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一整個小組的合作,校内競選的幾個小組向學校提出研究計劃書之後,經過教授會決定,由夜淩霄所在小組代表學校去參加正式比賽。比賽委員會通過審查之後的一個月,正式進入了比賽階段,衆人也漸漸忙碌了起來。
實驗室的空氣裡彌漫着淡淡的消毒水味道,白色的熒光燈将房間照得一片通明。李浩正坐在電腦前飛快地敲擊着鍵盤,而張靜則翻閱着一本厚厚的專業書籍,偶爾低聲自言自語:“這個數據參數需要再确認一遍。”
夜淩霄站在桌邊,認真地調整一台小型儀器。他的動作沉穩,每一步都一絲不苟。白羽辰則站在他身旁,帶着一貫的輕松笑容,但神色中隐隐透着思索。
“我們項目的方向再明确一點吧,” 白羽辰開口,語氣溫和卻堅定,“目标是通過基因檢測優化精神疾病患者的個性化治療,尤其是CYP450酶在藥物代謝中的作用,這點咱們已經達成共識。但具體的實驗流程和細化分工,我覺得還需要更明确一些。”
李浩擡起頭,皺了皺眉:“可是基因檢測的範圍很廣,我們需要精确到哪種精神疾病?總不能所有的藥物都囊括吧,這樣工作量太大了。”
“确實,選擇範圍太大反而會讓目标模糊。” 張靜推了推眼鏡,顯然對這部分也感到棘手。
夜淩霄停下手中的動作,思索片刻,開口道:“我建議聚焦于抗抑郁藥物的個性化治療。抑郁症在精神疾病中發病率較高,而且抗抑郁藥物種類繁多,副作用因人而異,正好能凸顯CYP450基因檢測的實際應用價值。”
白羽辰點點頭,附和道:“這個方向明确,也符合當下的研究熱點。關鍵是如何将我們的實驗設計和模型呈現得更具有說服力,這部分需要多一些讨論。”
他的眼神裡流露出對夜淩霄的欣賞。與夜淩霄共事的這段時間,他愈發佩服對方的嚴謹和專業。盡管白羽辰自己在團隊中扮演着活躍氣氛的角色,但他清楚地知道,夜淩霄是整個項目的核心。
團隊會議結束後,實驗流程的細化分工成了接下來的重點。然而,第一次任務分配卻暴露出了一些問題。
“為什麼是我負責樣本數據的統計?” 李浩有些不滿地說道,語氣裡透着抗拒,“這種瑣碎的工作很浪費時間,我還不如去做實驗。”
張靜擡起頭,皺眉看向李浩:“但你的數據分析能力是最強的,統計結果直接影響實驗的進度。難道讓淩霄或羽辰去做更合适?”
氣氛突然有些僵硬。
白羽辰打圓場道:“李浩,你的能力确實更适合數據部分,我們也是基于整體考慮才這樣分配。再說,每個人都在各自擅長的領域發光發熱,分工是為了更好地合作,不是嗎?”
李浩聽到這番話,神色緩和了一些,但依舊帶着些許不滿地低聲說道:“好吧,既然大家都這麼認為,我試試就是了。”
白羽辰看向夜淩霄,兩人心照不宣地交換了一個眼神。這種小摩擦并不稀奇,但作為團隊的“潤滑劑”,白羽辰已經習慣了協調。
第二天,實驗進入了正式階段。
實驗室内,夜淩霄一邊指導張靜操作儀器,一邊檢查着設備的連接情況。他的語氣平靜,動作熟練,很快就讓張靜對操作流程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原來是這樣,我一直以為這個步驟可以簡化處理。” 張靜低聲說道,眼神裡多了一分佩服。
“有些步驟看似繁瑣,但在基因檢測中,每一步的精确性都會影響最終結果。” 夜淩霄解釋道。
白羽辰則在一旁專注地整理采樣記錄,偶爾擡頭看向夜淩霄。他的眼神裡帶着一絲溫柔和欽佩:“霄霄果然厲害。”
“霄霄?” 張靜聞言愣了一下,随即忍不住笑了出來:“白羽辰,這麼叫不會太膩了嗎?”
夜淩霄微微一愣,随後臉上浮現一抹不易察覺的紅暈:“習慣了就好。”
白羽辰調皮地笑着說:“是吧?霄霄從不介意我這麼叫他。”
張靜的笑容更加明顯了,而李浩則忍不住插嘴:“要不我們都叫‘霄哥’得了?顯得更有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