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從内心,就已經跟向家人割裂開了,她不是向家人,不吃虧,也不占便宜。
衆人眼睛一亮,尤其是向軍、葉芳兩口子的三歲女兒向小怡,更是嗦着手指頭喊道:
“娘,娘,姑姑!果果!我要吃!”
小姑娘很直白,花生,去年過年的時候她吃過,所以知道這是好吃的,要吃。
葉芳趕緊朝着向遙笑了笑,低頭去哄向小怡。
至于大人們,雖然沒有表現在臉上,但當然也都想吃。
這可是花生啊,裡頭可是含了油的,要是用來炒一炒,撒上鹽,更是一味很好的下酒菜哩!
張菊花還沒開口,向金生就笑着問道:“哎喲,這花生可長得好哩,遙遙啊,這是你外婆家拿來的?”
向遙對後一個問題避而不答:“長得好吧,這點花生,我就交給家裡了。”
她不說是哪裡來的,衆人雖然好奇,但也默認為是她外婆老劉家那邊送的了。
張菊花在大家垂涎的眼光中,輕哼了一聲,将籃子撈到自己面前,就要收起來。
“算你有良心,知道得了東西給家裡。”她沒好氣地說道,倒是不提吃飯吃得多這回事了。
向遙輕笑一聲:“奶,我說了,我不會欠你們什麼的。”
說完,她轉身就離開了。
在座的人都沒有說話,從向遙的話中感受到了一股疏離。
半晌後,張金華才開口說道:“這丫頭,還是怨着咱家呢。”
張菊花冷冷看她一眼:“她有什麼好怨的?一個小丫頭,懂個屁!”
大家見她臉色不好,也不敢再多說什麼了。
連本來想讨點花生給女兒吃的葉芳,也沒有開口,輕聲哄着小姑娘,将人給抱開。
張菊花說道:“正好過幾天中秋,少買一樣點心了。”
誰也沒撈到吃的,但都猜想着,向遙肯定不會把所有的花生都貢獻出來,她肯定還自個兒藏了更多!
向遙可不知道向家人的想法,她也不在意。
現在瓜田升級了,眼看着要使用工具,就得花更多的準入時間,她心裡隻想着上哪兒去多吃點瓜,哪裡在乎向家人什麼想法。
所以一吃完飯,向遙就滿大隊的打轉,耳朵豎得高高的,時刻準備着奔赴吃瓜最前線。
“遙遙?你這是在幹啥呢?”
一道熟悉的女聲從身後傳來,向遙一聽就知道是楊小紅。
她站定,扭身熱情地喊道:“紅嬸兒!中午剛吃完飯,出來散散步!你吃了沒?”
自從向遙送了楊小紅花生,楊小紅也幫向遙幹了好幾回活兒,兩個年齡相差二十多歲的人就建立起了友誼。
楊小紅點頭:“吃了吃了,這不,正要給你豐收叔送飯呢!”
向遙等她走到跟前了,也跟着一道走,問:“咋要送飯呢?咱豐收叔幹啥去了?”
楊小紅說道:“這陣子地裡的活不多嘛,隊裡就組織人手去挖荒,來年多種點瓜果,也給隊裡的娃娃們甜甜嘴呢。”
向遙點頭,表示理解。
這幾年為了多種糧食,所有人都一心撲在地裡,隻怕填不飽肚子。
今年雙搶的時候,很是豐收了一把,大隊幹部就想着,還得挖點空地出來,專門種些瓜,也好讓小孩們止止饞。
向遙想着自己瓜田裡的瓜果可是多得很,就是沒有什麼正當的理由能拿出來,不然的話,她也願意盡一盡自己的力的。
畢竟小朋友,可都是未來建築社會的中流砥柱呀!
楊小紅是個健談的,這會兒又加上一個很擅長真誠捧哏的向遙,嘴巴子就更加利索了。
她左右張望了一下,見前後路上的人都離得遠,小聲說道:“說起來,你知道你家山背面張桂芝家的事不?最近可鬧騰得很哩! ”
向遙眼睛一亮,又往楊小紅邊上湊近一步:“怎麼嘞嬸子?我不知道啊!”
最近她忙着自己的事情,都鮮少聽張桂芝罵家裡的兒子媳婦了。
想到之前雙搶的時候,袁喜豐在田裡讨好孫知青、被張桂芝拎着耳朵罵的場景,向遙瞬間精神百倍。
楊小紅倒也不賣關子,見向遙果然感興趣,心裡就很有成就感了,連忙分享八卦:
“他們家這幾天可是鬧了件大事哩!袁喜豐那小子不是喜歡知青點那個孫知青嘛!”
向遙用力點頭:“是嘞是嘞,之前我就看出來了,然後呢?”
楊小紅:“袁喜豐那小子惦記上了人家,擱家裡鬧騰着要張桂芝出錢,要跟人結婚,讓人孫知青進門。”
向遙:“那桂芝嬸子樂意啊?”
楊小紅表情别有深意:“哪能呢!張桂芝最是要實在的人了,一向就看不起知青們這也不會、那也不會的樣子,之前不是還明裡暗裡地罵那孫知青嘛,當然不同意這事兒。”
向遙:“然後呢?”
楊小紅:“她再不同意,也經不住袁喜豐三天兩頭地鬧騰啊,張桂芝這人,别看她嘴巴子厲害會罵人,實際上最偏疼這個小兒子了,鬧了幾次之後,她也不得不同意了。”
向遙瞪大眼睛:“那這不是一樁喜事嗎,咋又出什麼事了咧?”
說是這樣說的,但向遙并不覺得這真是什麼喜事。
張桂芝那樣的婆婆,誰家姑娘能受得了?
更何況是嬌滴滴的城裡知青,之前還被張桂芝諷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