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逸的飛鷹傳書,每日必到,上面都是同樣的兩個字——無事。數月過去,傲天國無半點起兵的征兆,墨星辰料定他們不想現在挑起戰事。
事實亦如他所想,入秋不久,傲天國派使臣前來傳達王意。
其一、贊揚辰清王有勇有謀,壯大墨月;
其二、斥責其不知禮數,兩國即是友邦又是近鄰,發動起兵卻未提前告知;
其三,中秋佳節曆來是家人團聚的傳統,王後思母心切纏綿病榻,請娴妃去傲天國小住共享天倫;
其四,不再計較其失禮之處,兩國和睦共處才是百姓之福;
最後,勸其莫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邊境新增的數萬将士對百姓造成恐慌,該撤一撤了。
墨星辰在朗月殿大擺宴席,招待使臣,奢華程度是他繼位以來不曾有過的。
他向來提倡節儉風氣,杜絕奢靡浪費。此舉意在外人面前表明,如今國庫充盈,家底深厚,兵強馬壯,來者不懼。
娴太妃、文太嫔、四公主、六公主、七公主、清和郡主皆列位參宴。
席間墨星辰表态道:“孤知傲天國是太妃故鄉,三王姊與太妃分隔多年,太妃想去小住,亦或是長住,孤皆不會阻攔,即便想在那頤養天年,孤亦應允。”
娴太妃聞之淚濕了眼眶,離家這麼多年,在這已然沒有一個親人,日日想着靜兒、族人,沒想過有朝一日還能回去。
她以手帕拭去眼角的淚水,俯身道:“謝王上隆恩。”
“太妃不必客氣,都是一家人。”墨星辰擺手示意。
太妃的婢女扶着她重新落坐。
“聽聞貴國東璃君已成婚,知之甚晚,見諒,孤備了些薄禮聊表祝賀,待諸位回國時,稍帶着。”
“辰清王有心了,吾等必向吾王、太子傳達您的心意。”
程澄在角落悠哉地喝茶,聽東璃君已成婚,一口茶差點嗆到自己,這麼大的消息,竟然現在才知曉。
她走到殿中央,俯身行禮道:“清和有一事想請王上幫忙”。
墨星辰看着她,語氣不悅地道:“何事?”
“清和與東璃君算是故交,亦想聊表祝賀之意,待清和備好禮物,可否讓使臣一同帶去。”
“諸位覺得如何?”墨星辰問道。
“郡主有心,吾等自當效勞。”
“謝謝。清和暫退下。”她回到座位,便開始琢磨要送些什麼禮好。
“國庫的寶貝多,不若跟王上買幾件?”想到這,她偷偷瞄了他一眼,與他的眼神撞到一起,吓得她連忙扭頭喝茶壓驚。
當日夜裡,王上大駕光臨昭和宮,心緒不佳,先發制人道:“宴上清兒不敢看孤,那副做賊心虛的模樣是何意?”
“噗……這話怎麼聽着酸溜溜的,吃醋啦?”
“孤從不吃醋。”
“好啦,我是在想送什麼禮物,想到滿城的東西都沒有國庫裡的好,就想跟王上買幾件。”
“買?”
“當然了,不能白拿。你免了兩年的賦稅,國庫隻出不進,用銀錢的地方那麼多,我再占便宜,豈不是增加你的負擔。”
“幾件東西而已,我給得起。”
“嗯,幾件東西而已,我付得起。”
“你啊,什麼時候能多依賴我一點?”
“窮得叮當響的時候,不都是靠你養活。現在發家緻富,再吃白食,可太貪心了。”
“你選的那兩個人,倒是能幹。明早讓鄭路帶你去挑。”
“謝王上。”
“時辰不早,安置了吧。”
“你要睡這?”
“不行?”
“不敢。清兒伺候王上就寝。”
翌日清晨,用過早膳,她便跟着宦者令去了國庫。
這裡面堆積的奇珍異寶數不勝數,有先王收藏的寶貝,有抄家時收繳上來的,還有從和葉、星葉的寶庫搬來的,個個不俗,看得她眼花缭亂。
“宦者令有沒有什麼推薦,這麼多,閃得眼都要瞎了。”
“郡主想挑什麼式樣的?是金器、玉器、還是琉璃,是擺件、挂件、還是用件。”
“嗯……都行,重點得是一對的,成雙成對嘛。”
“容老奴想想。”鄭路思索着道:“請郡主随老奴來這邊,老奴想起有一對玉如意,質地屬絕佳,國庫裡也隻有那麼一件。”
他尋着如意擺放的位置,拿下來一隻錦盒,裡面一對翠綠翠綠的玉如意,實乃上上品。
“這對如意價值多少?”
“老奴記得這是墨星瀾獻給先王的,據說花了十萬兩銀,過了這數年怕是不隻十萬了。”
“這麼貴……”她驚呼道。
“先王最愛這些器件兒,若論玉器的品質,還有比它更好的,不過都是單件的器物。”
“好,這對如意要了。還有别的嘛?”
“老奴想起有兩套琉璃物件都是成對的。”他轉身去另一個架子上,逐次拿下兩隻木盒,“這個是七彩琉璃杯,當年王上送與先王的。這個是七彩翡翠琉璃樽,是墨星海獻給先王的,價值不菲。”
“這套杯子我記得,當年王上好像是花了三萬兩左右。這個我拿走合适嘛?”
“王上吩咐了,國庫的東西任郡主挑。”
“好,這套杯子要了,玉的有了,琉璃的有了,金器可有成對的?”
“金器成對的一般都是首飾,像金镯子、金墜子。”
“首飾好,适合女子。”她從一堆金镯子裡挑了一對花樣最精美的。心裡開始計算,選了三樣,四萬、三萬、十萬+,共計十七萬+。按這對玉如意的升值空間計算,給他湊個整好了。
“這三樣我帶回昭和宮了,麻煩宦者令告知王上,明日我再送錢過來。”
“送錢?”鄭路不解,王上隻道任郡主選,沒說要給錢啊。
“宦者令替我傳達便好。”
“是,老奴明白。”
程澄小心翼翼地捧着盒子回寝宮,生怕一個不小心,十幾萬兩就沒了。剩下那對禮物,她昨夜便想好送什麼了。
要論誠意,有什麼比親自制作更有誠意!既有意義又省錢。
她擺好文房四寶,這第四件禮物,就是她的“墨寶”。
一首《關雎》、一首《新婚緻語》,她反反複複寫了許多遍,才滿意收筆,蓋上印章。差人請尚書令幫忙裱在上好的卷軸上,兩個卷軸算一對。
最後她親自将禮物全部送去典儀院,登記造冊。顧典客承辦迎送使臣,置辦王上贈禮,待使臣回程,她的禮物就跟着一塊去了。
說起典儀院準備的賀禮,可是王上授意的。墨星辰在星葉得了不少夜光璧,各類大小一應俱全,在得知清兒送了那麼貴重的禮物後,他命鄭路選了兩顆中等大小的當作賀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