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珠玑不禦 > 第50章 大同

第50章 大同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元初十九年隆冬,孟若漁同狄塵隐居于烏平冢的後山之上,不問世事,遠離塵嚣,跟随無鳴先生修習用兵之法、治國之道。

兩人日日筆耕不辍,執策映長燈,片刻不曾怠。夜來讀書,琅琅達旦,不知東方之既白。白晝習武,霍霍揮汗,不覺筋骨之疲累。

初來時,孟若漁将晏清遇險時那一紙手劄還有幾縷白須交給了狄塵。他沒有言語接了過去,放在自己的書案前,那是他每日讀書一眼便能看到的地方。

他将晏清的殒命之仇,相護之恩,赤裸裸地橫陳在自己面前,日日看過镌刻在心頭,不随時間消弭,而是愈發銘心刻骨。

凜冬忽去,萬物入春。

今日,無鳴先生同狄塵論道,孟若漁守在一旁凝神細聽着。

無鳴先生将一卷竹簡推到了狄塵的面前:“塵兒,昨日布置的課業你曾提到‘大同’一詞,如今且細細同為師道來。”

狄塵欠身以應:“學生以為,這世間凡人不需要天神,正如百姓亦不需要統治一切的君主。”狄塵颔首侃侃道來,但口中的話語卻是聞所未聞,足以誅九族的大逆不道之言。

“如今,皇上崇信魉尤,國内奉行道法邪術,卻不見百姓從中受益半分,反倒終年苛捐雜稅,徭役極重。在當下國弱式微的局勢中,皇族、貴族倒是從虛無缥缈的迷信世界求得了一絲無望的安慰和幻夢;可留給尋常百姓的是什麼?這些高高在上的神從不曾垂憐于凡間受苦受難的人,反而禁锢百姓的思想,壓迫百姓的血肉,吾等為何要敬、要畏!”

“而君主,學生以為,亦不該由一族血脈繼承。往上回望諸多朝代,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無數盛世最終皆亡于統治者之手。開國之君主不乏不世出的能人志士,然而高坐廟堂數百年,其後輩往往不能勵精圖治,多懈怠朝政,禍國殃民。吾以為應當摒棄等級尊卑,人人皆有機會為官,皆有可能治國,不論男女年齡,隻選賢舉德。廢君主,廢貴族爵位,亦廢奴仆制。”

“學生所提的‘大同’即為如此之國家。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取自《禮記》中的《大道之行也》)。”

在狄塵铿锵有力的話語中,先生始終蹙眉不置一詞,粗粝的手指摩挲着那一卷竹簡,沉沉的目光将那一筆一劃細細覽過。

狄塵口中的‘大同’無疑是令人震驚的,在皇權數百年沿襲的天彧想要推翻君主專制,這言論從沒有人敢于去想,又或許是世世代代都受着的壓迫讓人們以為——卑微的地位,階級的壓迫是生來就該如此,沒有其他選擇。

高高在上之人要他生便生,要他死便死。要他步步高升,便大喜過望;要他受苦受難,便忍氣吞聲。但其實,沒有人生來便要受着壓迫,同樣的身體、同樣的靈魂從來不該有什麼等級之分。

狄塵想要建的是一方人人得以平等共生的曠土。

狄塵口中的盛世曠景正如若漁心之所願,是她心中隐隐期望卻從不能清晰地述之于口的人間盛望。

如今少年卻将她的理想繪制成了一幅熠熠生輝、燦爛盛大的圖景,一振臂,嘩然一聲鋪展在她面前。明明是低沉平淡的聲音,卻在她胸中呼喚起萬仞巨浪,鋪天蓋地而來,帶給她無數的震撼、無盡的希望。

孟若漁細細回味着狄塵的話語,腦海中浮現着那每一個字,不忍它們消失,認真地銘記于心上。

一直沉默的先生忽然之間開口,打斷了她的思路:“你倆随我來。”

兩人推着先生的輪椅走入了藏在卧房之後的一間不起眼的隔間。那是先生的書閣,其中汗牛充棟、卷帙浩繁,多是外界極為珍貴難得一見的典籍,一些是先生收集而來,然而大多是先生親自抄錄的複本。

“背我起來,去那個書架。”

狄塵穩穩抱住先生的身子,将他背在脊背上高高托起,足以觸到書櫥的最高層。

先生從中抽出了一卷錦帛,上面隻寥寥數字,形狀奇異,似乎不是天彧如今使用的字體;另外還有一本厚重的書本,密密麻麻寫着先生的字。

先生将那張錦帛遞給了狄塵:“你可識得這上面的字?”

狄塵接過,認真地看起來,許久後搖了搖頭。

“這是我父親征戰時,在塞北邊陲的一處小鎮裡偶然所得。據說那裡是我朝三百多年前大名鼎鼎的謀士尚桓出世之地,而這是他離開前最後的手書,也記載着他帶去世間、為之獻身的最高理想。”

“可多年來無人能解讀。尚桓書寫時用的是上古文字,早已失傳于世。他的理想也随着他的殒命徹底流亡于黃土之下。”

“尚桓?先生說的可是三百年前,天彧一統天下,治世百年,極盛之時,年少即睥睨朝野、威震天下,卻于盛京城中淩遲緻死的攝政之臣,尚桓。”

“不錯。四百多年前,天下諸侯國割據征戰,我國本是七大國中最弱的一國,險些為六國吞并,一代代君王卧薪嘗膽、勵精圖治方掙得一統天下的霸業。而後百年,天彧的國政一直停滞不得進,直到天彧六世時,請得尚桓出世。随後十年間,尚桓出将入相,在外帶兵征戰,蕩平南蠻十六部;于内,推行變法,削弱門閥勢力,強化民權。他生前榮光無限,最後卻被判謀逆大罪,車裂于市,落得死無全屍。他逝世後的十年,天彧的曆史一片空白,沒有一個字的記述,無人知曉他死以後到底發生了什麼。民間多傳言,尚桓乃仙人轉世,戮其性命觸怒了神威,使得人間十年禍亂、宛如煉獄。”

“十年之後,新主登基,尚桓的一切言論著述都成了禁書,一把大火焚燒殆盡。其諸多弟子幕僚皆被秘密坑殺。自此,尚桓于人間的痕迹徹底消弭。然而自他故去,天彧便日日傾頹下去,三百年間從天下唯一的大國成為了一個被人輕而易舉就奪去半壁江山的南蠻弱國。”

“我父親一直崇敬尚桓,得此卷軸曾數日披星戴月研習不止,卻不曾參透半分。我又在其著述的基礎上,翻遍了有關上古文字的典籍,隻堪堪讀懂了寥寥數字——‘大同将行,天下為公’。”

“徒兒,你可知,你方才那一番話讓困擾為師幾十載的難題倏忽之間得解。曆經三百年竟然有人能讓尚桓之言論重現于世,這‘大同’一詞也終得其意。”

“天下為公,即是廢君主,而崇百姓。如今,為師算是明白了尚桓為何而死,又為何被人焚書坑徒——如此旁人不敢想不敢言的國之設想觸及了紮根于王土數百年的皇權和門閥,即使天彧六世君王能容他,那諸侯貴族也不會容得下他。在天彧六世垂危之際,他便獲罪遭人屠戮,車裂而死。”

“好一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如今看來,尚桓的遺志後繼有人,為師沒有看錯人!”

“小子,記住你今日所言,為師可等着見證你建一方大同天下!不過,切記戒驕戒躁,這朝堂雲谲波詭,一步不慎便萬劫不複,有的是吃人的對手和如伴虎側的君王;而戰場也絕不是兒戲,手起刀落便是生死之隔,帶兵打仗不隻關系你一人性命,你肩上肩負的是萬萬将士的性命,是他們家中望眼欲穿的親人。你小子,可給為師長些記性,滅滅你那狂妄的性子!”

無鳴先生拿着手中的書卷在狄塵的額前重重敲了一下。

狄塵哀怨地擡眸看來,揉了揉泛紅的額頭:“弟子謹記于心。但……這性子怕是改不了了,嘿嘿嘿……”

“臭小子,給為師站住!”

狄塵宛如一隻偷了骨頭的惡犬,狂吠一聲便邁開四爪,轉身一溜煙逃沒影了,隻留下先生一人氣得呼呼喘着粗氣。

孟若漁掩唇平息了笑意,正色道:“先生,消消氣,我帶您回去吧。”

早已知道狄塵的跳脫性子,先生并未真的動氣,他将卷軸放在書架上,凜然肅穆:“若漁,為師原本以為狄塵和尚桓很是相像,但如今看來,非也,有一處不同。”

“何處不同?”

“他,有你。”

“狄塵落拓不羁,看似玩世不恭卻對自己認定的東西透着一股子誓不罷休的狠勁。若狄塵是那鋒利到見血封喉的刀劍,而你則是那能束縛住他的刀鞘,命懸一線之際你便是能扭轉他命數的天機。”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