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輛舊平闆三輪車讓老爺子唠叨了一路,回到家更是引發了鄰裡們的一陣圍觀。
因着是直接騎回來的,路上花的時間比坐大客車長,好在不受兩班車固定班次的限制,他們到的時候還挺早了,李阿婆她們這會兒正坐在門口擺龍門陣,自然是瞧見了。
“春枝你們咋換車了哦?”
“這車子的樣式,還有點少見哇!”
“是的嘛,前面有點像自行車的龍頭,後面又是兩個輪子。”
“三輪闆車,方便拉貨的!”
“……”
車才将将在門口停穩,老太太們腿腳一點不慢地圍了過來。
平闆三輪車能看得出是個舊的,大夥兒隻看個樣子、圖個新鮮,等她們湊近了瞧見上面還有一台新的縫紉機,又是一陣驚呼。
“嗨呀,你們,你們這是上縣裡買了台縫紉機啊!”
“哎喲喂,還真是,嚯,這要好多錢哇?”
“不僅要錢了,還要票的诶,不好買的呢!”
“是哇,春枝他們兩個看起就是新婚兩口子,買一台也合适。”
“那倒是,現在結婚這些啊,是要湊齊三大件才行,不像我們原來,一袋糧就接回去了。”
“你說的哦,那是好多年的老黃曆了?”
“嘿,那講的也是事實嘛!”
眼看着兩個阿婆要争論起來了,白春枝拎着布包下來,又忙問起各位阿婆有沒有會縫紉機的。
雖然售貨員大緻演示了一遍,并且縫紉機裡也帶了一本使用說明書。
但這東西,感覺還是得有人教才行吧?
白春枝有些不确定。
而老太太們說的熱鬧,聽到這個卻是一個個都搖了頭。
在座的各位基本是帶孫孫末兒的年紀,等家裡湊夠錢和票能買得起縫紉機了,自己眼睛也不咋好使了,也就兒媳婦、孫媳婦在用,這還點确實不太能幫得上白春枝的忙。
不過婆婆大娘們還挺熱情的,立馬又細數起了這巷子裡都有哪些人家有縫紉機了。
“好的好的,謝謝大家。”
白春枝記下比較近的幾家,像是李阿婆、王老太,還有張三婆婆,說等空了,她再上門請教嬸子們。
“咔哒!”
蕭遠山在屋裡找了兩塊木闆斜鋪在台階上,眼看他們要推車進去了,老太太們這才散開一點。
“哎喲,春枝啊,你們這兩天還回去不?”
幫着蕭遠山把車推過門檻,白春枝還沒來得及跟着進去,又被李阿婆喊住了。
“應該要的,怎麼,李阿婆是有啥事哇?”
白春枝将布包又放車闆上,回來和老太太們說話。
“這不是想問下你們還回去收雞蛋不,要的話,我們幾家都想要點兒的。”
先前天天賣粽子,白春芽又每天都要來一趟鎮上,時不時的幫大夥兒帶了不少土貨,李阿婆她們,估計除了去菜市場買菜,很多都東西都習慣找他們了。
“那行,我回去喊我媽幫你們先收點,反正就這兩天,到了我來喊你們。”
這事簡單,白春枝直接應下了。
“要的嘛,老母雞有的話,也收兩隻好了,你秦三娘那天還在問的。”
“好。”
白春枝點點頭挨個記下。
回到屋裡,蕭遠山已經将縫紉機擺他們房間了,他正在看說明書。
“怎麼了,是有什麼問題嗎?”
鑒于大多數人是不會組裝的,縣百貨大樓賣大件時,不需考慮運輸問題了,都是整機賣的,按售貨員的說法,拿回去就能用,保管和試的縫紉機一樣。
白春枝圍着縫紉機轉了一圈,沒看出哪裡有不對勁的地方。
“沒,我就是看這上面介紹的,還細緻了。”
說着,蕭遠山又折回來從目錄翻起給白春枝看。
第一部分是機器的簡單介紹。
說是簡單介紹,文字說明就隻有一頁,但第二頁卻配了整個機子的圖,圖上縫紉機上每個部位用一根直接指出來标上了号,下面跟着序号,那塊兒叫什麼名兒是一一對應的。
“這介紹還是挺一目了然呢!”
來到這兒後,了解外界,白春枝多是聽村頭的廣播,繁簡字的練習除了從錢上面認,還看了些課本,其他的書還沒怎麼看過。
這本縫紉機的使用說明書,一下就震驚她了,隻覺得編書的人真是聰明啊!
接着是上輪組裝的步驟。
而這縫紉機最複雜就是機頭位置了,但不用擔心,人家又畫了一副更大的圖,連每一個零件都标得清清楚楚。
“哎呀,這機頭和台闆能卸掉呢!”
組裝的步驟有了,還講了該怎麼拆卸,白春枝看着這個又驚歎道。
整台縫紉機其實像個小桌子,當時他們放上闆車時,可小心了,繩子系了一遍又一遍,就怕它倒了,畢竟大部分重量來自機頭。
早知道能拆的話,那不是省事了。
“下次就知道了。”
蕭遠山好笑的看着一驚一乍的小娘子,轉頭又對比下,還行,好些工具家裡都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