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赴春深[水仙] > 第1章 Chapter 1 始終

第1章 Chapter 1 始終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赴春深》

文/赴春深

“曉春覺,赴春深,一場黃粱。終不是,别離人,夢醒時分。”

-

Chapter 1 始終

三月春曉,北方漠城卻不見暖意,依舊是寒氣入骨,如同冬季。宋甯穿着一件偏大的黑色羽絨服,戴緊兜帽,手緊緊插在口袋裡,任憑體育老師一直喊着要他們伸出手積極運動。

運動場上積雪還未化淨。

宋甯感覺自己呼出的一口氣都要凝結成冰,再細密的口罩和圍巾都如同未存在般,寒氣兇猛地往裡鑽。

手表的指針滑得太慢了些。

照例是墨守成規的日子,兩個星期也才三節戶外體育課。一經結束,在食堂吃一頓漠城特色湯面,讓滾燙清爽的湯沁入胃管,方覺體育課的諸多益處——總算是不用搶食堂,能好好吃頓飯。

再用暖壺裝半壺有雜質的熱開水,走進開着厚重暖氣的宿舍。午休兩個小時,下午連續上三個小時的課,再一個戶外跑操項目,結束後覺得自己要死在這樣的天氣和安排中。

宋甯風平浪靜的生活突然闖進一則電話。

那是一節自習課,班主任喊她出來,将手機遞給她,不良二手氣體橫沖直撞,刺得她偏頭咳嗽幾聲,宋甯垂下眉眼,熟悉的嗓音響起,直喇喇地,将她的世界劃開一道裂縫,彼時她未曾察覺。

聽筒裡傳來洋洋灑灑的一堆話,宋甯從中提取到重要信息——母親奔喪,外祖父過世。

“好。”她無波無瀾,挂了電話,還了手機,低聲道謝,坐回位置,回應關心。接電話前一道卡了很久的數學題,此刻思緒卻無比順暢。宋甯提筆演算,過了一會,翻出标準答案。

最終數據一緻,過程稍微繁複了些,用紅水筆将過程精簡,合上練習冊,聽着周圍沙沙的書寫聲,宋甯才反應過來。

“哦,我的外祖父過世了。”

這沒什麼,外祖父膝下七個兒女,母親排行中位,既沒有大子女那般能收到第一次做父母的特别優待,亦沒有小子女那般很莫名的寵愛。況且這位老先生活了……多少年,宋甯也不清楚,大概八九十年,内裡是個已經腐爛透了的大男子主義。

嗯……特别是重男輕女這一塊,也直接禍及到了她。

死就死了。

一年也沒見過幾次,不知道彼此遇見還知不知道對面站着的就是自己的直系親屬。

宋甯忍不住想笑,但她克制住,從抽屜裡摸出一本默寫集,趴在桌子上,慢吞吞地回憶背過的詩詞。

可她還是很難過。

大概是此時正巧默寫到《論語》,又想起早些年背得滾瓜爛熟的《三字經》,以至于她突然冒出一種想法,她作為祖孫,未能在外祖父死前好好罵他一頓……不是,盡個孝,有違孝道。

照例她也是得回去奔喪的。

但他們農村人,哪來那麼多照例,又哪來那麼多規矩呢?

她對外祖父的唯一印象還是今年過年時,也許是祖父發覺自己時日無多,竟想起自己膝下二十幾個孫輩中,還有她這麼一個人,将她叫了過去,問了個名字,給了張五元鈔票。

又擡眼在人群中反複搜尋,因為沒看到自己的寶貝孫子,于是咿咿呀呀地叫着,旁邊的人一下便懂,這是在叫大孫子的小名,就讓宋甯去把人尋來。

人到了,老頭就沒再叫,蒼老皲裂的皮膚吊起,露出一個天真無邪般的笑容。從自己放錢的地方掏來掏去,拿出幾張紅鈔,還小心地拿手遮掩,生怕叫别人看見具體數額。

宋甯隻站在一旁,看着這個行将就木的老人,又看着那個隻會啃老的青年。

滑稽可笑的親情劇。

宋甯不再想,将思緒重新放回默寫集。

連續兩周的寒風終于有了要停歇的态勢,恰逢月中放假,宋甯回了趟家。

她本以為父母會在家鄉多呆一會兒,問起時隻聽母親壓低嗓子說:“沒什麼好呆的,把老頭送進去了,也就沒我們這些嫁出去的人什麼事了,在那隻會讨人嫌。”

王立清又無意地談起親戚之間的事,雜七雜八,來來回回不是那個兒子賺了多少錢,就是這個姑娘嫁了哪戶好人家。

話鋒蓦地一轉,“甯甯,我們可能要給你辦轉學。”

宋甯愣了下,“為什麼?”

王立清文化水平隻有小學且肄業,颠三倒四,說不太明白,反反複複提到的大概是聽親戚那邊說,高考要到原戶籍地,否則報考受限雲雲。

彼時互聯網已然發展起來,但像他們農村人,從來都不懂要去網上查閱資料,權當隻是個娛樂工具。對一些政策,他們的了解途徑往往隻有兩種,通過他人口述或者親自參加教育局和政府舉辦的公開活動會議。

宋甯從小在壅閉的鄉村環境裡長大,跟随父母務工而就讀的漠城也是個十八線小城市,她從來都沒有了解過一片更廣闊的天空,膽子也小見識也少。一時之間被這消息激得人懵懵然,思來想去也沒個結果。

後來翻了翻地理圖冊,發現家鄉宜鄉鎮上屬行政區是章城,好賴也是個省會,估計不會差到哪兒去。

況且——宋甯擡頭看了看十一月的漠城,地上已經淌出了冰,每日早上起來吸的是一口足足的冷氣,大街小巷排放的氣體呼入肺中,會讓流出的鼻涕都泛着黑。

到了春天也不是什麼好天氣,狂風整日呼呼作響,卷起一堆風沙在臉上留下粗砺的痕迹。

唯獨夏秋兩季尚還溫和,可宋甯想,再溫和也比不過江南。

這一年裡,宋甯在已有的知識庫裡總算弄明白了她的家鄉到底是怎樣一座城市。

一座南方靠山的小鄉鎮,周遭山脈林立,一眼望去的景是藍天白雲高山薄霧。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暖幹燥。遇到梅雨季時整周整日都是綿綿不盡的愁思,夠詩人詞人寫上個幾百首詩詞。

宋甯再認真地想了想自己的處境,漠城三中雖然很好,成績在這裡的确穩定且優異,但是管理很嚴格,時間全交由作息表統籌安排,半分不得閑。

于是她人生中的第一個重大的決定就這麼草率地結束了。

宋甯不知道家鄉的辦學水平,不知道教材的版本,不知道分數及試卷組成,甚至都沒弄清楚是不是真的不能在漠城一直學下去,高考是不是真的會受到影響。

她就在第二年的春,剛過了十五歲生日,被安置在家鄉,而父母依舊回漠城務工。

而她一個人守着空蕩蕩的房,面對着完全陌生的環境開始了中考備考。

南方同北方的确不同,跨越一千餘公裡,宋甯第一次落根在家鄉。這是十五年來,她第一次将長久地留在自己的家鄉。

家鄉确實很美,随時擡頭,碧草迎風生長,青山随霧蜿蜒。

宋甯在多雨的三月江南進入家鄉唯一一所中學——宜鄉一中。

據說是剛修建十年的新校園,宋甯卻小心地走在教學樓間的連廊上。連日下雨,積水排不下去,自成一窪。

王立清早已将轉學手續辦理妥當,并交代她這學轉的也不是很容易,找了關系托了人,要她自己多多打算,不要惹事生非,更不要荒廢學業。

宋甯今日便是來報道,她被插入到一個普通班,九年級五班。

在昏昏欲睡的家鄉口音課堂上,宋甯恍然間想起三個月前的光景。

寒假前她和漠城三中的老師說明轉學時,他們紛紛可惜,問及理由時,她也說不明白。化學老師便提一嘴,說好像有政策是這樣規定的,不過你完全可以在漠城這邊繼續讀,等到了中考後再想辦法,畢竟……還有七個月就中考了。

此刻還有四個月就中考了。

九五班的學習氛圍卻十分松散,宋甯那時感謝化學老師的提點,但她說怕出意外,怕中考過後轉學手續會更加難處理,而且她也需要适應的時間。

黑闆上老師正在用家鄉話講解一道物理題,思維切入角度和漠城三中的老師完全不一樣,死闆又生硬。以至于她翻着完全不同版本的教材,突然閃過一個念頭。

她這個決定可能有點草率,這個學好像不該轉。

因為她,根本就很難适應下去。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