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更如水,華燭照影。
青、褐、白三人同一衆黑衣人,紛紛拔出了佩劍,一步一步向楓槐序和淩澈衆人逼近。
這群人的佩劍,比普通的劍要窄上一倍,在燈火通明的昌洲城街,如淬了鬼火一般,影影陰陰滲着寒光。
淩澈抽出滄溟劍,護住楓槐序,眼神不善的看着這一群來人。
青、褐、白三人驟然出劍,如針的劍氣就這樣向淩澈、楓槐序一衆刮刺過來,後面的黑衣人也跟着出劍,如利刺一般,随後跟着紮了過來。
淩澈一邊護着楓槐序,一邊将劍使得如風如雷。
楓槐序快速向淩澈道:“别管我,我可以自保!”
小道士不知何時蹿到二人旁邊,也大聲道:“我會盡量帶着楓小将軍避開,你專心!”
淩澈猶豫一瞬,便全心投入到打鬥中。
青、白二人将劍對準淩澈,褐衣人去對付楓槐序。
淩澈不知這些人的來路,也不知道其武功如何,但從剛一交手,就能感覺到對方武功不低,且路數狠厲異常。
淩澈隻能随機應變,見招拆招,對轉守為攻毫無頭緒。
淩澈邊打邊想:為何每當覺得自己滄溟劍法有所進益,就會出現一瓢冷水呢?滄溟劍法一共七式,如今,招招式式都已爛熟于心,究竟什麼時候才能勘破最高境界呢?從最開始隻能使出最基礎的劍招,到後來對劍招劍式的得心應手,再到“盈虛步法”和劍招劍式的結合,最後又輔以“六氣馭術”……雖然“六氣馭術”還沒做到純熟,但現在滄溟劍法已經有了很大的提升。這一路上,打退過一批一批的錦衣人,打敗過瓜珲護法之首玄鷹,性情乖張的熒惑,以及一些江湖老前輩,甚至還将沐家家主打的奄奄一息,為何到了如今,出現了四個顔色的人,自己仿佛又回到了剛學滄溟劍法的時候呢?
大概淩澈想的太過投入,露出了些許破綻,被青、白二人抓住不放,隻聽“刺啦”一聲,手肘被劃了道口子。淩澈飛速退開,趕忙收斂心神。
那邊楓槐序見狀,心口一緊,但又迫于閃避褐衣人,不能分出半點餘力。楓槐序第一次覺得自己甚是沒用,為何隻在輕功一道大為精通,而武功卻如此平平?如今淩澈支應不暇,自己連幫他都做不到,隻能幹着急,楓槐序又躲過褐衣人的一招攻擊,繼續盯着淩澈的情況。
那邊青、白二人說了出現以來的第一句話,隻聽他們欣賞的贊道:“功夫不錯!但比我們還是差了些。”
楓槐序一聽,心口那絲緊張驟然落下,剛剛一直沉浸在懊惱之中,竟忘了小澈兒是最激不得的。
果真,淩澈眼神驟然不忿起來,不服輸的勁兒從身上外放了出來。
青、白二人一頓,一時沒能明白,怎麼這個小孩氣勢突然就張揚了起來?
淩澈腦子裡還蹿跳着那句“比我們還差了些”,越想越不服氣,于是毫無預兆的對青、白二人發了難。
最開始練滄溟劍法時,淩澈最喜歡“息”字訣,心底認為,用劍的精髓自然落在“快”和“變”上,無論對方用了什麼武功招式,隻要自己牢牢抓住這兩個字,管他來的是什麼牛鬼蛇神,自然都可以一一化解。後來舅舅和自己喂招時,隻用“鋒”“柔”變換,就将自己擊的潰不成軍,那時才明白,“快”和“變”也不是萬能劍式。
用什麼劍招劍式,全看對手用什麼招式,如果能找出其弱點,就照着弱點打過去,如果找不出弱點,那就觀察其武功路數,滄溟劍法中,總有一招可以克制他,再加上如今自己的劍法修為,打敗對方定不成問題。
淩澈就這樣将心裡的氣勢一漲再漲,一邊觀察,一邊進攻,發現對方使得細劍主要以“快”“鋒”“刺”為主,且招招式式陰中有暗,暗中帶陰,陰暗狡詐,防不勝防。而對于普通劍應有的“劈”“砍”“截”卻不擅長,“劈”“砍”“截”三式基礎劍招,自然以大開大合為妙,而對方受制于細劍本身,大開大合的劍招并不适用。
淩澈想:大概對方的劍招如陰險小人般總背後搬弄是非,所以自己一開始一直注意他背後又要使了什麼陰招險式,而無法專注于自己的劍式,那麼自己現在要做的,就是不被他們牽着走,要将他們亮在太陽之下,正面迎招。
想到這裡,淩澈忽略青、白二人送來的又一招快劍,轉而一劍卷起“扶搖”式,大開大合的向二人壓将過來,二人心下驚駭,迅速變招,左右夾擊刺向淩澈,淩澈更快,再次卷起“扶搖”式,同時配合“六氣馭術”,淩澈手中的劍瞬間粗狂暴虐起來,源源不斷的劍鋒向二人刮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