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上起來,何嘉年就扛着自己的鏟子到自己小院外不遠處她的堆肥專用地。
這裡的堆肥她已經準備很久了,用的是魚骨頭,魚鰓,兔骨頭,雞糞,做飯時不要的菜根等各種廚餘垃圾加上劈開撕碎的竹屑,碎木,枯葉,一層一層堆疊靠時間慢慢腐化,現在終于成了深褐色,何嘉年拿鏟子鏟進内部,把堆肥層裡面的部分攪了攪。
她前兩天最先放上去的魚骨頭還沒完全腐化,但是鈣質流失也已經斷成了好幾截,而最早放進去埋在最下面的魚骨頭已經徹底腐爛成為堆肥的原料了。
這些都可以拿去給她的農作物提供肥力,有肥力她的蔬菜瓜果才能長的更大更甜。
何嘉年拿了個簸箕,用鏟子一鏟一鏟把肥料全都鏟到簸箕上,準備用它來運送。
腐熟的肥料有濕度,拿鏟子鏟走的地方會在堆熟的地面上留下濕漉漉的痕迹,味道也不算好聞,不過為了她的菜她拼了,何嘉年愣是屏住呼吸,動作麻利迅速地鏟完所有的肥料,拎着簸箕迅速從這一塊地方轉移,一路小跑到她的菜地。
迎着剛剛升起的晨曦,各種麻雀小鳥低空飛行着吱呀亂叫,巨大的胖頭魚從郁郁蔥蔥的水稻田旁的魚塘裡探出頭來呼吸着晨間新鮮的空氣,有幾條又悄悄遊回了水稻田裡,伸着脖子去吃水稻穗葉上凝結而成的露珠。
再往前走,她的菜地現在已經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模樣。
成熟周期短的蔬菜大部分都已經是可以收割的狀态,剩下的也都離可收割不遠了,一些周期長的作物現在大部分也都在開花階段,各色各樣的小花開滿了整片菜田。
鋪上這一次她自制的農家肥,估計過段時間又可以收割一大把新的蔬菜了。
何嘉年先來到她的玉米地。
玉米地裡的玉米早已經過了幼苗期,都快到了節節拔高的拔節期尾聲,差不多長的快比她人還高了,等再過段時間就是最為重要的營養生長階段,開花授粉再形成一株株飽滿的大玉米。
等玉米成熟後把它們一株株掰下來,玉米葉還可以燒火喂豬,雖然她現在還沒有養豬,喂雞也可以,玉米可以每天早上蒸一根當早飯,或者從頭到尾串一根竹子進去,放在火上做烤玉米吃。
山上的竹林滿山遍野都是,不用都浪費了,她想吃燒烤也很久了,要不是實在沒有肉,隻烤一些菜也沒意思,她都想劈竹子來做燒烤吃,正好現成的有搭好的土竈台。
她今天來幹活沒吃早飯,何嘉年努力控制着自己不要去幻想免得把自己越想越餓,穩了穩心神開始給玉米地施肥。
為了能得到的玉米個個飽滿,今天的自制肥算是派上用場了。
何嘉年扒開已經長的無比繁茂又粗壯的玉米葉子,努力鑽進一株株的玉米植株間隙中,在裡面蹲了下來。
幸虧她當時種玉米的時候沒有偷懶,都是撅好土後又劃了行列,按差不多的距離一行行這樣種下,現在的玉米地還比較齊整,她能鑽的過,要是當時嫌麻煩偷懶随便亂種在一起,估計現在不僅玉米的根系會纏繞在一起互相搶肥力,地面上的葉子和葉子也會打架,她就鑽不過去了。
何嘉年拿手指比了一下距離,在兩株玉米間找了個間隔合适的位置,把鏟子鏟進了兩株間的土裡開始挖坑。
施肥的時候不能把肥料直接澆在農作物的根系或是苗上,這樣容易導緻燒苗反而适得其反了。
可以在作物的旁邊挖坑埋進肥料來施肥或者拿個噴壺把肥料和水混合在一起噴灑在作物的葉片上也是個不錯的辦法。
隻不過她現在沒有可以噴灑的小壺隻有澆水用的高壓水槍,她怕她灑個肥料之後用高壓水槍一噴,全部天女散花不知道到什麼地方去了,到時候她又白忙活一場。
還是埋在土裡最保險了,就算流失反正上下左右前後全都是她種的玉米,既能吸收營養也不會燒到玉米的根系,再不濟跑遠點還有大豆,土豆,番茄各種作物,總不怕跑沒了。
何嘉年用鏟子挖了個小坑,也不用深,表面往下挖個5到10厘米就行,挖出小坑後,何嘉年用她的萬能鏟鏟了一點肥料均勻的灑在了坑裡,随後把剛才挖出來的土原樣填回去,這一個坑的堆肥就完成了。
何嘉年挪了兩步,隔了幾株玉米又蹲了下來準備挖一個新坑。
一個坑應該能管周圍不少玉米了,她還有好多玉米之後還有大豆這些别的農作物要施肥,得精打細算省着點用。
本來她還覺得自己準備的這些堆肥還挺多的,不要的生活垃圾加上她一筐一筐倒進去的腐葉,堆了兩座小山那麼高,她的簸箕裡現在裝的滿滿當當才裝了一座山,原以為用一座山來施肥肯定綽綽有餘,還有一座山還在那裡沒動呢,現在看來還是得把兩座山都用光才應該勉強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