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綜]廢太子穿越記 > 第24章 步步驚心(二十四)

第24章 步步驚心(二十四)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此時,浣衣局的馬爾泰若曦已經完全懵了。就算她再不清楚康熙朝的曆史,也知道康熙帝把他的太子兩立兩廢的事,也知道繼位的是四阿哥胤禛。但是如今她的三觀都已經碎了,浣衣局的日子很難捱,能撐下來完全因為她對曆史的确定,她願意等四阿哥登上皇位。

可是現在……她有點懷疑現代的二十五年經曆是不是她做的一場夢。

大行皇帝去後定廟号聖祖,谥号為“仁”,聖祖仁皇帝。這也是上輩子老四給皇考定的廟号谥号,胤礽想了很久,老爺子晚年寬容得令人發指,就是想要一個仁君的稱号。

半個月後,十四回京,拿出了先帝的聖旨,要求胤礽賜婚,胤礽在逼迫馬爾泰若曦寫下後世發生的事後,非常痛快地把她交出去。隻是告訴十四阿哥,先帝孝期未過,暫不許成婚。

十四阿哥應下,反正他隻是救若曦出宮。

這時候的若曦才知道,自己苦心隐瞞的秘密是人家早十年八年就知道的事,還把她當做跳梁小醜。現在自己又奉先帝的旨意給十四阿哥做了側福晉,和四阿哥這一生都是有緣無分。

胤礽終于登上皇位,然而他已經四十九歲,年近半百,身體又不好,所以從登基的那一天起他就在給弘晳鋪路。弘晳被先帝教導多年,一些手段十分娴熟,胤礽也很放心。

太子妃瓜爾佳氏為皇後,和碩端儀格格為固倫端儀公主,他把弘晳記在皇後瓜爾佳氏名下,給他一個嫡出的身份。他自己就是嫡長子繼承制的受益者,也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名正言順。

弘晳為太子,弘晉為郡王——留着給他哥封親王銜。

要說抱負和心氣什麼的,他當然有,隻是老天留給他的時間太短了,他隻能先開個頭,然後争取在兩年内做到最好——他能做到的最好。

他在登位的第二年改元承平,誠親王上表請改名避諱,胤礽沒有答應。他不喜歡那個“允”字,看見這個字就想起當初被人叫做廢太子允礽的事,因此不準。結果,朝野上下都稱新帝兄弟情深。他還效仿上輩子的老四,為大行皇帝守孝三載,他的兄弟們不得不跟着一起守孝。

皇上都在守孝,一樣是兒子,你敢不守嗎?

他沒動老四,也沒動老八,都是人才,那就出來幹活。放着不動太浪費了,皇父的兒子都是能幹的,那就都去幹活!老四是個能吏,至于老五老七老八幾個都有分配任務,老九老十先放着,剩下幾個也都被調動起來。

沒法子,他接手的就是個爛攤子,老爺子晚年真的太寬容了,國庫裡隻有七百萬兩白銀。他老人家得了個“仁”的名聲,倒是苦了他這個繼任者,以及以後的弘晳。

進到承平二年,胤礽的身體便一日不如一日,他很平靜,自己就是在雍正二年的臘月走的,現在大限也要到了。所以他加緊了對弘晳的教導,一次他對弘晳說道:“三十歲,剛剛好的年紀,褪去了年少時期的輕狂意氣,轉為沉穩内斂,這是最好的年紀。”

弘晳年紀也不小了,他早早地放手,也省得再出現像他這般剛登上皇位就準備下任的事來。

想來想去,他這般挺像前明朱高熾的,這家夥和他一樣,上有強勢的父親,下有野心勃勃的兄弟;朱高熾是個胖子,他是個身體不好的;朱高熾做了十個月的皇帝,他……這次滿打滿算能有兩年吧,上次根本就和劉據一個樣了!

如果他也能在三十歲上下登基為帝,肯定也會有一展心中抱負的機會。

遇上那麼個皇父,也不知道是幸還是不幸。

弘晳低聲哭起來。

胤礽安慰道:“别哭了,起碼阿瑪能登上這帝位,想想劉據和李承乾,阿瑪不是比他們好多了嗎?你瑪法那個人啊,一生把權利看得比什麼都重,好在我挺了過來。另外,還有别的機緣。”他把馬爾泰若曦寫下的東西交給弘晳。

弘晳看後大驚,“皇阿瑪……”

胤礽道:“這東西是真的,你也不要管是怎麼來的,要看怎麼做才能避免發生這樣的事。阿瑪沒時間了,隻能交給你了,弘晳,不要讓阿瑪失望。”弘晳,你比我的兒子弘晳要幸運好多了。

弘晳點點頭,“皇阿瑪放心,兒臣必不會辜負皇阿瑪的心血。”别人不知道,他還能不知道嗎?他的阿瑪,有多少雄心壯志都施展不得,熬幹心血隻為保住這一家人。到現在,好不容易可以不用顧忌地實現那些想法,他卻沒時間了。

有些時候,他真的有些恨皇瑪法,把那個如鳳凰一般驕傲的阿瑪拖到現在這樣……

皇後瓜爾佳氏是在承平二年的六月走的,走得很安詳。

彌留之際,胤礽問她:“我欠你一個嫡子,下輩子可願讓我補償你?”

瓜爾佳氏笑了,“皇上還記得臣妾的名字嗎?”

胤礽也笑了,“昭婉,當初你告訴我這個名字的時候,我還說你和毓慶宮有緣,命中注定要嫁給我的。”

瓜爾佳氏含笑而逝。

胤礽親自選了谥号,“穆”,賢德信修曰穆,肅容持敬曰穆。

孝穆皇後的喪事過去沒多久,承平二年臘月,胤礽的身體每況愈下,四九城一片哀嚎——剛跪完大行皇後,膝蓋還疼呢!起碼……讓我們緩緩啊!這皇上做了将近五十年的太子,你倒是讓他老人家多坐兩年皇位啊!

然而老天并沒有理會他們的期盼,臘月十四,胤礽病重,諸王入宮聽命。其實也沒什麼好說的了,該教的都教了,該說的也都說了,他走了,這群人走完喪事流程,還是要過他們自己的日子的。

不過,胤礽忽然笑了,“真是對不住你們啊!老爺子才去了兩年,朕說要守孝三年,你們也跟着守了,這孝期還沒過,朕也要走了,你們還得守着……”

這樣的場面,落到史書裡,便是格外簡單。

帝召諸王,曰:“朕有一事托付諸弟。”諸王泣曰:“敢不為君效力!”帝曰:“朕登基之處言願為皇考守孝三載,今已有兩載矣,朕将去,唯望諸弟代朕為皇考守孝,朕于黃泉亦感激于爾等。”諸王諾。于是帝召宣宗,宣宗時為太子,言:“朕常憶年少與先帝之事,然朕不肖先帝,此為朕平生最大憾事,望汝以先帝為準。朕為太子時……”未幾,崩,年五十一。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