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妓門嫡妻 > 第60章 審問

第60章 審問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多謝嘉獎。”闫楚禛進入九空山之前,朝廷給的命令是以談判的方式說服起義軍釋放人質,力保人質安全。然背地裡,闫楚禛還是帶上了暗衛。世家圈養暗衛乃是常事,闫閣老在時,闫府也有自己的暗衛。無奈後來門庭中落,才不得不解散。闫楚禛回來京中後,便開始在逐步重新組建闫府的暗衛,隻是時間尚短。外加上端王府和宣王府借來的衛兵,臨時組建了他上山營救的軍隊。事實上,有備無患永遠不過時。就是有了這支臨時的隊伍的存在,才得以在關鍵關頭突破重圍,幫助他帶着人質逃出九空山。闫楚禛拿起放在一旁的審訊錄,和所了解的差不多,出生在邊疆,因鬧災和邊疆戰争不斷,有記憶以來便是跟着流民四處流蕩,至于後面的部分,闫楚禛已經不需要過多查閱了。合理的,平淡的的人生,卻在一夜間站在憤怒的風頭之上,攪渾出一場京中的動蕩。雖說英雄不問出處,然傳奇色彩似乎過于濃厚,就讓合乎情理失去了那一份真實。關于為什麼會成為起義軍的軍師,覺明的回答是,機緣巧合。

“闫大人你可别想太多了,該交代的我都交代了。我不過是一個掙紮在底層的百姓,用命去為自己争取一條活路罷了。”想來此人也是怪異,把他抓來,隻是關押,不斷地一遍又一遍地做着口頭的審問,卻不動任何的酷刑。

“你說完了,倒是到我說說。你是十三歲來到京城,跟随着慈恩寺的師傅學習。但是據我所知,你的師傅日常也不喜歡講官話,你的官話不僅标準,就連一些很小的細節,你都是用的是标準的文白表述此乃官員之間常用方法,而一般百姓都嫌棄麻煩,不願意使用。試問一下,從小就四處流蕩,又沒有系統正規的學習,怎麼能形成如此标準的文白用法。關于挾持太子妃等人,你說消息是從一守門的老鄉出偶然得知安排。然而太子妃是臨時出逃行宮庇禍,因為行程極為匆忙,禁衛軍都沒來得及安排,隻是太子妃身邊随行的侍衛長的随口的抽調和交代,可謂極為混亂。壓根就不存在的安排,你又怎麼會得知。你口口聲聲是為了師傅報仇,可根據你的師弟師兄說,你師傅那日明明隻是輕傷,就連大夫都說無生命之憂,為何又會在一夜間突然演變成重傷暴斃。”先是東宮附近有意制造混亂,讓貴人出逃到行宮。随後又在九空山挑起起義軍的怒火,組織圍攻挾持人質。所有的湊巧聯合在一起,就成了緊湊的布局。

“另外,我離開九空山的時候,順便帶了些東西出來。”闫楚禛将一包袱放在覺明面前,裡面有闫楚禛在九空山時命人截獲的飛鴿傳信,還有一把小彎刀。遊牧民族長期在草原中放牧,常常會遇到前來襲擊羊群的野狼。為保自身安全,同時也為了分割肉食的需要,他們常常喜歡随身攜帶彎刀。“你自言從小失去父母,自有記憶起就跟随流民在四處流浪,吃百家飯,着百家衣長大。試問你又怎麼會有北方民族男子成年後才被長輩正式贈予的彎刀。”

“我身上有北域的血統,你就不給我是随手撿來的刀紀念一下嗎?”

闫楚禛拿起拿把小彎刀,道:“此刀刀鞘上等皮革,刀柄上的紋路上有鑲嵌寶石。對于一個混迹在流民中和饑餓打交道的人來說,到底是紀念重要,還是把來自于北朔貴族的刀賣了換取糧食填飽肚子重要。還有那幾封所謂的家書書信,為了方便你閱讀,我已經圈出了重點。”

“你懂得北朔語?”

“機緣巧合。”闫楚禛的北朔語是自學的,當初僅僅是為了應對北朔的戰事,做不備之需,并不算精通。書信是通過密語進行書寫,不熟知母本,根本無法破解。闫楚禛憑借着對覺明北朔人身份的猜測,按照書信的時間,結合京中所發生的的事情,從中推測出母本,對書信進行破解。

“果然不能讓你上山。”正如闫楚禛所言,他不是覺明。他來自北朔皇族,混迹中原。他接受命令,在崇光帝寵信玄空真人之時的各種事情,煽動百姓情緒,制造不滿,成功掀起起義。後又經過一番部署,劫持了人質,威逼朝廷。隻是萬萬沒想到,朝廷派來營救人質的人是闫楚禛。他曾阻止闫楚禛上山,也想直接殺了闫楚禛,隻是闫楚禛在百姓中威信太高,他不敢輕易動手,怕外部對抗未能成功時,引起内部的不滿。至于那些叛變的謠言,也是他放出去的。就是為了離間闫楚禛和朝廷的關系,逼迫闫楚禛加入起義軍,化解闫楚禛對起義軍的威脅。無奈不僅闫楚禛不為所動,就連闫府都毫無動搖。

“闫大人過來之時,便沒有想過要和談的吧。如此看來,是我高看了闫大人了。”闫楚禛帶來的軍隊人不多,但是裡面都是一等一死士,武功高,忠心,并不是那些無用的禁衛軍。

“是不是,都輪不到你來言說。你口口聲聲為民請命,實則不過是利用他們為北朔開路。起義不及時阻止,便會内耗大虞,那時你們北朔便可借機南下。屆時,試問那群跟着你的百姓,還會有活路嗎?他們不會成為北朔士兵洩憤的亡魂?”

覺明沉默了,他無法回答,因為在心中他知道答案是否定的。他混迹在中原多年,原有的名字似乎已經離他越來越遠。他或許會成為被遺忘的棋子,以覺明的身份在慈恩寺跟着師傅打坐化緣,醫治貧苦之人,也算償還了幼年行醫救人的心願。然而命令還是來了,他無法逃脫的宿命。拿把彎刀上面镌刻着獨屬于北朔貴族内部的紋路,是他的信仰所在。他把刀時刻帶在身邊,就是為了提醒自己不能沉湎于眼前。他在兩種身份中不斷痛苦掙紮,在無法言明的邏輯中做着各種自相矛盾之事。他自身是如此無法讓人明白,眼前的闫楚禛更是讓他費解。太子對他的不滿已經是衆人皆知,他也看不慣太子對百姓的欺壓。然前來營救,并且拼命完成的人則是他闫楚禛。孤身一人進山,隻是為了敵對人的妻兒,他難道就不是更為複雜的存在嗎?

覺明的答案如何,闫楚禛毫無興趣。或許覺明真的會承兌諾言,保住那群無辜的百姓。然而北朔皇族呢?自上回戰敗,北朔内部貴族對北朔王多方不滿。北朔内部各方勢力相互争權,内虛嚴重。北朔需要大虞遼闊的疆土彌補自身空虛,用大虞子民的血去排解國内的不滿與仇恨。将大虞百姓的安穩寄托在一個虛無的賭局中,他不敢。他要的雨後天晴,不能交由一個本身就對大虞充滿着仇恨的存在來實現。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