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老兒可真無恥,三兩句話就奪走了咱們的基業,什麼縣主,縣主之上有王爺,嫔妃,皇後,太後,皇帝,咱們就是最底下的小蝦米,還什麼會喜歡上這裡,這不就是變相軟禁您嗎?這算什麼,把您當質子,哦,不對,是質女!”劉秀聽到李熙說來的事情,氣得拍案而起。
雖然理是這個理,但是總不能這樣毫無忌憚地說出來,李熙下意識看了眼滄白藏,滄白藏捂住耳朵道:“我就當聽不見。”
李熙看他動作覺得些許可愛,但到底沒阻止劉秀“發牢騷”。不過劉秀有句話說得對,這就是變相軟禁和把李熙當作質女。
“那是天子,天子乃萬乘之主,一言可定天下,如今事已至此,便走一步看一步吧。”李熙微微歎息,這明康之路前途未蔔,她隻能盡她所能以求個全身而退。
“那李莊怎麼辦?”劉秀問道。
“上次與章太守一别,章太守感念我們的幫助,在瑜州方面屢屢施以援手,才助劉康打通了來往瑜州的商路,既然如此那就從瑜州調派人手來明康,一來探探前路看生意好不好做,而來那也是咱們自己人,在外鄉沒個自己人不好辦事。”李熙安排下來。
“都聽您的,您的話沒錯過。那我連夜趕去瑜州。”劉秀說道。
“你不能去。”滄白藏這才插嘴道。
“為什麼?”劉秀皺起眉,兇巴巴地瞪着滄白藏:“别以為我不知道,你也是那皇帝老兒的走狗!”
李熙聞言,當即沉了眉:“劉秀,這話過了。”
劉秀還很不服氣,冷哼一聲不理會滄白藏了。
滄白藏解釋道:“你現在走的是方家的路子,當的是當朝明熙縣主的貼身侍婢,你若連夜出城被人知曉,上報陛下,不僅你我,連方家都會被猜疑。”
“那我飛鷹傳書,劉秀就暫且留在府中。”李熙略一思忖做出決定。
“不僅要留,還得學,日後陛下免不得時常召見,或是宮中會舉辦宴會,許多大人的親眷也會随同入宮,宮中禮儀須時刻謹記。”滄白藏又道。
“什麼!又學?”劉秀一個眼睛瞪得兩個大,她四仰八叉往地上一躺:“那你們還是殺了我吧!”
李熙和滄白藏像是一眼,都無奈笑起來,不過他們知道劉秀隻是抱怨一下,關系到大局的事情她從不會掉鍊子。
夜晚,李熙送走了滄白藏後才回到自己的房間。
李熙的房間滄白藏下了功夫的,當她進門就發現這裡的布置和她在李莊的房間一模一樣,但李熙并不在意那些布置,所以原本的房間用的材料花草都是比較普通的,可是這間房顯然不一樣。
李熙繼續往裡走,這裡有一方精緻的梳妝台,擡上有一面刻着精緻花紋的銅鏡,銅鏡瞬間映入李熙的臉,同時,銅鏡邊緣就像蒙上輕紗一般,若隐若現浮現出另一人的模樣。
李熙猛然回首,正巧那人舉起茶杯朝她遙遙一舉,如同歡慶今宵。
李熙看着他的臉,微微眯起了眼睛。
“賀明常?”李熙看着他的臉,他很像賀明常,但是仔細辨别之下就似乎有一些不一樣,他的臉比賀明常更年輕,更立體,高高的鼻梁頗具異域風情,可隐約之中也能窺見南朝人的模樣。
“這就是你真正的模樣吧。說吧,找我做什麼,進入女子的閨房,我們還沒有熟到這種地步吧。”李熙警惕地盯着他,一手握緊劉秀送回的匕首,已成防禦姿勢。
賀明常淡然抿了口茶,手中将一封請柬輕輕按在桌子上:“山不見我,我便來見山。對了,忘記恭喜明熙縣主了,恭祝你高升,也祝賀你喬遷之喜。”
“若是祝賀,下午你派來的人已經替你祝賀了。但是你仍舊特地前來,想來并非隻是為了這件小事吧。”李熙緩緩走出來,目光逐漸變得深邃。
“呵呵,我隻是奇怪。李莊主既是高升也是順從,堂堂李莊莊主怎麼甘心被軟禁在這明康城内呢?我可記得李莊主是隻烈鷹,想抓你的人都得被咬上兩口。”他挑起眉梢看向李熙,話裡幾分風趣,就好像是和相熟的老友閑聊一般。
隻是……他們相熟嗎?未必吧。
李熙與他面對面坐下,手中匕首輕輕放下,與他手邊請柬相對。
“與其替我擔憂,賀大人不如擔心擔心自己,畢竟我隻是被軟禁,明面上還是南朝的明熙縣主,而大人卻是被通緝,生死不論。說起來,若我這匕首落在大人身上,大人恐怕不死也會掉層皮,大人就不怕我拿你去交差嗎?”李熙淡淡掀起眼皮,看向不動如山的賀明常。
賀明常笑得很開心,像是聽到了什麼笑話似的,笑完便不在意,他緩緩将茶放下,才看向李熙,勾唇弧度恰到好處:“怕,但是我賭你不會。李熙,我這個人從未賭輸過,你不會殺我。”
李熙見他如此笃定和放松,心中更加警惕:“你究竟來做什麼?”
賀明常緩緩勾起自己一縷黑發将其攬至耳後,他的發并不長,緊緊貼近頭,就顯得他的長相更加精緻,他望着李熙,目光刻意柔和下來,似乎帶着誠意:“李熙,合作一次,怎麼樣?”
“合作?就憑你敲我那一棍子?賀大人,那一棍子小女子現在可還覺得腦後隐隐作痛呢。”李熙冷笑道。
賀明常看着她笑了:“你我都不是那麼天真的人,一棍子罷了,你知道我不介意讓你打回來,但是李熙,你知道的,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你明白,我也明白。”
“你要我做什麼?你也知道,我這是被變相軟禁,這裡又沒有李莊的人,我什麼都做不了。”李熙依然警惕,話中全是試探。
賀明常勾唇,他的眼眸如黑夜一般深邃,看久了便仿佛有一股漩渦将人吸進去,這樣無情冷漠的人竟然生了一雙格外美麗的眼睛。
“你炙熱,大方,不摻虛假,和你相處久了的人都會喜歡你。李熙,你雖身在明康,可朝堂之上有滄白藏這天子近臣為你謀劃,邊關也有一骁勇将軍惦記着你,李莊更有陳識和劉康這兩位人才,你何愁沒有人脈,何愁沒有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