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飽經歲月洗禮、溝壑縱橫的臉,刻滿了車轍印一般深深的皺紋,就連眼眸也帶着他們這個年紀的老人特有的渾濁。
可當他們聽了裡長及河灘村村長的話後,眼睛瞬間亮了起來,滿是光彩。
年齡看着最小的那個村長,指着裡長手裡的書:“聽這書名的意思,莫不是誰看了這本書都能學會算數了嗎?”
另一個一直沒有說話的村長,嘴巴張得老大,原本松弛的肌肉因為震驚而微微緊繃着:“老趙頭,你們村的村民,難道就是跟着這本書學會了識字認數嗎?”
河灘村村長也咽了咽口水:“若是我們也跟着這本書讀書認數,是不是也能跟我們村子裡周用民一樣,無論什麼都算得清楚?”
趙村長一把将書從裡長手裡搶過來:“哪有那麼好學的?再說了,這可是我們村趙墨才給我們村裡人寫的,跟你們也沒關系!”
此時村長和大多數人一樣,手裡有了什麼好東西,首先想着的不是分享,而是要将這東西牢牢地把控在自己可控制的範圍内。
他必須要讓自己熟知,且是自己管轄之地的村民們先從中獲益,然後再考慮其他村子裡與自家關系不錯的那些人家。
這想法,與那些手中掌握着一門技藝的手藝人如出一轍。
旁邊已經看呆了的趙老丈,最初心裡也是這樣想的,這好東西怎麼能便宜了其他村子裡的人,就連他們村子裡的人想得到了這本書,也得花八十八文錢購買呢?
這個念頭剛從心裡一閃而過,他忽然覺得不對勁。
不對呀,他今天是來賣書的呀,也是來問村長,他家這書若定成八十八文一本,有沒有人買?
他家阿才還說了,這書可不僅僅是要賣給村子裡的人,還得賣給其他村子,甚至賣到縣城去!
賣的越多,他們家才賺的越多呢!
反正現在通過自家學會了識字認數的人已經足夠多,再多一些,對他們家來說也沒啥影響,他家的人大概是不會靠着這一點識字認數的本事吃飯的。
另外三個村子的村長,一聽見趙村長說這書和他們沒關系,立刻吵鬧了起來。
“趙村長,你别這麼吝啬,大家都是相鄰村子的鄰居,這麼多年相處關系如此融洽,這本書怎麼就不能給我們村子了?”
“就是啊,我們也不白要你的,我們肯定花錢買啊!”
“你說說這書多少錢一本?難不成這書還貴的,我們買不起了?”
趙村長剛要說話,趙老丈終于忍不住探出頭:“八十八文一本!”
趙村長即将說出口的話噎在喉嚨裡,說也不是,不說也不是,險些被噎死。
河灘村的村長拍了拍大腿,一副要講價的模樣:“哎喲,你看大家鄉裡鄉親的,這個價格是不是可以少一點?八十八文這也……哎?多少?你說多少?”
另兩個村長也看着趙老丈,滿臉不确定:“你說多少?是八百八十八文?”
“還是八十八兩?”
趙老丈:“八十八文!”
“這是我家阿才自己寫的書,也是我家自己印的,這書的質量雖比不上書鋪買的那麼好,我家阿才說紙張有些硬,但一點也不影響看啊,而且比起書鋪買的那些書更結實呢,我們油墨也調得好,書打濕了那些字也不會浸染開!”
“八十八文很劃算了!”
甚至連裡長都掏了掏耳朵,有些不确定道:“八十八文?那我家買十本也才八百八十文?”
趙老丈:“是嘞,但是裡長,你家也要買十本嗎?”
趙村長連忙伸出手:“趙老哥啊,可是我先跟你定書的啊,在我之前應該沒人跟你定書了吧?”
趙老丈搖搖頭,還沉浸在十本十本的數量裡有些回不過神來。
趙村長立刻揚聲喊自己的老妻:“孩子他娘,趕快去咱們錢匣子裡拿八百八十文錢出來!趕緊的!”
裡長立刻摸了摸自己的荷包,隻摸出十幾文銅錢,這還是他準備今日遇到小孩子發紅包用的。
他立刻将手裡的銅錢塞到趙老丈手裡:“那我就排在第二個,你給你們村長印完了書後就印我的。”
另三個村長一看這陣勢立刻開始摸荷包,前兩個位置搶不着了,第三個位置總得搶一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