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綜]廢太子穿越記 > 第43章 番外(一)後來的故事

第43章 番外(一)後來的故事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承慶五年

沒錯,弘晉的年号就是“承慶”,他早殇伯父的名字。他是這麼想的,要不是伯父們打架,他還真來不了這個世界,所以他登基後,大手一揮,用他伯父的名字做年号。

至于為什麼不用他親伯父承祜的名字,他隻是單純覺得承慶比承祜更适合做年号。

對于這些,處于太平行宮的胤礽一概不管。

他現在的日子相當悠閑,每日鋪開紙,拿起筆,畫畫。旁邊還有妃嫔送上茶糕點什麼,畫完再題上一首詩,妃嫔宮人還得恭維一番。

這才是爺該過的日子啊!

他把自己的畫作制成了集,給宮裡的弘晉送過去,自诩詩畫一絕的弘晉羨慕嫉妒得不行,走了太上皇後的路子來到太平行宮好好地玩了三四個月。然後他決定效仿他瑪法,将太平行宮打造成第二個暢春園!

太上皇後就是徐燕宜,弘晉的身份是她所出的三皇子,弘晉登上了皇位,她也就成了太上皇後。一直被幽禁的皇後朱宜修也成了太上皇後,為了區别稱呼,朱宜修是中宮太上皇後;徐燕宜是玉照宮太上皇後。雖然人人都知道皇後是犯了錯才會被幽禁,但明面上還得說一句“皇後鳳體欠安”。

朱宜修自太後病逝以後,就修了個佛堂,潛心禮佛,說是贖罪和祈福,父子倆就随她了。

言歸正傳,自從弘晉來了之後,太平行宮一日比一日熱鬧,胤礽畫畫,弘晉也跟着畫畫,最後父子倆将二人的畫作合起來,還請徐燕宜寫了序。兩代帝王合作、一代太後題序,這段故事一時間傳為佳話。人人都在感歎天家父慈子孝,帝後和諧。

随胤礽來太平行宮的太妃們很羨慕,胤礽随即大手一揮,想畫畫作詩的,都随你們,畫出來寫出來,朕給你們題序!

後宮和諧,不生事端,這也是可以拿來被人稱頌的。如果後宮屢生事端,那就是不足給天下人做表率。

衆妃很興奮,一時間行宮内分外和諧。

但也有妃嫔不開心,例如慕容世蘭安陵容等,她們不通詩詞也不擅作畫。正苦惱之際,弘晉道:“衆位妃母總有擅長之道,何必拘泥于吟詩作畫呢?”

幾人忽然有了靈感。

慕容世蘭寫出一個又一個話本子,拜這些年讀過的話本子的福,她的想法還不賴。最初的作者隻有她一個,但是出嫁的嘉和長公主讀過之後,興緻勃勃地出了不少主意,給慕容世蘭提供了不少靈感;出嫁的幾位長公主關系都很好,嘉和又通知了淑和、穗和、睦和姐妹幾個,于是作者由最初的慕容世蘭變成了她和幾位長公主。後來,為了支持女兒,呂盈風和胡蘊蓉都出了不少力。她們還給自己的小團體起了名字,叫“餘容社”,誰讓她們是在慕容世蘭這裡交流呢!

大家本來寫的都是話本子,但是某日呂盈風看幾個宮女學着話本裡好笑的片段,逗得她前仰後合時,忽然來了靈感,找了慕容世蘭說要将話本編成戲劇。大家臭味相同,學不來太上皇那高雅的詩畫,單純給自己找樂子,慕容世蘭欣然同意。起初隻是安排了幾個太監宮女來演,演好了有賞,後來看的人越來越多,就成立專門的機構,專給太上皇和他的妃嫔們演戲,負責人就是予漓和他的王妃許氏,每天輕輕松松,還能看戲,倆人别提多高興了。

哦對了,這個機構名字就叫“餘容戲社”。

安陵容走的是另一條路,她擅長制香刺繡,戲劇演起來她也去看,回來之後,寫她的《香譜》和《繡譜》。沒錯,她要著書,專門制香的書,她要讓自己的名字千古流傳。

再後來,她也被拉入“餘容戲社”,因為她著書著出寫話本的靈感,寫了一本以自己為主角的話本。女主出生在一個香料世家,母親靠刺繡供父親進京趕考,父親取得功名卻嫌棄一心一意為他的母親,還在女主很聰明,用自己的才智為母親撐起一片天……結局是女主成了香料這一行業裡有名的行家,父親也要看她的臉色,因為他寵妾滅妻被人告了。

衆妃觀看,先是哭了一陣,後就被女主的堅韌給震撼了,然後早年欺侮過安陵容的幾個小妃嫔都來給她道歉了。當年争風吃醋還不是為了聖寵,現在皇上都退位成了太上皇,看她們的眼神就像看麻煩一樣,還有什麼可争的。

慕容世蘭怎麼也拉不下臉來道歉,最後用她那不靈光的腦子想了個辦法,她把安陵容的書拿去刊印,使得這兩本書成了香料商人和繡娘們最追捧的書籍。當然,她的腦子還記得沒把安陵容的名字寫出去,用了她的雅号“丁香主人”。

連太妃們都人手一本,話裡話外都是沒想到安妹妹這麼能幹,至此,安陵容總算放下心結,真的融入到嫔妃裡面去。

然後,太妃們掀起了起雅号的熱潮……

胤礽這邊的熱鬧,朝中衆臣也是知曉的,有的還特意上折子拍馬屁,說天家和睦,父慈子孝,後妃和諧等。

弘晉皮笑肉不笑,因為熱鬧都是太平行宮的,和紫奧城沒關系。

他還在批折子,幾位長公主來看他,給他帶了餘容戲社新出的話本,他感歎:還是早點培養兒子吧,兒子長大爺就能解脫了。

嘉和長公主在去看過皇帝弟弟後,就去了永巷,她早就知道自己的身世了,成年後,胤礽和慕容世蘭就告訴她全部的真相,包括甄嬛的下場。她恨啊,縱使母親不無辜,但也輪不到甄嬛來決定她的生死!從長姐淑和口中得知,她的父皇寵過甄嬛一陣,因此甄嬛就恃寵生驕,不但害了她娘襄妃(弘晉追封),還用人彘骨醉吓瘋悼容華秦氏(弘晉追封),幸好父皇看穿了她的真實面目。

嘉和第一次去見甄嬛,帶上了她父皇的鞭子,邊抽邊問,她的母親哪裡礙到她了,為何非要置她于死地?發洩一通過後,看着衣衫褴褛、面露兇光的女人,她絲毫找不到當年“莞貴嫔”的任何風華,但這并不妨礙她為母報仇,她隻是交代永巷的管事,好好招待這位和她的家人,别讓她死。

隻有她活着受苦,她才能安心。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