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睡夢中的人被溫柔地扒拉起來,服侍着穿上一身正七品朝服,睡眼惺忪地爬上馬車,前往紫禁城正門。
馬車中,江璟雲側頭靠在蕭穆琰肩上,雙目緊閉,味同嚼蠟般啃着手中的花卷。
“味道不好麼?”見他這樣,蕭穆琰開口問道。
如今廚房是廚娘和小花兩人負責,為迎合家裡人口味,廚娘是在家鄉那邊買了帶過來的,并不擅長面食;小花是當年在府城收留的那個女孩,小小年紀倒是已經學到江二哥的七八分手藝,可惜手勁不足,做面食的功夫還是差了些。
江璟雲搖頭,“太困,沒胃口。”
“一會兒回去,我讓廚房琢磨些容易克化的早點,”蕭穆琰擡手給他倒了杯熱茶,“喝口熱茶順順,也提提神。”
上朝時候不方便上茅房,為了不成為當朝第一位忍者神龜,江璟雲隻輕輕抿了一口便不願再喝,“記得不要做流食。”
“好。”蕭穆琰應下,見他沒有再吃的意思,便将桌上的東西全部收進食盒,随即眼神詢問江璟雲,“要不要趴我腿上睡會,到了再喊你。”
“不了,”江璟雲搖頭,“一會把朝服弄皺了。”
殿前失儀可是大忌,雖然他隻是個無人在意的芝麻小官,但天子腳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看着神情憔悴地坐那閉目養神的人,蕭穆琰實在心疼,伸手給他輕輕揉捏太陽穴,“沒想到這上朝時辰如此的早。”
“唉,如今還好,若是冬天,嘶……”江璟雲不願再想,抱着蕭穆琰胳膊小聲撒嬌,“啊,怎麼辦……”
這待遇比現代996的打工人還差,他命好苦,怎麼都穿到古代還要做牛馬!
不,牛馬還有歇息的時候呢,他還不如牛馬!
嗚嗚嗚……努力多年,成功給自己找了份苦差事。
沉寂多年的土撥鼠之魂都要複活了!
啊!摔!
果然是萬惡的封建剝削制度!
為防隔牆有耳,江璟雲連抱怨都隻動嘴唇不發出聲,蕭穆琰見他小心翼翼的樣子,湊近低聲問道:“那要辭官回家麼?”
江璟雲沉默幾秒後,再次搖頭,都走到這了,不混出點名堂出來,他不甘心。
正好,外面馬車停下,随即傳來青竹的聲音:“主子,到了。”
蕭穆琰如往常般給他整理好衣冠,笑着說道:“夫君,上朝加油,我在家等你回來。”
“嗯。”剛還垂頭喪氣的人,已然換上一副成熟穩重的模樣,徑直下了車。
卯時,門上“鼓三堰”,第三通鼓後,宮門開。
百官在掖門前按照品級依次排隊,文武官員站作兩列,分别從左、右掖門進入皇宮,待皇帝坐上禦座後,行一拜三叩之禮,高呼“聖躬萬福。”【1】
行禮完畢,早朝正式開始。
之後的事就不是江璟雲這種小官能參與的了,他隻需要如松般筆直站在原地,全程噤聲保持安靜,等待殿内的大佬們議事結束。
今日似乎沒有大事,江璟雲隻在殿外站一個時辰不到,便可随百官退出去,各回衙門點卯。
回到翰林,就可以開始愉快摸魚。
翰林院主要負責修書撰史,起草诏書,科舉考查等【2】,簡而言之,就是為皇帝服務的秘書機構。
而江璟林這些新科進士,作為初進職場的實習生,隻能做些基礎性的雜活,比如,論撰文史。
為不顯得自己太過無所事事,他特意去請示了上司。
直屬上司是個和藹的小老頭,每天捧着本書慢悠悠地翻看,焚香品茗,一坐就是一天,好不惬意。
聽到有人主動找活幹時,他坐在那裡眯眼瞧了半晌,才不緊不慢地開口道:“那你先試着撰寫一篇給我看看罷,題材自定。”說完便把江璟雲給打發了。
成功領到一份活,江璟雲直接去書庫找資料,對于想要編撰的東西,他已經隐隐有些想法。
書庫位于翰林院西側,裡面除收錄各朝國史、實錄、會要,還保存着流傳至今浩如煙海的百家文獻典籍,除開機密部分被鎖起來嚴加管理外,其餘的普通書冊都可随意查閱。
去的途中,碰到了同樣往那方向走的張正柏和蘇玉珩,他上前打招呼:“好巧!”
見是他,兩人也有些意外,他們三個雖同在翰林院,但待的地方不太一樣,除午飯時會湊在一塊,平常時間少有遇見,張正柏笑問:“你也是去書庫?”
江璟雲點頭,“以前就一直覺得,書上所學局限于四書五經,然而科舉時,又需要考生針對時事提出自己的見解和解決方案,故而很多埋頭苦讀、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書生都不擅此道,所以我想着,能否結合儒家經典,再參考曆年考題,撰寫一本綜合性的科舉參考書籍……”
簡稱,古代版考公專用教材和配套真題。
越聽他說,兩人的眼睛就越亮。
好不容易等江璟雲說完,蘇玉珩就迫不及待地問:“我兩可以參與進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