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季節的輪回,時間如同奔馳的白駒,悄無聲息地逝去。
半年的時間,如同流水般靜靜流過,江攬月在修煉的征途上,腳踏實地,穩步前進。
在一個清晨,天空才剛剛泛起魚肚白,江攬月從睡夢中醒來,耳邊便傳來了外界的喧鬧聲。
這幾天的熱鬧非凡,今天似乎達到了一個新的高潮。昨日,一品樓的夥計曾提及,今日正是熱鬧的集市之日,随着年關的臨近,人們的忙碌自然也達到了頂峰。
江攬月的心中泛起層層漣漪,他不禁在想,師尊是否會在今日歸來。
然而,轉念一想,師尊才離開五日,按理應當不會這麼快返回,想到這裡,江攬月的眼中不禁掠過一抹失落。
盡管内心有所牽挂,但這并未影響到江攬月的日常行動。
他動作麻利地完成了晨間的梳洗,緊接着便投入到了每日的劍法、刀法、槍法的練習之中。
這些武技是他最近才開始涉獵的,記得師尊曾經說過:“博學多才,對你未來修煉之路必将大有益處。就像你師尊我一樣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 ”
每當江攬月回想起師尊那略帶自戀的舉止,他的唇角便不由自主地浮現出一抹淡淡的笑意。
與師尊共處的歲月裡,總是洋溢着無盡的歡笑與溫馨,那些快樂的時光,甚至讓他覺得比他的往昔生活還要充實和美好。
随着他一遍遍地練習完畢,天空中的太陽已經完全升起,院外的市集愈發熙熙攘攘。
小販們此起彼伏的叫賣聲、孩童們純真的歡笑聲、大人們輕松愉快的交談聲,這些聲音彙聚成一片生機勃勃、歡樂洋溢的海洋,僅僅聆聽這些聲音,便能讓人感到一種由内而外的喜悅。
在這樣的早晨,江攬月靜靜地聆聽着周圍的喧嚣。他就在這熱鬧的氛圍中,默默地聽着,默默地準備着一天的餐食。
江攬月的過去并不幸福,他曾是一個無依無靠的孤兒。
孤兒院的院長并不仁慈,貪污了本應用于孩子們的善款,對他們的照料也是敷衍塞責。在那些特殊的日子裡,能夠有一頓溫飽已是極大的幸福。
高中畢業後,他毅然離開了那個讓他感到壓抑的地方,開始了自力更生的生活。
盡管生活充滿艱辛,但他享受着那份屬于自己的自由。
至于過年,對他而言,更多的意義在于那些額外的收入,而非節日本身,因為他早已習慣了一個人度過那些本應團聚的日子。
江攬月用餐完畢後,便看到許曦悠閑的進了院子。
許曦并不是常常停留在這個甯靜的小院中。第一個月他還時常在此,但從第二個月開始,他便常常外出,大約每半個月才回來一次,停留半個月時間,為江攬月指點修煉上的困惑和難題。
換做其他人,或許不會如此放心地将一個年僅十歲的孩子獨自留在家中。但許曦并非尋常之人,他不僅這麼做了,還對這樣的安排感到十分滿意。
在他眼中,這位年輕的徒弟不僅天資聰穎,悟性出衆,勤奮刻苦,而且還非常讓人省心。
江攬月的存在,對他來說無疑是一種樂趣,他深信養育孩子對自己而言,不過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至于江攬月本人,對于這種情況更是毫不在意。在他看來,自己擁有成年人的心智和靈魂,自然能夠很好地獨立生活和自我照顧。這份自信和獨立,正是他與衆不同的地方。
許曦的行為讓江攬月想起了前世的一段回憶,那時他曾對一隻流浪的狸花貓心生憐憫,決定收留它。
這隻狸花貓并不常駐家中,它更像是一位偶爾歸來的食客。每次回到江攬月的身邊,隻是為了飽餐一頓,随後便會再度離去,留下江攬月無奈又無計可施。
他并不過分在意許曦何時歸來,但心中始終牽挂着他的安危。許曦有時歸來時帶着傷痕,每當江攬月關切詢問,他總是坦誠以對,毫無保留地解釋原因。
江攬月明白,自己無法阻止許曦的腳步,畢竟在這個世界,主角們往往是通過不斷的戰鬥來磨砺自己,提升實力。
他隻能叮囑許曦下次要多加小心,然而許曦似乎從未将這些放在心上。在他看來,隻要不是緻命的傷害,都不過是些微不足道的小傷。
盡管如此,江攬月的關心還是讓許曦感到一絲溫暖。他不解為何這位小徒弟總是如此擔憂,但在他的心中,這份牽挂和關懷卻是難得的溫情。
“這次怎麼這麼早就回來了?”江攬月帶着一絲好奇,同時也難掩心中的欣喜。
許曦的歸來比預期的要早,這與他平日的習慣大相徑庭,讓江攬月感到意外。
許曦輕輕拍了拍江攬月的頭,帶着俏皮的笑容說道:“這不是快過年了嗎?我擔心我的小徒弟一個人會感到孤單,所以想着回來陪陪你。你現在心裡一定很感動吧?”
江攬月聽着許曦這番戲谑的話語,心中雖然感到無奈,但他深知許曦的性格,也明白這段時間以來,許曦對他的關照無微不至。
許曦看到到江攬月沉默不語,便輕哼了兩聲,繼續說道:“這幾天你就好好休息吧,等除夕一過,我們就進入新的修煉階段。”
他語氣中滿是興奮:“現在,我們的目标是去大采購,準備年貨!出發!出發!出發!”
許曦拉着江攬月的手,充滿活力地向門口走去,沒有給江攬月留下任何猶豫的時間。
兩人的身影很快消失在門外,踏上了為除夕做準備的愉快之旅。
面對許曦這樣自然而然的親昵舉動,江攬月隻能告訴自己,習慣成自然。
他曾是個不喜與人親近的人,但許曦那股不拘小節、厚顔無恥的态度,讓他束手無策。
每當他試圖拒絕,許曦就會用那雙黑亮的眼睛,帶着無辜和委屈的神情凝視着他,讓他無法堅持己見。
而且,他也不得不承認,這些親密的接觸,他并不讨厭。
一踏出家門,江攬月就立刻被周圍人們迎接新年的熱情所感染。
街道上人潮湧動,小販們的攤位從街頭延伸至街尾,此起彼伏的叫賣聲充斥着整個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