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人家梁祝照的是同一口井,他們倆各自對着一口井看自己的臉算是怎麼回事?
慎知還示意她稍微往後退一點視線。
她左右探了探頭,又往後退了半步。
電光火石的一瞬間,逼仄井口裡的倒影變成了兩個,久尋不見的慎知終于在她這邊的井裡冒了影,沖着她微微一笑。
顯然,他也在自己那邊的井裡看到了自己。
***
阿涼最近明顯覺得尋思工作更拼了。
也不是說她以前工作就不負責了,而是……更加願意動動腦子,深入參與到整個流程裡了。
莫名其妙周末跑去臨州采風不說,回來還連連提交了好幾個文創産品方案。
什麼以千佛井為原型設計的“千佛井——對影成雙”雙孔硯台,以晨光中的巾山群塔為原型設計的“千佛塔——青峰塔影”筆山……
本着惜才愛才的原則,阿涼不但積極跟老闆請功吆喝,甚至在小群和甲方彙報進度的時候也隐晦地提了一嘴。
老闆自然是欣慰的,黃主任也在小群裡連發四個并列的大拇指。
“尋老師辛苦了!”
“尋老師”很有些不好意思,她這明明是去約會的,隻是順帶幹了點活。
現在反而宣傳得她專程去工作一樣,很有些“公費戀愛”的心虛感。
恰巧慎知還的消息也來了,她點開一看,對方不知是複制還是cos了黃主任,發了一模一樣的大拇指表情和“尋老師辛苦了!”來。
尋思:“……我看到群消息了。”
慎知還于是回了電話來:“筆山裡的千佛塔是對映硯台上的千佛井嗎,陰凹對陽刻?”
這話題并沒有超出工作範疇,尋思拿餘光瞥了眼周圍,大家也都在忙自己的,便輕輕“嗯”了一聲。
“硯台的雙孔注上水,真的和千佛井一樣,可以在各自的“井口”看到對面的人影?”
“這個還得樣品做出來之後實驗,應該問題不大。”尋思手指在桌面上摩挲了下,猶豫着打開了備忘錄。
慎知還似乎笑了下,又問:“怎麼想到做文房用具,我給的靈感嗎?”
尋思愣了下——他還沒看到方案細節?不是來讨論工作的?
她于是警惕地捂着話筒,走到了辦公室外面的露台上。
“‘隻有巾山擡不動,臨行收入圖畫裡’呀——畫畫,不就要用上筆用上硯台了?”
慎知還“唔”了一聲,似乎是在忍耐什麼,隔了好一會兒,才,慢慢道:“是‘隻有巾山擡不動,臨行收入畫圖中’吧?”
尋思的那一點旖思登時就消散了——原來真是來談工作的。
她一邊道歉一邊回到工位,打開文件一看,方案書上确實寫錯了。
十四個字的詩句連錯了兩個字,真是不應該。
“我馬上改了重發,不好意思!”
電話那頭卻又沉默了,尋思“喂”了一聲。
慎知還這才開口說:“這周末有空吧,我正好來你這邊出差——私人行程。”
私人行程,也算出差?
就跟自己這次去臨州一樣?
尋思後知後覺是“約會邀請”,握着手機一邊說“有空的”,一邊又站起來往外面走。
“我們……”
“你不是說接了德壽宮的項目嘛,我們正好一起去現場看看。”
她的腳步再一次頓住,這些話,好像也算工作範疇吧。
她端正語氣,回了句“行的”。
“那就到時候見?”
“到時候見。”
電話挂斷,尋思坐回了工位上。
又要見面了。
好像是應該開心的,但可能是邀約的語氣太公事公辦,雙方确認行程太過嚴謹——似乎又開心不太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