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但咱們能在廣府停留兩日,微休整後再出發。”蕭穆琰緊緊摟住他,安慰道。
官員上任前,需先至府城拜見上官,在那換取相關文書後,再去縣城赴任。但因江璟雲上谏告發,本該今年緻仕的知府,已經被革職查辦,夥同人員也一并被押往京城待審。如今下任知府人選還未定下,所以接待他的是廣府同知,也就是,蘇玉珩的三伯。
看着眼前意氣風發的年輕人,蘇同知也有些感慨。
誰能想到,曾經被嫌棄出身的農家窮小子,能一路扶搖直上,平步青雲。雖說現在外放,隻是區區七品知縣,但背靠大樹好乘涼,誰又敢真的小瞧他?
江璟雲拱手作揖,率先開口道:“蘇大人,下官江璟雲,特來拜見。”
“無需多禮,”蘇同知招呼人坐下,伸手給他倒茶,“來,先喝口熱茶。”
江璟雲雙手接過杯子,輕啜一口後贊道:“好茶。”
“這是咱們本地的綠茶,你若喜歡 ,待會可帶些回去。”蘇同知笑呵呵說道。
"那在下就卻之不恭了,"江璟雲笑着道謝,随即從懷裡拿出兩封信件,“玉珩托我問候您,還特地從京中給您和蘇伯父二人帶了禮物,稍後我便讓人送至您府上。”
“勞你費心,”蘇同知客氣寒暄道,“也不知玉珩這孩子,如今在京城過的如何?”
“官途順暢,家庭和睦,過了年,馬上就要當父親了。”
“當真?”蘇同知聞言,驚喜地站起身。
江璟雲颔首。
蘇氏旁支如今最出息的小輩,就屬蘇玉珩一個,如今又聽到已經開枝散葉的好消息,蘇同知喜不勝收,激動地連聲說道:“好、好、好,真是太好了!”他高興地在屋内來回踱步,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江璟雲還在那等着,略顯尴尬道,“讓你見笑了。”
江璟雲笑着表示理解。
家有喜事,連帶着對傳訊的喜鵲也歡喜上幾分。
蘇同知對江璟雲的态度比初見時親近許多,熱情邀請道,“侄兒一路舟車勞頓,不如今晚來家裡吃頓便飯,讓我盡盡地主之誼,也好為你接風洗塵一番。”
“伯父吩咐,那小侄就恭敬不如從命了。”江璟雲拱手回禮。
在蘇府吃過晚飯,主客皆歡。
順利拿到任職文書的江璟雲,第二日便提出告辭,直接趕往最終目的地。
再不走,就趕不上過年了,他可不想大過年的,一群人在外面冒着冰雨寒風,凄凄慘慘地趕路。
可說是五日能到,實際上,他們整整花費七日時間,才終于到達福縣。
這一路上,翻山越嶺,山路崎岖就算了,接連幾日,沿途還有有雨水,導緻路上全是坑坑窪窪的泥坑。
好幾次,馬車都深陷淤泥裡,動彈不得,需得好幾個人才能擡起,如此這般,又是反複折騰。
待到福縣時,江璟雲屁股已經碎成八瓣,連下馬車的腿都是抖的。
強壓住腹中翻湧的嘔意,他恨恨地想:“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在福縣,知縣就是最大的官,做什麼還不是自己說了算。
雖然橡膠不是原産地,輪胎也許搞不出來,但水泥,江璟雲高低都要把它蘇出來,他實在受不了這坎坷不平的真“水泥路”了!
城門外,早已有人恭候多時。
見馬車停下,對面馬上迎了上來,“福縣縣丞黃安民,見過大人。”
眼見雙鬓斑白的花甲老人要跪地行禮,驚得江璟雲連忙上前,伸手将人扶着,嘴裡連道:“使不得,使不得,老人家快快請起。”
“謝大人,”黃縣丞顫顫巍巍站直身,向前兩步,為江璟雲引路,“您這邊請。”
江璟雲點頭,邁步跟上,順便觀察周遭的環境。
城裡的路稍微平整些,但也是一片泥濘,才走幾步,鞋底已經粘上厚厚一層的泥巴,擡腳都有半斤重,舉步艱難。
放眼望去,路兩旁全是破舊的黃泥茅草屋,一間青磚瓦房都沒有,而且,他剛有留意到,這裡的城牆也是由黃泥築成的。
都不用開口問,就能想象到,這地方究竟有多窮。
江璟雲無奈歎氣,看來這未來的山大王,不好當啊。
黃縣丞見江璟雲蹙眉不語,怕他覺得被怠慢而心生不滿,忙開口解釋道:“原先劉知縣打算親自迎接大人您,但最近天冷,他老毛病又犯了,渾身痛的下不來床。此番沒有前來,并非刻意怠慢,還望大人見諒。”
“無妨。”江璟雲并不在意這些場面活。
而且,來之前,他曾打聽過福縣的大緻情況。
這裡的知縣和縣丞,都是本土人士,在朝廷開國初期就開始任職,一幹就是幾十年,雖算不上治世能臣,但勝在勤政愛民、公正廉明,深受當地百姓愛戴。
就是窮了些。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