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初明,林曼趕在鬧鐘鈴前睜眼。一夜的夢境,帶來的除了回憶,還有夢醒後的疲憊。她悄悄起身,輕聲洗漱後,換了衣服外出散步。
晨間薄霧裹挾着片片朝晖,讓她有了更多的清醒和舒展。沿路行走,一路不乏早市的熱忱叫賣、各色早餐的暖意騰騰,看着熟悉的生活場景,林曼想起昨夜的夢境。與蔔一的初識、相交似乎是自己平淡生活中的一角幻境,虛幻背後,她覺得還是老百姓自己的慣常生活過得讓人踏實。
她想起那晚蔔一的問話,“為什麼喜歡《抗戰》這部劇?”
林曼道:“真實。”
沒錯,林曼對影視作品的評判強調真實,一如她對自己的生活以及周遭一切的感受,真實、踏實。思及此,再想到與蔔一的來往,林曼考慮是否要适度疏遠與他的交流,如他這般的燦爛星光,沖破了自己慣常的生活圈殼。平添的不真實,隻會讓自己感覺不踏實。
林曼注視着眼前喧鬧鮮活的場景,忍不住打開手機鏡頭,取景拍攝,發送朋友圈,感念當下所想“還是喜歡這樣的平凡生活,踏實滋味。”
上午的彙報工作進展順利,結束後,林曼翻看手機未讀信息,看到朋友圈顯示的評論标記,點開查閱。隻見今早的内容下,赫然顯示着蔔一的評論。
“我也喜歡!”
她莫名的感到羞赧,第一時間怕别人看到他的評論,想要删除。又想到除了自己外,兩人未有其他共同交際,随就作罷。
想起早晨暗自立下的疏遠決心,就這樣被蔔一輕易撥回,忍不住懊惱自己心性不穩。
腦中似被雙人拉扯,一邊冷淡理智:“别多想,人家也就是由景生情罷了。”
另一邊卻拉攏感情:“才不是,哪有人第一時間就給了回複,他那麼忙的人。”
兩方短暫博弈,理智戰勝情感。林曼隻覺是自己想多了,至于令其多想的緣由,隻道是最近和蔔一聯系頻繁了些,自己亂了心境,對他人行為有了些許過分解讀吧。
再看作亂林曼心境的罪魁禍首,蔔一起了大早,前往拍攝場地。上車不久,他便随手翻看起林曼的朋友圈,這已然成為他的每日習慣。
怎奈姑娘實在不是一個樂于分享之人,對外開放的朋友圈僅是寥寥數篇關于職業、行業的專業文章,個人生活難得一見。今天卻是例外,罕見的看到林曼的新鮮動态。
蔔一看了又看,點擊放大,仔細審閱了圖中種種,不漏分毫。最後看似不經意的一筆評論,卻也是他百般斟酌的措辭。哪有什麼由景生情,分明是某人借着姑娘的景,抒發自己的情罷了。
等待裝造時,蔔一看着鏡中全然素顔未加着色的自己,想起了林曼所說的真實感。
眼下便是自己的本真樣子,沒有底妝、沒有眼線,沒有誇張的發色和潮流的服飾,幹淨且純粹,是脫離鎂光燈外的原始底色,也是他曾經擁有但卻如今羨慕的她的樣子,坦蕩、真實、自由、踏實。他忽然忍不住想要同她分享,似是要向她招手呼喊,瞧啊,這才是我,真實的我,想和你一樣的我,想讓你關注的我。
對林曼的心意,蔔一從未向她道明。從起初的好奇作祟,到後來的閑談慢聊,潤物細無聲般的,不知何時就對姑娘動了心思。許是她的恬靜,或是她的淡然,不同于他身處圈層的浮躁,每每聊天,總是帶給他片刻的安甯。他也時常糾結,是否要借助身份光環,向她直抒胸臆,又怕姑娘淡泊名利的性子對此嗤之以鼻。他始終躊躇不前,隻得維持現在這種聊友模式,換得那份平和甯靜長存的空間。
林曼收到蔔一的自拍時,正跟項目組成員讨論午餐。
看着不同于任何鏡頭下的蔔一照片,林曼内心感慨:“真的好白,皮膚好好。”
摸摸自己嘴角隐約冒頭的痘子,無限憤懑。再看一眼,“臉好小!頭發還多!”她連連感歎造物主的不公,人比人氣死人。
被造物主善待的主人公并不自知,偏要問上一嘴:“感覺如何?”
林曼收到蔔一的信息,以為對方是在詢問自己對他裝造的看法,如實評價:“很好,非常真實,給人感覺幹淨、自然......”她搜腸刮肚吹了一波彩虹屁。
“我是問你出差工作,感覺如何?”蔔一讓她措手不及。
“挺順利的,多謝關心。”林曼釋然,籲了口氣。
“發現我有什麼變化嗎?”蔔一扯回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