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最佳臨時演員 > 第201章 亞德裡恩番外2

第201章 亞德裡恩番外2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周六的清晨,教會學校的男生宿舍大門終于被打開。

艾利克他帶著黑眼圈起床,他在借著宿舍的公共熨鬥在熨襯衫。那些放假的學生在下樓梯時,他們在心情不錯地有說有笑,甚至在對他打招呼。

「早上好,艾利克。」

「聽說有大文豪最近來到了首都,他每天都待在咖啡廳那邊跟别人交流。今天我們正打算一起出去碰碰運氣,你要一起去嗎?」

「謝謝你們的邀請,不過我不用了。」

被艾利克一直謹慎警惕地保管好的那張紙條,它在昨天晚上終于給出了日蝕之環約他過去的具體時間和地址。為了這件事,他已經有幾天沒能睡好。

河岸邊的倉庫......下午兩點的聚會。

艾利克他還沒有想好他要不要向教會或者官方舉報,但他自爆了之後大概也會完蛋。

毫無疑問,他對日蝕之環的信譽毫無信心。他隻覺得他這個學生一去到秘密聚會的現場,他大概會被對方立即當場控制人身自由,他被迫簽下奴隸契約之後再淪為炮灰。

雖然他在這個世界從來沒有遇到秘密結社,但他在上一世也聽說過傳銷組織。

他甚至想要調查日蝕之環的情報,借閱跟他們有關的書和報紙。但是他又怕後面真的出了甚麼事,教會立即順著他曾經調查過的痕迹,追溯到他這個無辜學生身上。

他忍不住再仔細地打理一下,教會分配給自己的一套冬季校服。

對于他這個孤兒來說,這一身昂貴的羊絨校服已經是他身上最有價值的東西,而且别人在外面看到他這一件屬于教會學校的校服,他們也會對他抱有善意和優待。

教會學校在外人眼中,已經跟「成績好」、「虔誠」和「規矩嚴格」綁上了關系。

他們這些學生身上自帶善男信女的優等生光環,人們總是對他們抱以最大的信任。但是與此同時,無論師生在外面都需要努力去共同維護著自己的校譽。

亞德裡恩一邊穿上黑色的校服外套,一邊匆匆下樓梯對著他道:

「艾利克,我們得要快些,今天讀書會在市中心所組織的演講輪到我們上台了。」

他們這些學校内部都流行讀書會和學習小組,他跟亞德裡恩都參加了讀書會,因此認識了不少學長學姊,他們互相交流最近的書單、學習經曆和閱讀心得。

周六和周日是他們這些住校生可以出去的日子。

大部分本地學生也會回家,外地生則是趁機在首都四處逛街、買衣服和吃飯,而他們讀書會則是要趁這個機會出去市中心演講。

市中心設有演講台,不同的學校偶爾會派下作業,或者學生自發性組織去上台演講。

他們所說的内容大概是最近的時事新聞、目前市面上最新的研究發明,又或者在書本上的概括内容,他們這些學生再把它們用簡單顯淺的方式說出來。

教會提倡他們這些信徒四處傳播知識,開啟民智、破除狹隘的思想,打破知識壟斷。

其中學生是最有時間、心情和能力去做這件事。哪怕是沒時間看書或者關注時事的勞動大衆,他們偶爾會停下來聽上幾句演講,增長一下自己的見聞。

無論是誰也可以站上演講台分享。

甚至有時候也有些專業人士在演講台上,免費向公衆分享自己的領悟心得、思想和學習經曆,這些對于他們外人而言也是很難得的經驗。

這種無比古怪的錯亂感,艾利克甚至懷疑當年的那個人是不是穿越者。

不過輝光教廷的教義就是「啟明」,傳播知識就是他們存在最大的意義。但是他們是輝光教會,并不是知識教會。比起少數的精英,他們更加傾向讓大衆獲得知識。

如果他們教會是信奉「知識至上」,那麼學者天然就擁有高貴的精英身份。

擁有知識越高的學者,他們地位就越高。上下層之間擁有極深的代溝和間隔,上層是精英,下層是愚民,而「知識」鎖死了階級,隻有少數人才能擁有。

長久下去,教士和統治者會因為身份歧視愚民,愚民也因為不認字而無法擺脫階級。

哪怕人造太陽已經升起,他們人類想要在末世之後重新恢復過來,還需要等待很漫長的時間。這個不是救世之舉,因為這個社會仍然殘留在愚昧黑暗的時代。

在傳說中,初代教皇曾經是輝光之主的化身和眷者,衪在一片黑暗的大地上行走。

衪所給出的教義是「啟明」,即是「知識傳播」。像太陽所帶來的光明一樣,它會為願者,亦會為不願者驅除黑暗,照明前路,為全人類的未來帶來方向的指引。

「所有人擁有平等地接受教育的權利。」

它是明确地被寫在聖典上的第一條教義,基本上沒有任何鑽空子的地方可以鑽。不管對方是不是信徒也必須強制接受教育,隻有給所有人類帶來啟明才能帶來希望。

凡是信仰輝光之主的信徒,他們就必須去履行「啟明」這一條教義。

信仰所帶來的力量也很強大,教會隻能四處開學校進行掃盲行動,甚至用教會力量施壓各國官方去開辦公立學校。

每個牧區的文盲率也有硬指标,教廷有每年都派專人下來巡查牧區。

一但他們發現當地的文盲太多,當地牧區的主教和教士就會立即被問責降職。教士隻能雞飛狗跳地在追著文盲跑,唸書給不識字的幼童老人聽,至少學會基本常用字。

在人流比較多的市中心上台受到群衆注目,斯蒂芬妮學姊也忍不住有些緊張。

台下的人們對她發出善意的鼓掌聲,她終于結結巴巴地道:「我、我今天要分享的是我最近所看過的一本、一本叫《我是誰》的哲學書,它的原作者是叫桑德拉.卡斯帕的女學者。」

「她在上面說到人對自我的認知——靈魂和記憶,究竟哪個才是構成自我的關鍵。」

「如果一個人擁有跟我同一個靈魂,但失去我的記憶。而另一個人得到了我的記憶,但跟我不是同一個靈魂。那麼究竟誰才是真正的【我】呢?」

「咳咳,我忘了說,我的名字叫斯蒂芬妮。」

「假設我是斯蒂芬妮,但是我那個失去記憶的靈魂不認為自己是斯蒂芬妮,她已經有了新的生活,有了新的家人,她亦不想回到過去。」

「而另一個人得到了我的記憶,她很堅定地認為自己是斯蒂芬妮,甚至認為自己有資格使用我的東西,試圖說服我的家人,她隻是跟另一個人掉換靈魂。」

「那麼究竟誰才是真正的【我】呢?」

「卡斯帕女士在書中提到,她曾經在家鄉遇到這樣的例子,她也曾經親自上門採訪兩個人,最後連她也忍不住産生疑惑了。」

「人的認知、人格和世界觀是由記憶所構成,失去記憶的我,還是真正的我嗎?」

「如果繼承了記憶的那個靈魂,她繼承了屬于斯蒂芬妮的一切人格,那麼她會不會才是斯蒂芬妮,而失去記憶的靈魂隻是另一個新生空白的人?」

「卡斯帕女士說她已經研究了記憶和自我很多年。」

「她說自己曾經研究過雙重人格的例子,她認為可能不是由癔症産生,而是因為那個人的記憶導緻人格出現錯亂。」

艾利克忍不住偷偷打量了亞德裡恩一眼,但是對方似乎也很認真地聽著,沒有異樣。

等到斯蒂芬妮學姊在他們台下觀衆稀疏的鼓掌聲躬身下台之後,亞德裡恩毫不猶豫地站上市中心的演講台,他向觀衆揚起了自己手上的報紙。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