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從小生長環境惡劣的人來說,顧時熙是一個偶像般的完美人物,還是一個自己能接觸的偶像。他自身的優越條件,圍觀人群的狂熱追捧,再加上顧時熙因為自身形勢而對衛初桐展現出來的重用以及似有似無的暧昧,都讓缺愛之人、生活在泥潭裡的人想要抓住救命稻草,向往陽光一樣向往他。
但其實這樣的向往對顧時熙來說毫無意義,他想要的是一個能夠幫他做成事,為他解決困難穩固在公司地位的得力助手。
顧時熙終于深沉完畢,停止敲筆:“你先去推進,推不動的環節再找我。”
衛初桐腹诽,就怕你的面子也不夠。
但這也是她這世想要做成的事情。
人活一輩子,真正重要的事情沒多少,關乎自身,事業成就可以說是重要的組成部分。
牽頭凱盛集團的架構改革,如果不是衛初桐有前世經驗,再加這世加班加點把相關情況整理出來并給出詳細建議,這等重量級的工作是不可能給她的。
就是剛才顧時熙敲筆的這段時間,應該也是在猶豫要不要把這個活兒給衛初桐,她資曆太短了,年紀也太輕了。又毫無背景,毫無相關經驗。
顧時熙要把廠區的算法部廢了,新的算法中心能不能成氣候是個未知數。就這麼一個三無小團隊勢必遭到董事會的強烈反對,認為顧時熙拿股東的錢來買他不懂事的單。又推出衛初桐這樣一個黃毛小丫頭還砸顧家既得利益者的臉面,事情做成了還好說,做不成,他這個總經理的位置恐怕也到頭了。
顧家家族裡有志青年多的是,掌權的顧常熠家裡親生的倆小孩都搞藝術去了,剩下的無論誰接班,對他而言差别都不大。如今心态是坐山觀虎鬥,誰輸誰赢他都當看戲。
“好的”衛初桐說,她姿态上鄭重,心裡卻因為有譜而放松。前世她也不是沒有好的機會,但整日裡就陷入糟糕的家庭關系,情情愛愛,找個依靠這些事情當中,沒有把握住。這一次,她想要做點成績出來。
“謝謝顧總給機會,我盡力不辱使命。”
顧時熙點頭,又雙手揉了揉臉,嗯了聲,“今天下班吧。”
“好的。”衛初桐答,也不管顧時熙明顯的心事重重,蹦跶着回家了。
第二天HRBP就收到指令去和廠區算法部的負責人陳小松詳談。可能過程不算很愉快,談完以後,陳小松來總部找了顧時熙很多次,都被攔着沒讓進。他聯系不上顧時熙,就瘋狂打電話給顧時熙秘書,也就是衛初桐童鞋。初桐不堪其擾,又身在其位不敢拉黑,隻能每次都耐心聽完陳小松關于顧時熙“背信棄義”、“沒有良心”、“不給下面人活路”、“成果馬上就要出來了,再等等就好”的等等言論。
聽完還要把這些責任都推給董事會,解釋:“顧總壓力也很大”、“項目一直沒有進展,董事會那邊交代不了。”、“開過好幾次會了,顧總也扛了很久,實在扛不住了”、“并不是顧總想要的結果,公司畢竟得看結果。”
雞飛狗跳的并不止這些。和HRBP去廠區詳談同時發生的,還有一則關于内部架構改革的公告。公告表明,凱盛會去除百分之八十的自有生産線,隻保留擁有自主知識産權且屬于零配件核心的幾條生産線。同時削減庫存規模,增加合作供應商數量。接着,又公開披露了好幾起投資意向,全是投向凱盛核心零配件中外部供應商少,自身又不保留生産線的零配件生産商。
公告和信息披露一出,頓時引起軒然大波。除了媒體蹲守采訪外,顧家的各路遠房親戚以及合作夥伴全都紛紛上門拜訪,前台的電話被打爆,衛初桐自不用說,忙得有時候連上廁所的時間都騰不出來。顧時熙的私人助理曾煜來辦公室找顧時熙,偶爾遇到他正在開會,就會到衛初桐工位旁坐着和她聊會兒。半小時内曾煜通常要接四五個約飯電話,幾乎都是關于這次改革的。
整個九月下旬和十月都在混亂喧嚣裡渡過,一直到十一月,大家好像終于認了命,安靜下來。周媛丹跟随團隊正式入駐廠區,原本的算法部留下了幾個技術還不錯的人加入到算法中心的隊伍裡,如今的算法中心有十個人,為了和研發部更好地打配合,他們沒有獨立出來,依然作為研發部下的一個中心,但辦公地點和研發分離。
初桐和周媛丹因為距離變遠,也不能像以前那樣方便約飯了。當然她也沒時間,作為顧時熙欽點的欽差大臣,她要負責把改革這個巨大的項目拆分,再将拆分出來的每一個小項目分配到具體的合适的人員頭上,指定落實負責人。這裡面包含了外部投資,業務談判,生産線整合,部門變動,人員調整,機器的變賣與買入,等等等等,又多又雜。
任務分配完,她還得每天對接任務進度,了解進展情況,再根據具體情況細微調整方向和策略。
很難相信一個剛畢業的小姑娘能做好這些。公司裡許多人都等着看她笑話,也看顧時熙笑話。卻沒想到一個多月後,改革竟然真的有條不紊地運行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