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幾個舅舅,昨天在人群中各占一腳,鎮守着場子呢!
“三姐,你忙去吧!我去自留地裡幫幫忙。”說着方敏玉就跑走了。
方家的人,真是團結。
拿着信回到自己的屋子,拆開信看。信是崔秀美寫來的,問她到家後家裡怎麼樣,秋收忙不忙?累不累?需要什麼她寄過來。
真是個熱心可愛的小姐姐呢!
不過,于悅不急着回信,等過段時間有空了,她上山去找找,看有什麼能寄給她的。總不能辜負她送的鏟子吧!
想到鏟子,她靈光一閃,這鏟子能放進竹筒,複制一把出來吧!今天的份額還沒有用,正好!
翻出了帆布包裡的鏟子,于悅火速地複制了一把。這一把,可以送給女主,嘿嘿,讓女主欠着自己的情呗。未來的首長夫人呢,以後再想讨好就輪不到自己了。
再有一把送給愛上山的方玉珍,等爸爸好了以後也是需要一把的吧,還有方敏玉,于小勇,幾個舅舅……
兩把一模一樣的鏟子出現在面前,于悅彈了一下,“咚”沉重的聲音一模一樣,是好貨!
嘻嘻,等爺爺回來的時候請他幫自己鑲個把手。
唉,還是軍區大院好啊,能找到這樣一把小巧的好鏟子。
在部隊裡好啊,每月能有固定收入,即便沒有在部隊裡,城鎮居民每月也是能憑本領糧的。隻有面朝黃土背朝天的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難得有歇息的日子,還吃得最差。人啊,還是得努力!
想到這些,于悅又想到自己帶回的書和報紙,回來就農忙,原先計劃的學習寫作投稿計劃一個也沒有做。今天雨天看書正好,她拿出一本書《寫作規範》,坐在窗前一張小小的木桌邊,靜靜地在窗邊光線最好的地方看着。
書很教條,于悅看得很是吃力,不得其法。拿出買的報紙出來,花了半小時看完,然而看完就看完了,什麼印象也沒有,也不知道要寫什麼。
啞女的時候,她也沒有發表過文章,最多的,就是在無聊的時候,看看閑書,和同學一起逗逗溜到校園裡的流浪貓。
她不是學霸啊,也不是學渣,普普通通地在他們中間遊走。
可是也沒有其他途徑能賺錢了,外面的工作機會少得可憐,即使有些許的崗位,還有接班制度,就沒有多少工作機會能外流出來。偶爾的招工信息還沒出來,就被内定了。
想到家裡還要蓋房的事情,這不努力學習也不行啊!她曾經“聽說”過的一件事。某人有個鄰居,讀了高中,數學物理化學理科成績非常拔尖,可就是英語和語文很拉跨。本來可以考清北的,就因為差勁的英語和語文,老師估算隻能勉強考一本,還是最差的一本。
孩子的爸媽不甘心啊!咨詢了很多名師,最後得出一個辦法:抄!抄寫優秀的作文,抄寫英語單詞,抄寫英語課本,美文……最後,人家果然考上了清北。
于悅覺得自己可以試試這個方法——抄。
萬一呢,萬一對自己也是有用的呢?總是要試一試的。
她翻出往日的作業本,看到哪裡有征稿啟事,就抄同類型的文章。也許笨辦法是最有效的辦法呢?
外面的雨越下越大了,雨滴打在窗前一棵柑子樹上,又從鴿蛋般大小的果子上滑落下去。
趴在木桌上的人沉溺在奮筆疾書中,不可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