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萬事屋好評如潮 > 第61章 江南鹽商一案

第61章 江南鹽商一案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林清原:“錢不是問題。”

郎中:“不是錢哩問題。”

他捋了把胡子,說:“你這人,難道這十年來都在深山老林裡過哩嗎?朝廷早就不準私自買賣鹽了!”

林清原想了想,又問:“那這鹽叫‘麥粒鹽’,難不成是用上了麥子?”

郎中的胡子被一不小心拽掉了幾根。“哎呦我滴個乖乖,你還想做私鹽?!掉腦袋哩事兒啊!可白想了!”

林清原又問了幾種鹽,把郎中問的啧啧稱奇:

“恁這些江湖上跑哩都這麼怪嗎?珍惜哩鹽種知道這麼多,卻不知道買私鹽哩禁令?”

林清原學着老郎中的口音,随口編了個理由:“俺一直都跟師傅在山上練武哩,這狼也是從小養到大哩,這不是聽說巨俠的寶藏有消息了,才下山來瞧瞧嘛!”

郎中一臉“原來如此”的表情:“怪不得狼王都能給你養哩像狗一樣,原來是從小養哩。”

他走到桌旁坐下,林清原很有眼色的去小廚房裡提了壺茶水過來,又把涼茶攤主送的小餅子拿出來擺上桌子。

郎中啃了口餅子,笑呵呵的:“香!”

他慢悠悠地吃了半個餅子,又喝了一杯茶,才開口道:

“你想買鹽啊,普通哩吃鹽帶着戶籍去鹽鋪就能買了。特殊哩那幾種,要麼是朝廷特供,要麼是要拿着商貼去報備采購。别哩一點辦法都沒有。你要是說十年前,那倒是還沒這些規矩。”

“十年前?”林清原捕捉到這個關鍵時間點。

巨俠被圍剿也是十年前,難道鹽的禁令也和巨俠有關?

她問:“醜巨俠?”

“對咧。他十年前犯了個大案,你聽說過不?”

十年前的大案,就隻有那場“江南富商滅門案”了。

“江南富商……是鹽商?”

郎中點頭。“不錯。他就是當年江南最著名哩鹽商啊。當時鹽能自己做,他就是做最多哩那個,做哩種類也最多,買啥鹽都中,就是貴點兒。不過江南那塊兒鹽價還可以,不算太貴。後來嘛,被滅了,他手底下哩鹽沒人吃哩下,最後都讓朝廷收走了。”

“之後鹽就歸官府管着了?”

“對。所以現在你想買吃鹽以外哩鹽,是買不到哩。”

林清原心裡有了個猜測,但暫時沒有多問。

她惦念着成柳寄來的信,上面說“特殊的鹽種可以用來當獻祭的材料,我拿不出戶籍買不到鹽,拜托老大找一找”,于是問了郎中最近的鹽鋪在哪。

得知了鹽鋪的位置,林清原當即動身。

鹽鋪的生意很火爆,買鹽的隊伍排了很長。

不過林清原沒打算乖乖排隊。以她現在的實力,隻要用上能力,就能恍若虛影般悄無聲息地潛進鹽庫。旁人頂多隻會覺得眼前一花。

鹽庫有兵看守,不過林清原耐心等了會兒便找到了時機溜了進去。

可惜這裡隻有兩種稀有鹽。

估計普天之下,就隻有皇宮裡有全種的鹽類了。

林清原取夠了鹽,便去信使那給成柳寄信說明了情況,邀他和白仙貝今日下午來原城一起行動。

白仙貝和成柳一直在一起,打聽到的消息基本都讓成柳代勞寫信了,而她就是寫信來唠唠家常、報個平安,順便寄點豐城特産的。

林清原收下來自豐城的糕點,随後再次回到醫館,送給了郎中。

這郎中是個有本事的,從他是原城唯一有特殊鹽種的醫館中便可見一斑,找他打聽消息準沒錯。

比利此時已經徹底恢複了健□□龍活虎地跟着郎中打鬧。

郎中對豐城的糕點很是受用,他連連誇贊:“好好好!早聽說豐城哩點心好吃,今兒個也算是吃到了!當俠客還挺好,管到處跑,哪兒哩好東西都管拿到。”

林清原笑笑:“當俠客還不容易?走南闖北的,哪個不算江湖人?”

郎中哈哈大笑:“你說哩不錯!我幾十年前也到處走,要不是沒學會武功,也能當個大俠了!”

經過一番交流,林清原已經估摸出來了。

老郎中看着書生氣重,實際上是個老頑童,想法頗為乖張,對江湖上的事也不排斥。

那麼直白一些問他關于巨俠的事,或許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唉,我本來這次下山,是為了巨俠的寶藏而來,聽說江湖險惡,還特意把狼王也帶下來了。這家夥從小跟在我身邊沒什麼見識,也是讓它多長長心。大夫,您有啥關于‘巨俠’或者他寶藏的消息嗎?”

郎中表示贊同:“是得見見世面,好好一個狼王,現在全是狗哩傻氣兒。”

果不其然,他接下來就順着話說起了‘巨俠寶藏’一事:

“巨俠寶藏,說哩怪好聽,但是有沒有還不一定。他自己走南闖北不需要銀子嗎?他幹好事兒的銀子又是從哪兒拿哩?他擱江湖上混那麼多年,為啥被朝廷抓了還名聲恁大、叫他巨俠哩?”

“不是因為那場十年前的聯合圍剿,他在重重包圍下還是取了被約之人的性命嗎?”

“單單隻是圍剿,和普通人關系又不大,怎麼大家都會叫他‘巨俠’哩?不是真正在百姓心中留下好名聲的俠客,才擔不起‘巨俠’呢。”

郎中說的意味深長。

巨俠為民做好事,在綠夫人的講述中着篇不大,但是在成柳從豐城打聽來的消息中很常見,什麼路見不平懲惡人,什麼劫富濟貧助百姓,零零碎碎的,倒是拼湊出了一個更立體的巨俠形象。

還有一則消息,成柳特意提了。

多年前,以江南為中心向外輻射的幾個城,都遭遇了“物價變動”。當時的物價受到了劇烈的波動,各類物品都溢價嚴重,民間甚至因此爆發了幾次暴動。最後是朝廷派官兵鎮壓,又放庫振市,才逐漸平息。

這則消息的時間和地點都很微妙,林清原不由得再次聯想到鹽商身上。恰好她也在之前的交談中對鹽商滅門一案有所猜測,便張口問出:

“十年前的鹽商一案,難道内有蹊跷?難不成是朝廷想收鹽,但是沒有好理由開刀,就把江南第一鹽商的事推到了巨俠身上?”

“哎呦這話說哩,你真不怕掉腦袋啊!”

郎中瘋狂搖頭,還往大門處看了看,确認門是關好的,才繼續說:“你也不想想,巨俠做好事都不留名,做壞事偏偏留名,說是約戰,怕不是尋仇哩。”

林清原略略一想,就感激地沖郎中抱了抱拳:“多謝大夫。”

别看郎中一直在否定林清原的猜測,他說的話也東一句西一句的讓人懷疑是不是年紀大了記不住事了,實際上他已經把能說的都說了。

一,巨俠的寶藏,存疑。因為巨俠會散财濟貧,他的财,很可能就是被約的那些惡人的“富”。如此一來,他能留下的“寶藏”,大概率很少或者沒有。

二,巨俠在百姓中的形象其實頗為正面,但是為何現在打聽到的版本,對巨俠的評價參差不齊、甚至有說他是純惡人的?大概率是有人在推波助瀾,至于是誰……“惡人”巨俠死去,對誰最有利呢?

三,江南第一鹽商滅門案,是朝廷下的手。衆所周知,巨俠在約人決鬥的時候,會提前放出邀請,并選定在某月的十五,而後的一個月内,才慢慢解決其親眷,多年來從未變過。那為何鹽商一家,會在那月十五忽然被滅?雖有消息稱,巨俠已經提前給鹽商家主發去了約戰貼,但是為何獨獨隻有鹽商,是一家人同時被殺呢?

“巨俠做好事都不留名,做壞事偏偏留名”,這句話已經非常清晰地點出了:巨俠沒有做過屠戮江南鹽商滿門的事,自然也不會承認。

那不是巨俠下的手,還能是誰?

江南第一鹽商被滅後,朝廷趁此機會收鹽為公有。為什麼在此節點會出現“物價變動”呢?還是足以引發數場暴動的大變動?大概率是因為朝廷收鹽的手段讓其餘鹽商無法接受。為了避免損失慘重,他們必定會選擇一條不利民、也不利朝廷的路。鹽價上漲,其餘産業也牽一發動全身,這才會引起物價的大型波動。

綜上所述,江南鹽商一案,真實情況其實是:朝廷想收鹽為公有,但是江南的私鹽産業已經極為發達,且已經有了成熟的市場體系,朝廷想半路截食幾乎不可能,便幹脆釜底抽薪,制造滅門案推給巨俠,順便可以以此借口來打擊巨俠在百姓心中的良好形象,維護朝廷的地位。

四,巨俠的幾年“約戰”,或許不是随機選人,而是“尋仇”?談起尋仇,最有可能的便是“府尹滅門案”,如果再細查這個案子,說不定會有新的發現。

林清原暗自心喜。果然找老郎中打聽巨俠消息是個正确的決定!

郎中笑着摸了把毛茸茸的比利,獅子大開口:“要不給我幾斤狼王毛?我試試經過處理後能不能變成新的藥材?”

比利“啊嗚”一口把郎中的腦袋含嘴裡了,把林清原吓了一大跳。

老郎中倒是非常興奮,兩個手亂撲騰,悶悶的聲音從狗嘴中傳出:

“快給我遞盆和刀片!全是涎水!舌苔說不定也能刮下來用!”

林清原瞬間從收獲消息的喜悅中脫離了,她仰天長歎:

“真是夠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