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水月使也因這場宮變徹底變了一個人,曾經的她如陽光般明媚,如海風般自在,經此事後,她失去了最疼愛她的父親,接下了玄武營的重擔,她被永遠困在仇恨和責任的樊籠,變得越發冰冷淩厲,難以親近。
君暄挾天子以令諸侯,造反謀逆,殘殺無辜之人,被水月使就地正法,君暝率三軍及時趕回,肅清叛亂,整治王朝。
錦王看着倒在血泊裡的太子,悲憤交加,悲的是他的結局,白發人送黑發人,憤的是他的所作所為,以上犯上,大逆不道。
錦王急火攻心,囿于病榻,不久後便過世了,那段時間是南穹最黑暗的時刻。
因果循環,不死不休。
廢太子一黨,數人僥幸逃脫,為了報複,行刺水月使多次,但都失敗了,他們便将注意力轉到她至愛之人蘭雪使的身上,與北冥餘孽勾結,殺害姬太師,後被戎辛抓獲。
戎辛因為昔日的交情,遲遲未對故友痛下殺手,緻北冥餘孽趁隙救走兇犯,從而再次釀成悲劇,他們利用姬蘭雪的喪父之痛,使他走火入魔,控制他的思想殺人,屠戮了商家滿門,商工院就此癱瘓,徹底阻斷了南穹的壯大。
當初沒有直接處決廢太子一黨,是因為想要通過他們将北冥叛軍一網打盡,結果适得其反,發生了後面的禍事,這一次褚洄手起刀落,斬盡殺絕。
姬蘭雪清醒後,面對自己犯下的罪行,愧疚如同深淵巨浪在心底翻湧,最後以自刎謝罪。
那一夜的雨很大,褚洄抱着他冰冷的身體絕望痛哭,戎辛悔恨不已,這也成了他的心魔,自此甯可錯殺絕不放過,同樣水月使不肯原諒自己,心變得更加冷酷狠絕。
褚洄已經阻止了星雲閣刺殺,但願這次能夠改變接下來的所有悲劇……
君沅王姬被刺殺後,暝王令南穹上下全面封鎖消息,喪事從簡,對外說是王姬身染惡疾,不幸過世,隐瞞了北冥叛軍禍亂之事,以免民心動蕩。
事出反常必有猜疑,坊間謠言不斷,街頭巷尾都在暗自議論。
“你們聽說了嗎?君沅王姬的死有蹊跷,說是被仇人殘忍殺害了。”
“我也聽說了,我還聽說王姬遇刺時,水月使已經趕到,心中記恨着王姬一直欲奪她的未婚夫做驸馬,兩人之間的嫌隙巨大,水月使根本沒有竭盡全力救她,王姬殿下這才沒了命。”
“那她也是咎由自取,她做過的荒唐事、犯下的惡還少嘛!這都是報應!”
“可我聽說小王姬生在盛世,身帶上天福澤,預示南穹國運,她驟然離世,可謂兇兆,是不是意味着南穹恐要遭逢大難了?”
“不好說,如今禍亂四起,天災橫生,還是盡早做準備!”
謠言越傳越邪乎,到後面竟傳出是水月使生出謀逆之心,想要奪權稱王,暗中勾結北冥叛軍殺害王姬,為了引起南穹内亂,坐收漁翁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