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辛辰耕頭三十年的人生裡,一切都順風順水。從出生之後起,幾乎他走的每一步,都是按照父親對他的規劃去完成的——至少在他決定報考表演系之前——從未有過失控的時刻。
在培養辛辰耕這件事上,父母的分工也很明确。
辛央負責規劃,顧愛蓮負責執行。
辛辰耕突然對演戲發生興趣,是父親辛央從未想到的。
辛教授一生投身學術,數十年如一日浸染在象牙塔氛圍之中,不管從哪個維度去衡量,他與妻子顧愛蓮都是成分極其純粹的高級知識分子,自帶一層高維人類光環。夫妻二人所到之處,無不受到周圍人的最高尊敬。
辛教授對于自己組建了這樣的家庭也十分自豪,接下來他開始希望這一切能在下一代人身上延續。所以,當兒子辛辰耕出生之後,辛教授就對這個尚在襁褓裡的孩子寄托了目标十分具體的厚望。
雖然辛教授并不承認,但顧愛蓮自己心裡有杆秤。她堅持認為,因為老公失言,自己才從坐月子期間,就被動地回歸了家庭。
生孩子的時候,顧愛蓮還不到30歲,彼時她已經研究生畢業,其實正是人生最好的年華。
原本她做了很完善的計劃,生完孩子、坐完月子之後,最多花三個月的時間就可以重返學校,她計劃考取博士,完成本專業課題的深度研究,之後再做更遠的選擇。
起初,辛央口頭上也對她表達了支持。
他做過的承諾,即便過了很多年,顧愛蓮都言猶在耳。
“老婆,女人生孩子有多難我都知道,雖然我不能參與懷胎十月的過程,但隻要孩子一生下來,我就會幫着照顧家庭,參與你和孩子的後半生。你一定要相信我!”
倆人已經在一起這麼多年,顧愛蓮當然相信老公的話,更為此感到無比幸福。他是高級知識分子,兩人從戀愛一路走來,直到結婚、孕育孩子,這麼體面可靠的人,說出來的話當然令她安心。
可是計劃不如變化,一切都從辛辰耕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悄然改變了。
也是在生孩子之後,顧愛蓮才發現,一向穩重儒雅的辛央竟然也像一些狗男人一樣,嘴裡有騙人的話。而且他的謊話,更加成體系,更具有迷惑性。
好在,辛辰耕從小是個讨人喜愛的孩子,自打他降生在病房那一刻起,就被護士笑着說:“哭聲這麼嘹亮,将來一定是個大人物啊。”
小辰耕出生之後沒多久就會笑了,笑起來很甜,眼睛圓圓黑黑的,睫毛也很長,他會攥着小拳頭,目光會追着人笑,也從來不畏懼任何人的逗弄。嬰兒時期,小辰耕跟其他小孩一樣,身上都是米其林一樣的肉肉,但顧愛蓮看着他,完全抑制不住自己的母愛,她就是忍不住覺得自己兒子眉眼好看,長大後一定是個英俊的萬人迷。
而辛央覺得,兒子繼承了他和顧愛蓮的高智商基因,所以注定長大後會在學術界成為響當當的大人物。這一切似乎都是理所當然的事。他還給兒子鄭重取名為“辰耕”,因為“辛”本就是一個寓意辛苦的姓氏,取此名意在希望兒子未來做學問時,除了依靠天賦,更要像是最本分的莊稼人一樣,早上耕種晚上鋤草,用勤勞去獲得父親希望他得到的一切。
随着時間的推移,顧愛蓮考博的事情也在無形中一拖再拖。她發現,家裡,孩子身上,永遠都有做不完的事,而且她在産後落下了不好對外人說的病根,遲遲無法恢複。這一切都讓她愈發焦慮。
這個看似幸福的小家庭,開始爆發出前所未有的争吵,且越來越頻繁。
因為她突然發現,丈夫其實對所有事情都撒手不管,他嘴邊永遠都挂着“學校有事”、“孩子需要媽媽”這樣的話,所有的事情都是丢給她獨自去面對的。
顧愛蓮開始質問辛央,哭鬧不止,她的精神也幾近崩潰。
辛央對于學術上的東西都能融會貫通,熟稔來龍去脈,可對家裡發生的一切,他隻覺得莫名其妙。
但是,顧愛蓮的歇斯底裡并沒有換來辛央的妥協理解,隻是加劇了他遠離家庭。辛央越來越忙,孩子出生才幾個月,他俨然就成了隻活在電話裡的丈夫,每天隻是往家裡去個電話報備一下,往往後半夜才回家,甚至連續消失多日。
長此以往,顧愛蓮發覺自己都麻木了。
雖然生育喂養孩子、身份轉換成母親,是一件會讓顧愛蓮覺得有巨大幸福感和收獲感的事,但她也一時無法接受自己的人生規劃突然因此被腰斬。
更讓她感到落差巨大的是,雖然自己的學業被中斷,但辛央在學校的事業蒸蒸日上,他不僅攻讀博士學位十分順利,更是不斷發表論文,學術界一顆備受關注的偶像新星正在冉冉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