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個好球,及川!”
“發個好球,及川前輩!”
隊友的進攻拿到了發球權,青葉城西的主将轉身朝端線之外走去。
*
“我有點沒搞懂。”濑川對向井說,“解說說及川前輩和對面那個金發打的是同一個位置,而且發球都很厲害——但對面那個人好像會兩種不同的發球,及川前輩隻會一種,這樣不是對面比較厲害嗎?”
向井持反對意見:“但對面的發球,須川都接住了;我們的發球,對面接得很狼狽啊。”
濑川吃了一驚:“你怎麼知道對面都接得很狼狽!你難道能看清球嗎?”
向井冷靜道:“我看不清,但我有聽解說,什麼B傳球A傳球的,我手機上查過了。”
濑川誠懇地說:“……我沒聽懂。”
向井解釋:“A傳球就是說須川這樣的。他接球的時候能把球完美地傳給及川前輩,及川前輩可以站在最适合二次傳球的位置上接到球,不需要追着球跑什麼的;B傳球就是那些雖然沒讓球落地,但及川前輩要離開他平時站的位置去追着球跑一段再傳球,這樣的傳球會導緻二次傳球受到限制,對方在球網邊上起跳的人會更容易完成攔網。”
“……為什麼會更容易完成攔網?”濑川還是一頭霧水,“不管在哪裡,他們傳球不都是什麼方向都能傳嗎?”
“不是的。”另外一個對排球有點了解的同學湊過來,“你看及川前輩傳球的時候,手都是舉到頭頂的,這樣就叫做上手傳球,可以往前、往後、也可以自己進攻。但這樣的傳球需要球從他的頭頂落下。如果球飛得太遠、太低什麼的,二傳手就隻能下手傳球,像是這樣——”
他伸出兩條手臂并攏做了個墊球的姿勢:“——這樣的話,球就隻能往前飛了。對面一看到他下手傳球,那麼就知道球要從哪個方向進攻,就不需要猶豫往哪裡跳了。”
濑川恍然,然後想起自己最開始的問題:“但這樣隻能說明須川比對面厲害,不能說明及川前輩比對面厲害啊?”
“但及川前輩是國青隊的成員哎,對面不是吧?”
“對面也才一年級,及川前輩二年級了,經驗更多吧。”向井胡亂猜測。
“但是須川也才一年級。”
“那說明須川特别特别厲害!”
作為同班同學,周圍的一群學生都用力點頭,顯然很樂意聽到這個說法。
*
被同學惦記着的京介覺得自己鼻子有點癢。
他揉了揉臉,重新調整了一下姿勢——這一球是青葉城西發球局,對方是進攻方,他需要做好後排的接球工作。
示意發球的哨鳴響起後,及川做了個自己發球前習慣性的轉球,然後将排球高高抛起。
這一球赤木接得還不錯,宮侑毫不含糊地組織了一次快攻——并非是和宮治配合的雙胞胎快攻,而是中路大耳練發起的普通快攻。
松川起跳的時機慢了半拍,堪堪拿了個有些狼狽的一次觸球。京谷撲過去單手把球往上一墊,而後京介補了個上手的背傳:“花卷前輩!”
花卷助跑起跳,在空中扣球之前注意觀察了對面——稻荷崎開局的防守相當嚴密,攔網兩人、後排接球兩人,連吊高球的落點都有人在,乍一看幾乎找不到什麼合适的進攻球路。
他無奈地選擇把球推過去——至少這會兒防備吊高球的是宮侑,是稻荷崎的正經二傳。
*
“刺猬嗎。”秋村這會兒已經回到了立海的隊友身邊,低聲咕哝道。
“确實,刺猬。”空山吐槽,“稻荷崎的雙胞胎差不多可以當半個雙二傳陣容來看,就算逼迫宮侑一傳,也還有宮治在——甚至宮治和宮侑兩個人的進攻實力也不弱。”
宮治這一球傳給了同樣在前排的國城巧。後者面對青葉城西的三人攔網毫無畏懼,這一球扣得又快又狠,硬生生突破了攔網砸在地面上。
“第三局,兩邊的狀态都起來了。”空山說,“都是一球換發……稻荷崎這邊尾白到前排了。”
“青葉城西下一次轉動須川也要下場了。”秋村說,“他們的替補二傳剛剛就開始做準備了,這一局估計中途要上場。”
“雙二傳對雙二傳?”
“矢巾對比宮治還差了不少,”秋村說得很直白,“不過有須川補足倒也還行。主要還是看能不能把及川的得分能力解放出來。”
“及川的得分能力我覺得倒是其次。”副攻手吹田持有不同的意見,“重點是對面的攔網需要判斷的信息會變多。論得分能力的話,岩泉和他們的13号都不弱。”
“但稻荷崎這邊得分能力強的人更多。尾白第一局狀态不行,後面也調整好了;宮雙胞胎不用說;那個輪換的一年級副攻手也相當出挑。”
“确實。青葉城西這邊的短闆較稻荷崎還是明顯了一點。雖然靈活多變,但整體實力……就看稻荷崎能不能反應得過來了。”
初山搖頭:“有須川在,青葉城西得薄弱環節也能及時彌補。他一個人起的作用太大了——希望他之前撞的那一下後續沒有影響吧。”
*
京谷賢太郎斜線球得分。
宮治以雙胞胎快攻得分。
園圭吾直線球得分。
角名倫太郎普通快攻得分。
雙方一來一回打得相當激烈,才僅僅是3:3,中間已經誕生了整整三個長回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