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家按部就班,早已經将家中打掃幹淨,在搭好的祭台上擺上了豬、牛、羊肉和各類時蔬,窗前插好了菖蒲,門口撒上了泥土,門前的燈籠火紅,遠看那成片燈籠的光已然蓋過了朝陽,映出來了豐收和希望。
這三天裡,是一年中最為輕松的時刻,家中隻需每日晨起時分更換上新鮮的菖蒲,再撒上一捧新土,不需再為生活而勞累奔波。
三日時光眨眼間流逝,那場名為“神明賜福”的雨随即降下,雨後的水雲城中,祭司一身紅袍,立于儀仗車上,全城百姓皆入眼底,卻未入眼裡。
待到最後一日,未到日出時分,路驚雲已被楚辭暮叫醒,被選中的人,需提前到祭祀之處,祭拜神明,全程觀禮。
二人到祭台時,祭司已提前站在了桌側,似是感知到了他們的前來,笑眯眯地說道:“二位小友,好久不見呀。”
楚辭暮向着祭司微微一笑,之後便不再搭理。路驚雲翻了個白眼,心道:“誰和你是小友,看着比暮暮更像反派,也不知道怎麼選上的祭司。”
誰曾想那祭司毫不介意,依舊一副開心的浪蕩模樣,“突然想起還未向二位小友正式介紹,我是南宮浔,是水雲城的祭司,也是白玉京中南宮家子嗣。”
路驚雲突然接話,“管你誰家的子嗣,如果想要動我的人,那得先來問問我同不同意。”
楚辭暮正驚訝為何此時路驚雲會搭話,原想問問他是何緣故,卻在看到他眼睛的刹那,收起了這個想法。
路驚雲聽到祭司的話,不覺想起在原文中,南宮浔答應留在水雲城做祭司,隻向皇帝求取一物,便是那仙骨。一根仙骨,保水雲城皇族百年不朽。
楚辭暮,便是皇帝進獻給祭司的“仙骨”。在原文中,楚辭暮曾受盡折磨,曆經百般刁難,正要絕處逢生時,卻被祭司取走了仙骨,丢至城外。若非是恰逢一名仙人路過水雲城外,救下了他,楚辭暮便要永遠留在城外做一隻孤魂野鬼了。
想到這裡,路驚雲腦海中浮現出的是他與楚辭暮間的種種,怒極攻心,那話就脫口而出了。
祭司有些意外他們二人的反應,卻也沒有放在心上。
“皇上駕到——”
一道聲音,百官齊跪,楚辭暮拉着路驚雲也跪在了列旁,隻聽衆人齊聲道:“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前方那人一擺手,百官皆起,立于兩側。路驚雲擡眼望去,隻見那人一身明黃色龍袍,頭戴正冠,腰懸玉佩,舉手投足間都是貴氣。
少年帝王曾腳踩着鮮血,靠着雲遊天下的玄士,坐穩了那個高高在上的位置。
南宮浔向前走了一步,行了個禮,對那人說到:“躬請皇上聖安,各步驟已準備妥當,被選中的兩人也已到了現場。”
那人點了點頭,随後三擺手,一擺接受南宮浔的行禮,二擺祭祀相關所有人準備好祭祀,三擺祭天正式開始。
李滇從身旁的侍者手中接過了已經燃起的香,向着蒼天拜了三拜,便将那香直直插入香爐中。各官員依着順序,嚴謹地完成了這一場五年一度的祭祀。
祭祀結束後,李滇命人帶路驚雲和楚辭暮二人入宮,南宮浔作為帶路之人。
路驚雲同楚辭暮一起,見回家無望,便央着宮人讨來一份筆墨,楚辭暮寫下一封手書,代人交給陳雲華。
那信中寫到:
吾母陳雲華,展信佳。此行多艱,卻也有友人相伴左右,萬望母親切莫傷懷......此去經年,吾亦盼歸矣,母親勿念。
——楚辭暮絕筆
二人攜手同行,随南宮浔入了宮門。
南宮浔将二人帶到一處偏殿,沒有留下隻言片語,就離開了。
當晚,天空煙花盛放,天下同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