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公曆2384年,12月14日,小星球上的所有人都聽見了來自新星際政府的廣播。H-8064小行星有了它的新名字——不都城。持續了将近三百年的荒泊時代帶着舊曆一同成為曆史;“放遠”成了不都城所有地區共同使用的曆年年号。一套全新的不都秩序被敲定且廣泛發布下來,詳細地說明了有關舊文化的保留與更新;星曆2384年被認定為放遠元年,并以每年的11.27日作為全球的節日…此後萬象更新,全球人民也終于迎來了苦難後的新世界。
對了,随着這些文件發布下來,遠都市也被更名為“不都市”,作為不都城的中心城市。(“模範城市”的錦旗還閃亮亮地挂在城東的政府大樓前呢哈哈哈…)但它還保留了自己原本的名字——“遠都之邦”熟悉它的人以及前來參觀的遊客如是親切地稱呼它。
戰争結束後,我便領着補貼在不都市的東南邊久久地定居下來。别說,這個位置是真的挺好的。隻要我一出家門,就能看見一條長長的熱鬧街市。總是欣欣然鑽進去,在裡頭逗留一會兒,便是一天過去了。
這條長街是以遠都之戰中兩位領導者的名字命名的:謝是謝分,林是林不成。他們我在開戰前的“動員大會”上偶然見過一面,而再見面就是在這條謝林長街街尾的“遠都石碑”上了。石碑上的兩人完全不像我第一次見着他們時的樣子,他們并肩靠得極近,于是瞧上去親密極了。
這遠都石碑就是在那瞭望塔的廢墟之上直接建起的。三十多米長,上面的人個個生動——那些是遠都之邦中所有參與戰鬥的人,有活下來的,也有逝去的。
“半城公園半城人,西北長街東南巷。”這是不都市重建後,我偶然從一位不知名的先生那裡聽到的。雖然像是一首很随便的打油詩,但這般的描述倒是真實。不都市聚集了這個星球将近一半的人口,除了西北邊的謝林長街和遠都石碑,剩下的諸如占地半個遠都卻隻栽有一棵大樹的獨木公園,東南角藏在棟棟樓房間的短巷,還有西南山腳下的單獨小樓什麼的,在此就先不多介紹啦。
哦,啰幾叭嗦半天,我都忘了介紹一下自己了。
我是唐真,沒有米的糖,真實的真。
———未知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