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主角是全能大佬(快穿) > 第205章 三生三世

第205章 三生三世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十年後。

大婉國朝廷六部之中多了一個農部。

葉無雙的根本目的便是提高糧食作物的産量,來以此來應付之後到來的天災。

在以翠微山莊作為試驗場,在實驗中發現了大批量提取生産和制造氮磷鉀等元素的難度後,她便往其中投入更多的人手,對此進行更細緻深入的鑽研與探索,反複試驗,創新實驗,反複論證,不斷積累經驗,試圖在其中找到另辟蹊徑的方式。

在給出大量資金,設立高額的獎賞制度,投入無數人力物力的情況下,确實獲得了許多令人驚喜的收獲與發現。

比如,在還未能掌握大批量大規模生産制造肥料的技術前,田地中所施的農肥,注定還是農家肥(糞肥、綠肥等)。

——這些農家肥,施用起來其實也有諸多講究:作物的種類、肥料種類、土壤性質、氣候、施用技術、灌溉措施,甚至施肥時間、肥料的分量與配比等等,每一個條件都會影響到作物的産量。

而在葉無雙所帶領的農肥研究學會(簡稱‘農肥學會’)的研究下,通過大量的實驗,積累經驗,記錄經驗,總結經驗,如此一來,便可以得到一套成系統的知識經驗,以此作為教材,培養相關方面的專業人才,教導如何發現問題、驗證問題、判斷和解決問題,學成之後派往鄉村,為農民提供專業的指導,因地制宜,促進糧食豐産。

當然,想要糧食增産,僅靠肥料是做不到的,還需要改良農具、培育良種、提高病蟲害防治、發展水利工程、氣象觀察、土壤分析、改進耕種技術,此外,林業、畜牧業、漁業水産等方面的研究和探索也不可落後。

古時流傳下來的農書農典,需有人進行研究整理、校注,農事學會新發現的理論與技術、研究成果,也需有人進行總結、編撰及記錄,這也是一個浩大的工程。

書籍整理完成後,大部分不涉密的典籍會放到雲京城新開辦的農業圖書館中,供人觀看查閱。

每月,學會内還會印刷一批農事知識技術以發布邸報的形式發行到全國各地,這便是最初的農事報,經過時間的發展,農事報逐漸發展壯大,内容更加豐富,形式越來越多樣化,成為農業農事宣傳的一大利器。

自然,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創辦農業學校、發展農業教育、成立農業大學、農業研究所、實驗室,這些舉措也不容忽視,鼓勵民間學會、協會、研究會的舉辦和建立,促進農業學術交流與技術合作,分享先進經驗……。

如是種種,經過十年多的發展,組織的規模不斷擴大,不斷深入各個領域,參與人員越來越多,機構部門日益擴大,影響力日益增強,發展驚人,日新月異,發展到如今,已經讓它有資格于朝中另立一部——第七部,農部。

此時,葉無雙正在接待鄰國來使。

農業的發展過程中,農業生産經營、學術研究、技術推廣、教育投資、水利基礎建設……林林總總,每一個地方都需要大量投入資金,支出驚人,負擔極大。

在這樣無比巨大的無底洞、吞金獸面前,發展商業進行創收,也就成了一件必然的選擇。

開辦工廠、作坊,加工農産品并進行售賣,不斷開發和拓展市場,而這些市場中,除了國内市場,還包括國外貿易市場。

大婉國周邊,小國林立,大一些的有朵頤、真珠、晴晝、延維、朝那、迷樓、雲岚七國,還有無數更小的國家如星子一般分布四周,這些小國大多與大婉國為藩屬關系,不過,在大婉國建國的兩百年中,這些關系或多或少都有變化,相互往來已經不怎麼密切。

起先,大婉國與這些鄰居率先建立的一場大宗貿易是在七年前。

彼時,大婉國内天降大災,水旱頻仍,四海凋敝,三空四匮,比歲不登,餓莩遍野。

而那時,葉無雙的興農計劃方才剛剛起步,成效尚不明顯,國内糧食供不應求、有價無市,正在當時,葉無雙當機立斷,拍闆讓人到鄰國收購糧食,高價進口回國以渡過難關。

經由此次糧食交易,大婉國緩解了國内的糧食壓力,更加順利地完成了救災工作,而那些資源比較豐富的鄰國也收獲了大量的外彙,腰包鼓鼓。

這次愉快的合作成了一次契機,順利地打開了婉國與其他國家之間交流合作、相互貿易的口子。

各國地理條件、風土人情各有不同,所産生的資源也各有差别,甚至有些國家的資源僅産于本國,隻被壟斷私占以牟取暴利,這也就意味着,那些國家中有着大量的原材料沒有得到開發。

而大婉國地大物博,資源豐富,除了傳統的絲綢瓷器、鹽酒藥材、香料糧食等物資之外,還有許多新型資源先進技術可以用于資源互換,如學會與研究所研究的新型農技(養殖技術、耕種技術、灌溉方法等)、新型農具、改良農種、農肥配方等非一般資源。還有婉國商人看上小國内的廉價勞動力、豐富原料,在當地投資辦廠,加工生産商品進行售賣,賺取巨利。

在國家層面,除了通商貿易外,還會定時開展技術交流會,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挖掘優秀人才、引進新型農作物、新品糧種、進口新物種等。

——據統計,婉國對外進行交流貿易以來,分别從國外引進了諸如甜菜制糖技術、純色玻璃制法、能制橡膠的橡膠草、易養殖的大白豬、不擇地的玉米紅薯等新作物。

在學會和研究者們自小國中采集到了數百種不同的糧食作物新品種,用于與國内的糧食作物進行雜交,大大的提高了國内的糧食産量與育種經驗與,其中發現的數十種水稻新品種中,有一種産于雲岚的良種稻(類占城稻),因生長快産糧多,引進後迅速普及,加上提高了國内糧食産量。

每年,鄰國都有無數精英學者在了解大婉國文化時,申請到大婉國中遊學、定居或加入婉國國籍。

……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