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呦,這麼大個人能摔哈去麼。”
從觀光車上下來,走了幾步姥姥就不願意走了,說這山裡,河邊有草坪,跟沁城差不多。姥爺于是陪着姥姥往回去。隻有媽遊得最開心,又拍視頻,又發視頻,每一個景點都記錄,美得很。
大舅和小姨緊跟着評論。
“從這個山裡頭轉到那個山裡頭去咧。”
“山和山不一樣麼。”
野狼谷有些雞肋,新發展的景區,收門票四十元,區間車十元,上去有收費騎馬的牧民,可以走路,一條泥濘小路,一條清澈大河,松樹、草甸,走了些山路,費勁,沒有什麼特别。再回來,看野狼要另外收費二十才讓進去,隻能圍在外面看看了。再沒什麼好玩的。總之,路不好走,設施簡陋,收費莫名其妙。
按着導遊給的時間集合,結果隊伍裡有人掉馬了,去縣醫院拍片,我們需要多等至少三十分鐘,等傷者的具體情況和是否繼續參團的音信。同伴們都很配合,唱歌跳舞,李亞茹帶姥姥、姥爺吃了些馕餅子。
午餐時間一小時,我們提前二十分鐘吃完,天氣炎熱,李亞茹想安排長輩們坐在飯館乘涼等出發,但姥姥、姥爺坐不住,吃完不一會兒就出門了。在樹林帶邊上遇見個賣蒜的大爺,老人們就聊起來。
“我們來旅遊,這是到哪裡咧?”
“吉木薩爾。”
“這離烏魯木齊多遠?”
“一百七十公裡,直接從高速過來,兩個小時。”
“我們從烏魯木齊過來麼,走咧三四個小時,下午還到千佛洞去嗫。”
“直接從高速過來,兩個小時。但是旅遊玩嘀嗫麼,直直跑到這裡來,有個啥意思。”
又過來兩個遊客,“這地方大蒜也好吃,咔咔脆,不辣。”
賣蒜人,“帶上一辮子。”
“這麼遠麼,還得帶點别的。”
我們在樹林帶裡讨論蒜,姥爺不在這,不知道悄悄幹啥去了。姥姥去車裡尋他,沒有人。過了會兒,他提了一包醜橘、香蕉、桃子過來了,“我買哈嘀。”
“往哪兒吃嗫麼。”
“不能總讓亞茹花錢麼,我拿個現金,問咧幾個商店,有嘀地方那不要。”
前往千佛洞,進了景區門要走好長一段路,一個老頭,在太陽坡裡念叨,“莫處轉麼,就把我們領上。”
有遊客附和,“願意跟上麼,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你們一個人多少錢?”
“你嗫?”
“有298,280,268,都有。”
“錢不一樣,是不是住嘀不一樣?”
“都一樣。”
“我交嘀最多嘀那個,上當喽,一天上一當,當當不一樣。出來玩麼,就這麼個。”
千佛洞是個新修的景點,聽說耗資不少。但進了洞,佛像塗彩不渡金,簡介詳細,往前去有孔子、孟子、荀子諸子百家,有四大名著的人物雕塑,最後毫無心理準備的到了陰曹地府,寫着,“黑白無常,見者生财”,李亞茹直接是蒙着眼睛跑過這一段的。千佛洞的建造很精巧,但并非佛堂,缺少拜佛誦經的虔誠,諸子百家,四大名著,人物過于繁多,看下來腦袋暈暈,這個景點的特色到底是什麼?我們紀念與傳承的又是什麼?濃濃的現代人工痕迹,這一天,到處瞎轉,可惜可惜。
小孩子在鐘樓上敲鐘,像有人在我腦袋裡敲鐘,又熱又累,腦瓜子嗡嗡的。
下午五點就到酒店了。詢問當地人有什麼好去處,打個車奇台公園。是個不錯的去處,劃船、跳舞、看海鷗,看噴泉,僻靜而美麗。要說這一天颠簸,下午天涼下來,隻有在公園玩得最盡興。但人上了年紀,玩不了太晚,九點多,長輩們就說什麼都要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