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殿下三思啊 > 第5章 入主東宮第五天:

第5章 入主東宮第五天: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張太監當天回去之後就病了。

被吓病的。

倒不是說他這個人膽子有多小,他要是個真怕事的,也就不敢來當拿捏太子妃的出頭鳥了。

真正讓張祿害怕的,是太子也曾說過類似的話,不是一模一樣,但含義差不多。

張祿當時就在南衙現場,親眼目睹。金尊玉貴的太子爺,面對冒犯了他奶娘一家的戶部侍郎,隻一邊輕描淡寫地用錦帕擦了擦手,一邊留下了這麼一句意味不明的話。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沒過兩天吧,這位戶部侍郎在乙巳年做下的糧草造假案就被翻了出來。不等陛下降旨徹查,已鬧得天下皆知。戍邊将士的家眷群情激奮,圍堵上門,據當時的圍觀群衆說,看着戶部侍郎是和家人一塊來的,沒想到最後會是一塊塊回去的。

真的是一塊塊,細碎。

但至今連作案的宵小都沒能伏法。

因為……

這個宵小是條狗。

瘋犬傷人的事,張祿以前不是沒聽過,隻是遠不如這種“昨天還和自己打招呼的人,今天就喪命于此”來的沖擊大。雖然戶部侍郎以前在兵部做官的時候以次充好,用劣質糧草贻誤戰機,死有餘辜,但張祿每每在夜深人靜想到對方絕望的哀嚎,還是會忍不住的冷汗直流。

再加上張祿小時候在鎮南老家也被野狗咬過,兩事疊加,給這位手腳也不算特别幹淨的内侍留下了極大的心理陰影。

他不僅開始怕狗,更怕太子。

當然啦,誰也沒有直接證據能說明這事就是太子做的,可是想一想太子平日裡乖張的為人,狠厲的手段,以及睚眦必報的性格……說這事和他一點關系都沒有,不虧心嗎?

張祿一開始敢去招惹太子妃,也是因為笃定太子與沈裡關系不睦。

但如今看來,此事未必啊。

張太監由己度人,他怕太子,大家都怕,太子妃也不可能不怕,換言之,沒有得到太子的默許,借沈裡三個膽子,他也不敢用太子說過的話扯大旗啊,對吧?

簡直不敢思細!

沈裡自然不可能知道聞時頌說過什麼。

他讓秋實說的最後一句,是跟影視劇學來的。因為他這人實在沒什麼文化,古代詞彙儲備量嚴重不足,關鍵時刻不會拽詞,滿腦子隻有這句台詞。至于為什麼會和太子撞了腦回路,隻能說,他應該是和遊戲策劃汲取了一樣的“素材庫”。

但美好的誤會就這樣誕生了,隻會狐假虎威的張祿,越腦補越害怕,最後便屁滾尿流地跑去内侍省請師兄救場了。

張祿的師兄叫李福,和張祿同拜了一個老太監為師,李福比張祿可要聰明得多,如今已是能在聖上面前說的上話的内常侍。

一開始聽聞張祿這些狗屁倒竈的事時,李福都沒打算蹚渾水。奈何張祿實在誠心,沉甸甸的沉,看在白銀,咳,他是說看在師父他老人家的面子上,李福最後還是擡了一把自己這個不争氣的師弟。

隻不過李福并沒有親自出面,而是打着東宮内部之事内部解決的旗号,請了太子内坊局的内坊令與他師弟走一趟。

内坊令一共有兩個,分為左令和右令,面對棘手的攤派,兩個古代打工人也隻能無奈苦笑。雖然東宮和北内是兩套班底,但太子内坊局其實還是隸屬于内侍省。就像東宮官員既是太子的人,也是朝廷的官。不管是兩邊的誰,他們都開罪不起。

又因内坊右令欠了李福一個天大的人情,最後便由他咬牙上了。

不過,這回他們前往長秋殿拜會時,就謙卑得多,也低調的多,在李福的指點下,姿态可以說是放到了最低。

張祿在衆目睽睽之下,就之前“誤”推三昧一事,來了個誠意滿滿的負荊請罪。真負荊的那種。雖然今天已經不下雨了,但數九寒天光着膀子,張祿也是凍得不輕,連尖酸的面容都好像被凍和緩了不少。

隻能說,三昧的苦肉計,在這些真正深谙宮鬥大戲的大太監面前,還是不夠看。

至少如今看到張太監如此可憐的人,第一反應是太子妃未免太過得理不饒人,而不是張太監之前仗勢欺人着實可恨。

而沈裡對此的反應……

就是沒反應。

因為他巴不得别人覺得他是個難搞的人,在這種心眼比蓮藕多的古代皇宮裡,沈裡暫時還沒學會聽明白别人的話中有話,他目前能夠想到的應對方式就是這個——人人畏懼,總好過人人可欺。

“殿下。”張祿和内坊右令被秋實引入了暖閣,卻并沒有得到回應。

因為沈裡正歪在西暖閣的軟榻上昏昏欲睡。

這邊實在是太好睡了,春華讓人鋪了好幾層的墊褥,最上面是軟乎乎的一層皮毛,上好的兔子毛,蓬松柔軟,結實保暖,躺進去的刹那,就像是陷進了雲裡。

舒服的沈裡感覺自己整個人的骨頭都酥了。

冬日的暖陽透過闆闆正正的直棱窗,照在了線條流暢的曲足案上,在一排排打馬球的紅木小人中,投下了依裡歪斜的陽光,那是當下最流行的聯珠紋路。多寶閣上的珍寶琳琅滿目,古董字畫随處可見,是看一眼都覺得晃眼的迷人富貴。

張太監和内坊右令遲遲得不到回應,心下疑惑,卻也不敢直接開口,最後還是秋實解救了衆人。

她幾步上前提醒:“殿下,該喝茶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