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絲風也無。
綠樹濃蔭,街上的野草像得了病似的蔫着,葉子挂着層灰土在枝上打着卷;道旁柳樹的枝條一動也懶得動,無精打采地低垂着。
地上的土塊被曬得滾燙滾燙的,幾隻黑褐色的大肚螞蚱,安着彈簧般蹦來蹦去,似是燙腳。
蟬開始叫了,時高時低,忽緩忽急,帶着止不住的熱浪咆哮奔湧,阻隔着行人的腳程。
京郊一處茶攤,幾個樵夫要了幾碗茶,湊在一張桌前邊歇腳邊閑聊起來。
“诶诶诶,你們聽說了嗎,嘉甯關那位今日就要進京了!”
另一人啞着聲音,“嘉甯關那位和京都這位可謂是水火不容……”
“什麼水火不容?”在一旁的側耳聽的人明顯還處在狀況之外。
“你還不知道啊。”
說話男人大口吞咽了一口茶,接着道:“聽說那燕南飛三年前還是嘉甯關那位殿帥手下的小小軍師,在昌甯之戰裡私自調兵遣将,将我們楚帥的親兵折損了不少,用這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法子換了他一身軍功,這才有了高坐廟堂的機會。”
“啊。”周圍人皆大驚失色:“這可真是…”
“起先昌甯之戰後京都這位跻身雍和四傑,我還覺得敬佩,沒想到是用這種龌龊法子!眼下一看,着實讓人不敢恭維啊!”
“可不是嘛!氣得那殿帥當場立誓要将那人千刀萬剮,要不是她身邊的修将軍和賢林院的陳院長顧全大局攔了一攔……”
聲音沙啞的那人咽了口吐沫,“京都這位哪裡會有機會爬上太師的位子作威作福?早就被殿帥大卸八塊了!”
“為此昌甯之戰後聽聞太師府那位升遷,殿帥可是連都城城門都沒進,徑直又守了嘉甯關三年不入京呢!”
他沖着京都的方向揚了揚下巴,“裡面那位在帝都可是狂妄慣了……此番他們兩個對上……雍和可是要變天了!”
第三人憤憤咬牙,“那燕賊在皇城隻手遮天作威作福,楚家滿門忠烈,定然不會讓他如此猖狂!”
“慎言。”第一人幹了一碗茶,謹慎地環顧四周,帶了些畏畏縮縮。
見無人注意他們,此人才松了口氣。
京都太師燕南飛鐵血手腕,真真到了能止小兒夜啼的地步。
先帝駕崩後任燕南飛作帝師,他為立威,在朝會之際于清平殿前親手斬了禁軍反賊及其親眷,血濺三尺,染紅了殿前的白玉階。
他定律法,清朝綱,乾坤獨斷,短短三年在京都翻雲覆雨,将群臣玩弄于股掌之間。
衆人敢怒不敢言,單提他的名字,都有百鬼見之夜哭,兇獸聞去喪膽之勢。
能與他旗鼓相當的,應是隻有戍邊六年不曾歸京的落楓鐵騎殿帥,鎮北侯楚信之女,楚陌苓。
那人也知自己言語不當,輕咳一聲,若無其事轉了話題:“這幾日京中也有不少事,今早我出門,聽說又丢了幾個人啊……”
“還不是因為新開的那百花樓叫人樂不思蜀,樓裡的姑娘說是隻賣藝不賣身,實則把漢子全偷走了!”
“造孽呦!為了百花樓裡的妓子,連老婆孩子都不要了!”
“可不是!眼下城中休妻的不在少數,若不是我家那婆娘看得緊,我也去看看百花樓裡的姑娘了!”
“……”
樵夫們忙着閑聊,沒注意到一個不起眼的黑衣男子打了一葫蘆涼茶,從他們身後離開。
黑衣男子走了約莫兩公裡,到了一處破敗的涼亭。
涼亭的柱子上拴着兩匹馬,亭中坐着個穿着紅黑勁裝的女子,脖頸間滾着幾顆汗珠,正無聊地叼了根草,眉間夾着些褪去淩厲的不耐,手裡拿着兩顆玉核桃把玩,倒顯得有些慵懶。
那不是别人,正是先前那幾個樵夫口中的主人公之一,落楓鐵騎殿帥,楚陌苓。
而這黑衣男子,就是楚陌苓身邊的副将,護國将軍修濡。
見修濡回來,楚陌苓把嘴裡的草莖一吐,揚着眉抱怨,“阿修,你再不回來,我沒進京就因為失水過多渴成人肉幹兒了。”
修濡把裝着茶水的酒葫蘆扔給她,眉眼間自有一番風流,笑道,“也就是殿帥你還有閑心在此處偷閑。百姓們都對你回來這事議論紛紛,更别說朝裡。”
楚陌苓仰頭灌了口涼茶,“怎麼傳的?說來聽聽。”
“不過就是揣測揣測你回來的目的,然後再把你和那位列在一起比較比較,等着看你給他顔色看。”
修濡走進涼亭坐在楚陌苓對面,手指無意識在石桌上輕敲:“殿帥啊,入了京你切莫沖動,要是你真想收拾燕南飛就背地裡動手,畢竟他現在位高權重的……”
“我還不至于這麼沒分寸。”提到燕南飛,楚陌苓眸色一暗,“趕路吧,别讓小皇帝等急了。”
修濡歎了口氣,跟着楚陌苓上了馬。
從邊關回京城之前楚陌苓嫌人多既耽誤時間又引人注目,壓根兒就沒帶人馬。
修濡隻得暗中點了些人讓他們慢悠悠往京城方向走,以備不時之需。
畢竟燕南飛如今穩坐太師之位,手裡還握着皇宮的禁衛軍。
楚陌苓和燕南飛不對付已久,即便楚陌苓人在邊關,因着隔年舊怨,她也沒少明裡暗裡和燕南飛對着幹。
燕南飛說往東楚陌苓絕對往西,燕南飛前腳在朝中提了新政見,楚陌苓後腳就差人從邊關差人進京反駁。
若是燕南飛發難,他們可讨不到什麼好處。
朝中官員畏懼燕南飛的雷厲手段,彈劾燕南飛的折子基本都是楚陌苓從邊關送回來的,裡面字字句句夾槍帶棒,更别說這折子總要經了燕南飛的手才會遞給小皇帝。
修濡欲哭無淚。
如果楚陌苓這個時候和燕南飛碰面壓不住火沖上去和人幹上一架,他們可讨不到什麼便宜。
離京都城門不過一裡路時,修濡和楚陌苓都看到了城門口那浩大的陣仗。
一頂绛紅色步辇格外顯眼,轎後兩位侍者打着屏風扇,侍者後是一衆玄甲士兵,為首之人打着一面旌旗,氣勢做得十分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