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公主殿下是中考狀元!”
這個熱搜映入大衆眼簾,大家第一反應是不相信。
誰在造謠?
還是說重名字了?
吃瓜群衆的力量很強大,溫玉的粉絲當中有教育界的精英,獲得一手消息。
第一時間在網上公布了溫玉的中考信息——以總分将近滿分的成績拿下整個市區的中考狀元稱号。
他不光是以初一的身份參加中考,拿得了中考狀元,他甚至打破了整個市區中考狀元的記錄,從來沒有人考到他這麼高的分數。
“他唱戲很好!”
“他演戲也很好!”
“他學習也這麼好??!!”
觀衆們以及網友們覺得自己的腦袋不夠用了。
“他到底是怎麼學習的?”
“他爹媽到底吃了什麼給他生出這麼聰明的腦子?”
“他一天真的有二十四小時嗎?會不會跟我們不一樣?是二百四十個小時?”
這些類似話題,迅速沖上熱搜。
“跪求溫玉爸媽公布育兒經驗!”
最終,這條讓人擠占熱搜第二的位置,排在公主殿下是狀元之下。
溫玉和葉秋靈沒有參加采訪。
盛名不知是福是禍,當父母唯一能做的就是低調,放平心态。
葉秋靈跟溫玉說:“萌萌,你不要有壓力,以後不管考成什麼樣都是媽媽最驕傲的兒子,媽媽不要求你以後回回都當第一名,你做到自己最好的狀态就行。”
“我知道的媽媽,你不要擔心我,我會好好學習,好好練習戲曲,中考狀元不會成為我的負擔,更不會成為我的阻礙。”
也求了又欣慰又驕傲。
溫玉本人很淡定,以為他媽跟表現的一樣淡定。
殊不知,在他不知道的時候,葉秋靈也忍不住誇孩子。
跟孟天春誇,跟溫成義誇,甚至跑到了葉家班,找葉博文一起誇。
“世界上再也沒有比我們萌萌更乖巧的孩子了。”
葉秋靈從不誇孩子聰明,隻誇孩子乖巧。
她在意的隻是孩子能不能健康快樂長大,哪怕他不聽話不聰明都行。
葉博文跟她一樣的心态,想誇又不敢誇,隻能在自己人面前說孩子好。
葉正茂和葉正亭有一種想要反駁,又不知從何反駁的心态。
“小妹,你真的不是回來炫耀的嗎?”
葉秋靈難得調皮一回:“好吧,就是炫耀!不過,咱們家其他的孩子也很優秀。”
葉正茂正色道:“我知道,不能跟天才比嘛,就像小的時候,我們明明比你大很多,明明比你努力很多,但是你就是甩我們幾條街,不管學什麼,入手就能入門,做什麼都比咱們做的好,望塵莫及啊,跟天才比較,就是跟自己為難。”
“我們普通人努力積極,心态健康的活着就很好了!”
正如葉正亭和葉正茂兩兄弟的話,整個葉家班都是這麼認為,孩子們把溫玉當成榜樣,但隻追逐不自卑。
“其實不止溫玉,江靜蘭也優秀,江靜蘭忙着拍戲還要寫劇本帶師妹,她依舊是他們整個年級段的第一名,還要怎麼優秀?”
“那我們也要努力!”
傳統意義上來說,至少葉家班以往來說。
除了葉秋靈這個讓人難以追趕的學霸之外,其他的孩子兩頭隻能顧一頭。
如果你好好學習,你就沒有時間沒有精力去投入戲曲,戲曲就學的不太好,最終從葉家班淘汰,脫離這個行業。
那如果你一門心思的苦練戲曲,學習可能就跟不上了,兩頭隻能顧一頭。
葉秋靈是唯一一個兩頭都能兼顧的人。
但是她身份特殊,年少成名,要接管葉家班。
雖然一直在學習,但是并沒有在全日制的學校裡面繼續深造。
葉秋靈的學曆是高中畢業。
她就是當年的戲曲頂流,風靡整個戲曲行業,誰也不會拿這個去攻擊她。
但是當一個标杆樹立起來——溫玉和江靜蘭。
兩人學習和戲曲都能兼顧,做的如此優秀,讓葉家班以及蘭玉戲劇團所有的孩子們意識到另外一條路——想要成為優秀的人,不能先學會放棄,要學會的是兼顧。
知識可以豐富自己的内涵,讓自己更有思想,讓思想更有深度。
隻有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有想法的人,才能更好的把戲曲給唱好。
不然,哪怕你的唱腔再優秀,無法理解戲曲人物的内心,唱出來的不過花架子,空有皮囊外殼,沒有内核和靈魂。
一時之間,葉家班、戲劇團、全市、全國,都掀起了學習的狂熱浪潮。
媒體朋友們不停宣傳,你們以為溫玉獲得了中考狀元,是因為他很聰明嗎?
錯!
是因為他很努力。
在他們得到的有效的采訪以及流露的場地視頻中,溫玉從來都很努力,時間不夠就一心二用,同時在做兩件事情,最多的就是一邊練功一邊學習。
他的時間不是二百四十小時,他每天隻有二十四小時。
誇贊歸誇贊,但是!
“這孩子這麼小,他的理解能力跟得上嗎?”
“會不會傷仲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