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族長倒是同意兩個小輩的事情,但是至于給自家兒子也來個鐘情丹,似乎是不同意的,不過還好,沒等他提出來異議,白祁仙君的話就讓他松了一口氣。
“鐘情丹隻有一顆,也是我偶然所得,沒有第二顆了。”
“那可真是太遺憾了。”鳳湘有點失望,她是真的覺得自己的提議很不錯,可惜沒有辦法實施。
“現在還是先找雲陽仙君,如果雲陽仙君也沒辦法解決的話,關于兩個小輩的事情我們這邊是沒有問題的,到時候就看錦年的意思了。”鳳凰族長倒是沒有一口答應下來,他是知道鳳錦年的,有自己的想法,哪怕是父母,也不能強求,或者說,強求也沒用。
“花蕊那麼好,他有什麼不願意的。”鳳湘自然知道自己夫君說的對,不過語氣也算是軟了下來。
不過鳳湘已經在腦子裡回想,除了鳳錦年,還有沒有什麼長的好看,人品好,修為高的年輕人配得上花蕊了,就算當不成兒媳婦,當個媒人也不錯,還有那麼多優秀的人,肯定有喜歡花蕊的,瞬間就出現了好幾個人選。
花蕊其實沒有她爹娘那麼擔心,她可是知道在原劇情中,南溪仙君中了鐘情丹之後三個月就恢複了,所以她覺得就算最後找不到解決辦法,大不了找個人看一眼,然後把自己關起來三個月就好,但是這個她現在沒有辦法告訴别人,因為如果問起來為什麼她會知道,她答不出來。
花蕊他們就在鳳栖山住了下來,鳳湘經常會過來看花蕊,剛開始大部分時間還會帶上鳳錦年,然後也會制造機會離開,給兩個人相處的機會。
但是鳳湘不知道的是這時候的兩個人根本沒什麼可聊的,幹坐着也挺尴尬,于是乎,兩個人相處的時間大部分都是各自打坐修煉。
等鳳湘過來的時候,根本沒看到兩個人像自己預期中的談笑風生,甚至說的不好聽,根本就是兩個會修煉的人形雕塑,互不搭理,一動不動。
鳳湘不死心,再次故技重施,這回不一樣了,等她回來的時候兩個人是在交談,本來她還挺高興的,但是走近一聽,兩個人說的居然都是修煉,還是鳳錦年單方面糾正花蕊修煉的問題,一副說教的口吻。
之後,鳳湘就歇了心思,她可不想兩個人最後直接拜師成了師徒,所以再次來看花蕊就是一個人居多了。
很快,就臨近了鳳凰族長壽宴的時間,明天就是壽宴,雲陽仙君還沒有出現,也沒有消息,雖然之前就知道很大可能就是這樣的情況,但是花蕊感覺的到,大家似乎都有些急了。
第二天的壽宴,花蕊本來是不想出席的,看不見還是有些麻煩的,白祁仙君和白朗也是這個意思。
最近外面關于花蕊的事情越穿越離譜,但萬變不離其宗,那就是花蕊癡戀南溪仙君,而之前花蕊的表現也讓絕大多數人相信了這個說法。
要不是修仙者的仙緣不歸月老管,這些人估計都會逼着月老給花蕊和南溪仙君牽上紅線了。
不過據傳聞,已經有人去了三生石所在的海角天涯,試圖把花蕊和南溪仙君的名字刻在三生石上以成全花蕊的癡情一片,去的人估計不知道三生石隻有兩個相愛的人自己刻才有用,也還好,沒刻上去,花蕊隻能說仙生漫漫,大家還是太閑了。
白祁仙君和白朗這段時間有意的沒有讓這些傳言傳到花蕊的耳朵裡,但是壽宴人一多,這件事情花蕊肯定會知道,他們不想花蕊因為這件事情煩心。
雖然花蕊和他們的原因不一樣,但是目的都一樣,所以花蕊本來是不打算去第二天的壽宴的。
但是到傍晚的時候,花蕊收到了彩雲的傳音,噼裡啪啦一大堆之後,花蕊覺得有點懵,這傳言和這事情發展走向不對啊。
花蕊臨時決定了,第二天的壽宴要參加,想辦法把這件事情解釋清楚。
白朗第二天一早收到花蕊讓他來接自己的消息還有點詫異,不過,花蕊想去,白朗也不會阻攔,大不了到時候自己一直陪在花蕊身邊就好。
花蕊他們本來就住在鳳栖山,過去自然方便,去的時候還沒有什麼賓客,花蕊先找了鳳凰族長送上了自己的禮物,然後就打算找個角落先待着,等到有合适的機會再解釋傳言的事情。
本來以為送的禮物會之後才被打開,沒想到現在人少又是熟識,趁着現在沒什麼賓客的空閑,鳳凰族長直接打開了禮物盒子,結果就發現是浮雲大師親手打造的古琴,整個人立馬就被古琴吸引住了。
要不是還記着自己的一族之長,今天還會有很多賓客,自己必須代表迎接接待,他現在就想回自己的院子去研究這把古琴。
萬分不舍得把古琴收了起來,鳳凰族長這時候看花蕊的眼神都柔和了不少,想必這個禮物很早就準備了,那個時候她肯定是不知道會找自己幫忙,也算是用心了,算起來,求的浮雲大師出手的難度可比找到雲陽仙君難多了。
想必,如果現在鳳湘說出來之前的那個給自家兒子也吃顆鐘情丹的提議是現在提出來的,鳳凰族長也絕對會贊成的,會送自己浮雲大師親手煉制的古琴的媳婦,親兒子都比不上的。
這樣一來,花蕊低調的先待着的想法就沒辦法實現了,鳳凰族長直接把花蕊帶到了自己旁邊不遠的座位,就在鳳湘的旁邊,花蕊推辭不了,也隻能坐下。
所以哪怕後面花蕊很努力的降低自己的存在感,但也許是位置太顯眼,也許是自己眼前的絲帶讓自己過于好辨認,總之,存在感是降不了了。
好在和花蕊熟悉一些的都是小輩,基本上這種場合都是跟在自己長輩的身邊,所以,花蕊的狀态還算好,但是等人基本都到齊了之後,花蕊聽到了一個熟悉的聲音,不由得在心裡默默的說了一句:“終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