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些易克化的糕點,少卿若熬夜,還是得飽腹。”
溫天悅突然想到晏承傑撥弄糕點的模樣。
當然,這些糕點肯定沒被碰過。
她就是覺得,這人出乎意料的細心。
上次是皇帝賜菜,這次純粹是他好意了。
她接過來,對着馬車作揖,“多謝王爺。”
裡邊的人沒吭聲。
溫天悅依舊淡定,提着食盒轉身走了,沒看到随從驚訝的表情。
不管這麼說,王爺的品級更高吧?其他官員都是站在原地目送他們王爺離去才敢離開,這位溫少卿,忒大膽啊!
次日果然有人送來了白仵作這幾年經手的案卷。
對方的驗屍條目寫得清晰詳細,乍看沒有疑點,可很多時候,隻要改動一個字,就能得出完全不同的含義。
她想到白夫人說的,曾經有個燒傷的人拜訪白仵作,便找了縱火案來看。
其中有一個案子,是去歲夏天發生的,羅氏布莊夜間大火。而當夜羅老闆、羅夫人以及兒子兒媳孫子竟都在布莊裡。
五人皆被燒死。
這個案子有蹊跷,又死了五個人,官府很重視,結果從布莊的管事那得知,據說是羅老闆研究出了一種特殊布匹,不外洩,才在夜晚将家人叫去一同查看甚至慶祝。
而根據驗屍結果,五人是被燒死。
起火點是那些布匹,起火的原因是火燭倒塌。而夏日天幹物燥,轉眼間火勢太強,五人又在布莊深處,竟是沒逃出來。
羅老闆有一些競争對手,可經過排查,那些人都沒了嫌疑。
溫天悅盯着驗屍結果看。
條目上寫着五人口鼻有煙霧顆粒,判斷五人是被濃煙嗆暈再被燒死。
但現代許多人都清楚,這種說法是有問題的。
是否被燒死,具體死因,其實需要剖屍看看肺部。
白仵作其實算是經驗豐富,難說是否知道這一點,不過他并沒有剖屍。
偏偏去找他的人有一個被燒傷了。
“巧合嗎?”
這個時候,她可不相信巧合,當即叫了小吏,牽了矮馬準備出門。
正準備上馬時,她發現這匹馬似乎有些暴躁,不停的刨蹄子。
以前看過的諸多電視劇情節在腦海裡播放。
她當機立斷,“讓人來看看這匹馬。”
很快檢查結果出來了,這馬被人喂了毒草,到一定時間後會無比暴躁。
而若剛好溫天悅騎着馬,說不定會給馬兒甩下去甚至踩幾腳,不死也會沒了半條命。
聞訊趕來的楊少卿黑了臉。
“到底是誰做的?想暗算朝廷命官嗎?”
有個小吏嘀咕:“肯定是大理寺出了叛徒。”
溫天悅認可這話。
這就不得不說這匹馬的歸屬。
溫天悅支出太多,買不起馬。可外出查案不找個交通工具,十分耽誤事。而大理寺裡和她一樣囊中羞澀的不少。于是大理寺購入一批馬專心飼養,再提供給外出辦事的官員。
溫天悅官職高,個頭較為矮小,因此這矮馬是專門為她準備的。她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
要想馬兒适時的發狂,就必須掐準時間點。對方肯定一直盯着溫天悅。
一時之間,她都不知道是安怡君背後的人要繼續害自己,還是因查這個案子,被孫相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