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淩霄在導師的辦公室裡,靜靜地聽着李教授對競賽事項的簡要說明。桌上放着競賽的通知書,上面詳細列出了報名條件、比賽流程以及獎項設置。李教授推了推眼鏡,語氣嚴肅地說道:“這次的競賽規模不小,尤其是參賽團隊的水平都很高。我推薦你和白羽辰組隊,最好抓緊時間拟定研究方案。”
“明白,教授。”夜淩霄回答,目光堅定。
從導師辦公室出來時,白羽辰正好在門外等他。兩人對視一眼,白羽辰帶着幾分興奮說道:“霄霄,聽說我們要參加競賽了?這可是難得的機會啊!”
“嗯,不過任務很重,導師希望我們盡快制定出研究方案。”夜淩霄邊走邊将資料遞給白羽辰,兩人朝實驗室走去。
“你的研究方向還是個性化精神藥物的開發,對吧?”白羽辰翻看着資料,沉思片刻,“那我的傳感器技術或許可以在監測過程中輔助你的項目,實時反饋數據。”
夜淩霄點了點頭:“确實是個不錯的思路。我們可以結合基因多态性對代謝酶活性的影響,設計一套實時監測系統。”
“那我這邊的材料問題可能要提前解決。”白羽辰笑着說,“看來這學期咱們又要忙上加忙了。”
回到實驗室後,兩人立刻投入到研究方案的制定中。夜淩霄專注地在電腦上輸入各種數據,白羽辰則在白闆上繪制傳感器結構的草圖。整個實驗室裡隻聽見鍵盤和筆劃過紙面的聲音。
第二天晚上,白羽辰的手機震動了一下,屏幕上跳出一條消息:
風夜辰:“羽辰,有空嗎?視頻通話聊聊。”
白羽辰挑了挑眉,随即回複:“有空,等我兩分鐘。”
不久後,視頻接通,風夜辰的身影出現在屏幕上。
他臉上帶着一如既往的淡然笑容,開口道:“聽說你們要參加校内競賽了?”
“是啊,正忙着準備方案。”白羽辰把手機架在桌上,笑着說道,“不過霄霄在實驗設計上比我厲害,估計能帶我飛。”
“别謙虛了。”風夜辰微微搖頭,“其實我也有點事想和你們說。我們那邊有幾個校外科研機構關注這次競賽,或許可以提供一些資源支持。”
白羽辰眼前一亮:“真的?那太好了!”
夜淩霄從實驗台那邊走過來,剛好聽到最後幾句問道:“風哥,這種支持具體包括哪些方面?”
“設備和數據資源共享,甚至可能有臨床實驗樣本的協助。”風夜辰解釋道,“不過,我建議你們先完善方案,再考慮這些資源怎麼用。”
夜淩霄點頭:“明白了,這對我們項目推進很有幫助。”
視頻通話結束後,白羽辰關掉手機,興奮地說道:“看來這次不僅僅是學校的比賽,校外也有關注。”
“确實,競争可能會比我們預想的更激烈。”夜淩霄低聲說道,眼神中透着思索,“不過,壓力也能成為動力。”
“沒錯!那就繼續努力吧。”白羽辰笑着拍了拍夜淩霄的肩膀。
接下來的幾天,夜淩霄和白羽辰在導師和同學的建議下,對研究方案進行了多次修改。夜淩霄負責數據模型的優化,而白羽辰則專注于改進傳感器的穩定性。
張宇航和李明澤得知兩人的參賽消息後,也主動提出幫忙:“要不這樣,比賽前我們幫你們模拟答辯。咱們多預演幾次,總能提高應變能力。”
“這個主意不錯。”白羽辰點頭,“霄霄,你覺得呢?”
“可以。”夜淩霄同意道,“模拟答辯能幫助我們發現邏輯漏洞,提前準備應對方案。”
幾天後的一次模拟答辯上,張宇航故意刁難道:“霄哥,如果傳感器檢測到的數據與基因模型不匹配,你們怎麼解釋?”
夜淩霄微微皺眉,沉思片刻後冷靜回答:“這種情況可能是環境幹擾導緻的。我們會通過數據篩選和二次校準,排除非目标變量的影響。”
白羽辰在一旁補充道:“而且我們的系統設計中加入了自動報警功能,确保在第一時間發現異常。”
“行啊,回答得這麼全面,差點讓人無話可說。”張宇航攤了攤手,笑着說。
模拟結束後,大家圍坐在宿舍裡,讨論着比賽的各項細節。随着準備工作的深入,團隊之間的默契也在不斷加強。夜淩霄和白羽辰都感到,他們的研究不再僅僅是學術任務,而是一次難得的成長與挑戰。
競賽當天的清晨,陽光透過會場外高大的玻璃窗灑在地闆上,空氣中彌漫着緊張而充滿期待的氣氛。會場入口處挂着“校級科研競賽決賽”的橫幅,不少參賽選手與觀衆已經聚集在這裡,彼此低聲讨論着各自的研究項目。評委們身着正裝,手裡拿着厚厚的資料,陸續步入會場,目光中透着專業的嚴謹。
夜淩霄和白羽辰站在會場一側的休息區,默默觀察着現場的情況。白羽辰低聲說道:“沒想到這麼多人來參加決賽,氣氛比我想象的還要緊張。”
“正常。”夜淩霄目光平靜地掃視着會場,語氣一如既往地沉穩,“比賽的競争力大,我們隻需要專注自己的表現。”
此時,遠處傳來廣播的聲音:“請各參賽隊伍準備,比賽即将開始。”
兩人對視一眼,白羽辰深吸一口氣,調整好心态:“霄霄,等會兒咱們就一起上場吧,互相配合。”
夜淩霄微微點頭,聲音不大卻透着堅定:“嗯,别緊張,一切按計劃來。”
比賽開始後,前幾組的參賽隊伍依次上台展示。大型投影屏幕上輪流出現着基因研究、醫學影像分析、環境工程等多領域的項目成果,每一個展示都精心準備,力求完美。台下的評委時而點頭,時而在筆記上飛快地寫着什麼。
輪到夜淩霄和白羽辰的團隊時,兩人帶着準備好的實驗數據和材料,穩步走上台。夜淩霄站在講台中央,表情淡然地開場:“各位評委、觀衆,大家好。我們團隊的研究方向是個性化精神藥物的開發與實時監測系統的應用。接下來,我們将詳細闡述項目的理論基礎、研究方法以及實際成果。”
白羽辰接過話頭,手持激光筆,指向屏幕上的一張代謝酶基因圖:“我們的研究在基因多态性和藥物代謝模型之間建立了關聯,同時通過傳感器技術,實現了對代謝過程的實時監測……”
兩人的配合十分默契。夜淩霄專注于學術細節的分析,而白羽辰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補充解釋,吸引了台下不少觀衆的關注。
展示結束後,進入答辯環節。評委席上一位資深教授率先提問:“你們提到的傳感器在實際環境中能保持穩定性,但極端條件下的誤差如何控制?這點數據似乎不足以完全支撐你們的結論。”
夜淩霄聞言,沉思了幾秒後,冷靜地回答:“教授,您提出的确是一個關鍵問題。我們在不同實驗條件下的确測得過誤差波動,但通過參數校準和數據篩選,我們能夠将誤差控制在±2%以内。這部分數據在報告附錄中也有詳細說明。”
白羽辰适時補充道:“此外,我們設計了多重監測機制,在環境變化劇烈時,會自動提示重新校準,從而減少外部幹擾對結果的影響。”
教授點了點頭,露出思索的表情:“很好,看來你們在實驗設計上做了充分考慮。”
台下的觀衆席上,張宇航和李明澤也在為他們捏了一把汗。張宇航低聲說道:“霄哥這回答可以啊,穩得一批。”
“那是,畢竟霄哥是誰?”李明澤笑着附和,“不過羽辰的補充也很及時,兩人搭配得真是完美。”
此時,白羽辰餘光掃到評委們放下了筆,心裡松了一口氣。他輕輕側頭望向夜淩霄,發現對方依然保持着鎮定自若的表情,心中不由得感到一陣佩服:霄霄,不管什麼情況下,你總能這麼冷靜,真是讓我羨慕。
夜淩霄的視線從評委席移到白羽辰身上,微不可察地勾了勾唇角,低聲說:“我們都做得不錯,這隻是開始。”
兩人再次站直身姿,等待下一輪的提問。整個會場依舊安靜,卻充滿了一種無形的壓力與激勵。
在第一輪答辯結束後,一位年齡較輕但嚴謹的評委擡起頭,提出了一個更具深度的問題:“你們的個性化藥物模型雖然在理論上完善,但在實際應用中如何解決樣本數量不足的問題?尤其是基因多樣性在小樣本實驗中帶來的統計誤差,這點似乎在報告中并未提及。”
聽到這個問題,白羽辰的心中微微一緊,他知道這是整個項目中目前還未完全解決的難題。夜淩霄沉穩地接過話頭:“的确,基因多樣性是影響結果的重要因素。為了減少小樣本帶來的偏差,我們在實驗設計中采取了多組對照的方法,并利用了機器學習算法進行數據補全和模型優化。”
評委微微挑眉:“機器學習确實是一個有效的方法,但如何保證算法不會引入更多的系統性誤差?”
白羽辰略微側身,舉起話筒補充道:“針對這一問題,我們在不同訓練集和驗證集中進行了交叉驗證,确保模型能夠在多場景中保持穩定性能。同時,我們的下一步研究計劃也将着重擴大樣本庫,進一步提高模型的魯棒性(作者解釋:魯棒性在這裡是指系統在遇到變化或困難時,仍然能夠保持核心功能或特性不被破壞的能力)。”
評委點點頭,露出些許贊許的神色:“很好,這樣的解釋具有學術價值。不過,未來實際應用中的挑戰仍不可忽視。”
張宇航捂着胸口,小聲對李明澤說道:“這問題也太刁鑽了,換我肯定直接懵了。”
“霄哥和羽辰哥不愧是學霸,這種高難度問題都能接住。”李明澤笑了笑,語氣中帶着佩服。
另一側,風夜辰坐在後排靜靜地觀望。他目光中流露出欣慰和贊歎,心中暗自感慨:“羽辰和霄霄真的成長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