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水謠指着這種痕迹,問呂長史:“你認得這種痕迹是什麼兵器造成的嗎?”
呂長史道:“之前我們也有注意到,像是彎刀的痕迹。”
“但彎刀的長度似乎不足以留下這麼長的半圓弧。而且這圓弧中間斷成許多截,每一截的形狀、大小又一模一樣。”
這時,暗衛甲風道:“這是一種奇特的兵刃——彎刀傘留下的痕迹。”
“彎刀傘?”
“對,彎刀傘是用鐵做的,收起來時,外表看着像是普通的傘。但張開來時,傘面是由四十多柄細長的彎刀所組成。隻要彎刀傘一轉動,那些彎刀就會輪流切割敵人的身體,非常難防。如果彎刀傘碰到牆壁,就會留下這種斷斷續續的圓弧形。”
“原來如此。這種兵器是誰用的?”
“我也不知道,我隻是聽說過這種兵器,但從未見過使用它的人。”
雲水謠道:“看來,跟趙刺史打鬥的,應該是個江湖上的高手,他的兵刃是彎刀傘……”
像這樣的人,應該不太多。雲水謠讓甲風帶領十來個暗衛去江湖上打探。
不知為何,甲風所說的彎刀傘,給雲水謠一種熟悉感,她總覺得在哪見過。
雲水謠喃喃道:“這個高手應該一直在跟蹤趙刺史,等他在城牆上落單時,就跟他決鬥。由于彎刀傘很難防,趙刺史漸漸不敵,就被擄走了。”
呂長史道:“我想當時的情況應該就是大人所說的這樣。”
雲水謠:“這太偶然了。按理說城牆上至少要留幾名士兵把守,可趙刺史卻把他們全派了出去,導緻無人看見趙刺史的對手長什麼樣子。”
呂長史道:“也許趙刺史也不知道有人跟蹤他,想把他擄走。”
“趙刺史當時是孤身一人來到城牆這裡的嗎?沒有帶侍衛?”
“沒有。”
雲水謠覺得奇怪。這裡已經調查不出什麼了,雲水謠決定去趙刺史以前住過的房間看看。
之前雖然看過一次了,但那次看得不太仔細,這次要好好看看,也許能從細微處發現線索。
一行人原路返回,梅花縣的百姓們見到雲水謠等人,又想圍上來為難她們。
還好暗衛們有經驗了,直接架起雲水謠等人,從百姓們的頭頂飛了過去。等到人少的地方,再下來走路。
雲水謠不會輕功,但飛起來的感覺很不錯,她覺得自己要是有空可以學學。
一路走來,時不時地會見到這裡的百姓在鬧事。
雲水謠想管,呂長史勸道:“大人,您不會武,又是姑娘家,而且沒有跟敵國百姓打交道的經驗,還是先别管這裡的事了。這裡駐守的一些軍官會管的。”
雲水謠點頭:“也好,等我找到了幾位失蹤的刺史,再騰出手來治理梅花縣。”
這個地方既然打下來了,現在就是幽州所轄的區域。雲水謠身為幽州刺史,有責任管理好梅花縣。
大約一個時辰後,衆人回到了衙門。
雲水謠稍作休息,就去趙刺史的房間查看。這次,她沒有漏過任何細枝末節處。
過了一會,雲水謠在柱子上看見了一個小孔,這個小孔像是被什麼東西紮出來的,而且還比較新,不像是陳年舊孔。
她問呂長史:“呂長史,你看這個小孔,像不像是箭造成的?”
呂長史觀察了一會,道:“的确像是被箭射中了,但那根箭去哪裡了?之前我們都沒發現。”
雲水謠估算了一下箭射..進來的方向,朝正對面的窗戶看去,果然看見窗戶紙有一個小孔。
雲水謠道:“我猜,趙刺史失蹤那天,應該是有人從外面射了一支箭進房間,箭上可能還綁着紙條,約他孤身一人去梅花縣的城牆相見。所以,他才會不帶任何侍衛前往,到了城牆時,才會把所有士兵都支開。”
呂長史道:“大人言之有理,如此便可解答之前的兩點疑問。來人,好好找找,看房間裡是否有箭和紙條。”
房間裡的箭倒是有許多,一眼就看見了,全是一模一樣的六孔铍箭。這種箭是趙刺史的軍營裡統一用的箭,倒是很常見。
除了六孔铍箭外,沒有發現其他的箭,也沒有任何小紙條。
雲水謠道:“對方射箭進來,邀趙刺史見面,應該用的是他自己的箭,不太可能跟軍營裡的箭相同。這裡沒有第二種箭,說明對方所射之箭已經被處理了,如何處理未知。至于那邀約的小紙條,應該是被燒掉了。具體是趙刺史所燒,還是其他人所燒,就不知道了。總之,關于有人飛箭傳書,邀趙刺史去城牆相見一事,已經沒有證據了,隻能說是猜測而已,但這猜測應該是合理的。”
柳依依道:“大人,什麼人能在官衙裡射箭而不被其他人發現,又是什麼人僅憑一張小紙條就能約趙刺史出去,還能讓趙刺史不帶任何随從?”
雲水謠搖頭道:“我也不知道。”
這時,有衙役來報:“張司馬回來了,說要見刺史大人。”
雲水謠道:“他終于回來了,把他請到這裡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