了。劉嬛想了想,同意留下。
功臣嘛,得先把活幹了。她随手拿起一塊木牍,當着劉徹的面寫道:“你們事發了,贓物歸還,以後看書找張湯。”然後将木牍丢給逐風。詭馬飛也似的跑遠了。相信在她回去之前,家裡那幾位能把這事搞定,順便搞定張湯。
劉徹扯了扯嘴角,似是真情實意的誇贊:“阿嬛的字寫得真好看!”
——吃東西還堵不住你的嘴嗎?
不,之前說錯了!歌舞才是最重要的!
沒有現代的聲樂燈光,但是有歌者、舞者紮實的功底,有九族羁絆。總之,歌曲真好聽,舞蹈真好看!
劉嬛覺得,她與被高漸離砸的秦始皇共情了。
宴席上,劉據端着酒杯,感謝劉嬛的救命之恩。劉嬛終于見到了健康的太子。隻見小小的男童一闆一眼,說着成年人的社交辭令,小大人兒似的,既沒有小孩子的活潑可愛,也沒有成年人修長矯健的體魄。劉嬛興緻缺缺的應付了他幾句,繼續将視線放在場中的舞者身上。
劉據退回衛子夫身邊,似乎有點兒委屈,又像是松了口氣。
衛長公主的視線越過身姿妖娆的舞者,落在劉嬛身上。她神情恍惚,不知在想些什麼。諸邑公主和石邑公主惡狠狠的瞪着劉嬛,好像這樣就能為劉據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