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以後,天子多次向張骞詢問與大夏有關的事。
當時張骞已經失去侯爵,于是說道:“我在匈奴的時侯,聽說烏孫王号昆莫,昆莫的父親是匈奴西邊一個小國的國王。匈奴人殺死了他的父親時,昆莫剛剛出生就被抛棄在野外。烏鴉叼着肉在他的上空飛翔,狼跑去給他哺乳。匈奴單于覺得非常奇怪,以為他是神,于是就收養了他,将他撫養成人。他成年以後,單于又讓他領兵打仗,屢有戰功,單于又将原來屬于他父親的百姓分給他統領,讓他長久地戍守在西邊。昆莫聚集他的部衆,攻占附近的小城鎮,手下有幾萬名弓箭手,作戰娴熟。匈奴單于死後,昆莫就率領部衆向遠處遷徙,保持中立,不願再去朝拜匈奴。匈奴發動奇兵攻打昆莫,沒有獲勝,就以為昆莫有神靈相助而遠遠地避開了他,對他還是用籠絡的手段來保持名義上的隸屬關系,也不再發動大的進攻了。現在匈奴單于剛為漢朝所困,而原來渾邪王的領地又沒人守衛。蠻夷的習俗向來是貪圖漢朝的财物,如果我們現在趁這個時機送給烏孫王大量的金銀,招引他一點點東遷,在原屬渾邪王的土地上居住,和漢朝結為兄弟,從情勢上看,他應該能同意的,如果他同意,就是将匈奴右臂膀斬斷了。隻要聯合上了烏孫,那麼它以西的大夏等國都可以招來而作為藩臣。”
天子認為他說的有道理,就任命張骞為中郎将,率領三百人,每人兩匹馬,幾萬隻牛羊,帶着價值幾千萬的錢财、布帛,同時派出很多持節杖的副使,如果道路可通,就派他們到附近的國家出使。
張骞到了烏孫後,烏孫王昆莫接見漢朝使者時采用的是拜見匈奴單于的禮節,張骞心中羞愧且憤怒,他清楚蠻夷的天性就是貪婪,于是說道:“天子贈送禮物,大王如果不拜謝,那就把禮物退回來。”
于是昆莫起身拜謝賞賜,其餘的還是一樣。
張骞将自己這次出使的意圖和昆莫說了:“如果烏孫能夠向東遷徙到渾邪王的土地上,那麼漢朝就将一位諸侯的女兒嫁到昆莫做夫人。”
當時烏孫國已經分裂,國王年紀又大,又與漢朝相距太遠,并不清楚漢朝的大小,他們臣服于匈奴時間已久,與匈奴相距很近,他們的大臣都很懼怕匈奴,不願遷走,國王自己做不了決定。就這樣,張骞沒有得到昆莫的明确表态。昆莫有十多個兒子,其中一個兒子叫大祿,很強悍,善于率領部衆,他帶領一萬多騎兵在别處駐紮。大祿的哥哥是太子,太子有個兒子叫岑娶,而太子很早就去世了。
他臨死時對父親昆莫說:“一定要立岑娶為太子,不可以讓别人替代他。”
昆莫很悲傷,就答應了他,最終立岑娶為太子。
大祿因為自己沒有被立為太子而憤怒,于是就聯合諸多兄弟,率領部下造反了,打算進攻岑娶和昆莫。
昆莫年紀大了,總是擔心岑娶被大祿殺害,于是分給岑娶一萬多騎兵,讓他去别處駐紮,而昆莫還有一萬多騎兵用以自保,他的國家、百姓就這樣被一分為三,大體名義上還是都歸屬于昆莫,因此昆莫也不敢單獨做主,和張骞定約。
于是張骞又分别派出副使出使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窴、扜<生僻字>以及周邊的國家。
烏孫國派出向導和翻譯送張骞回國,張骞和烏孫派出的使者幾十人,幾十匹馬回國答謝,也趁這個機會讓他們看看漢朝,了解漢朝的強大。
張骞返回朝廷,被任命為大行,位列九卿。一年多以後,張骞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