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吏道:“原來如此,還是大人明察秋毫。”
“帶我去瓊娘墜崖之處看看。”
“是。”
瓊娘假死脫身,也隻是雲水謠的推測,還是要去勘察一下現場才放心。
有萬分之一的可能,瓊娘真的死了。
當然,雲水謠更傾向于她還活着。
那個小吏帶上追捕過瓊娘的捕快們,跟雲水謠一起出發。大約一個時辰後,她們便來到了瓊娘墜崖的地方。
這裡遍生藤蔓,但卻有一處地方的藤蔓被連根扯斷,看起來光秃秃的,就像是人的頭發突然缺了一塊。
雲水謠問那小吏:“瓊娘墜崖時的細節,能詳細說說嗎?”
小吏道:“當時我不在現場,不過馮捕頭是親眼看見她墜崖的,讓馮捕頭來跟您說吧。”
馮捕頭就跟在他們身邊,聞言走出來道:“當時,我和另外兩個捕快用袖箭射瓊娘,一共射出十三箭,瓊娘躲過了十一箭,中了兩箭。一箭在肩頭,一箭在肚子。然後她就向後倒了下去,掉下了懸崖。”
“她掉下去時,可有蹭壞懸崖邊的藤蔓?”
“這個……記不清了。”
雲水謠走到藤蔓缺失的地方,觀察了一會,道:“這裡的藤蔓雖然缺失,但是有向後拉扯的痕迹,在懸崖邊的沙石上留下了磨痕。可以推測,當時瓊娘墜崖,其實偷偷扯住了其中幾條藤蔓,讓自己懸挂在半空中。等捕快們走了,她再用力拉扯藤蔓,借勢翻了上來。因為勁用大了,這幾根藤蔓被連根扯了下來,她就随手扔了。”
小吏和捕快們查看了痕迹,都覺得雲水謠說的有道理:“大人所言,有如親見,當時的場景應該确實是這樣的。瓊娘墜崖一事确實太過巧合了,她八成是假死脫身。”“沒錯,她當時中的兩箭其實都不緻命,隻要她及時處理傷口,就沒問題。”
雲水謠推測:“我想,瓊娘說不定還在雍州城裡,隻是僞裝成了别的身份。”
小吏有些驚訝:“這……瓊娘當真如此大膽?”
“雍州官府在追捕她,她就幹脆換個身份繼續在雍州生活。别人想不到她會這樣做,她反而安全。她久曆江湖,必有僞裝的方法。”
“可是,雍州這麼大,不知道她在哪裡?”
“盲目地找肯定是不行的,要根據已有的線索分析。帶我去萬花樓看看。”
一行人便來到了萬花樓。
此時已是黃昏時分,萬花樓正準備挂牌迎客。
老鸨見雲水謠走了進來,有些驚訝。同行的小吏介紹,說雲水謠是雍州城的女官。
老鸨趕緊熱情地招呼:“女官大人,您來此有什麼貴幹?來人,上茶。”
雲水謠道:“我是來調查瓊娘的案子的。”
老鸨臉色一變:“大人,該說的我都說過了,瓊娘做的事情真的跟萬花樓沒有關系啊……自從她逃走,我們也沒過過一天安生日子……”
“别擔心,本官隻是詢問一些線索,不會為難你們的。”
“是,您請到雅間。”
老鸨把雲水謠等人請到了一間雅間,叫人端來上好的茶水和食物。
雲水謠也沒吃,直接問道:“瓊娘是兩年前來到萬花樓的?”
“是的。”
“在那之前她是做什麼的?”
“她隻說自己以前也是在堂子裡賣藝的,因羨慕雍州繁華,所以來到萬花樓謀生。”
“你們對她的過去有調查過嗎?”
“這個……我們青樓裡缺人,隻要有人願意來,我們不會卡得很嚴。而且瓊娘長得漂亮,樂器也彈得好,我哪有理由不留下?關于她的過去,我也沒多問。”
“她在這兩年時間裡,有什麼異常之處嗎?”
“沒有,唯一特别的大概就是她特别美,又特别有才華,所以吸引了很多客人來光顧。”
“你們沒發現她身懷武功?”
“沒有,我們也是等她逃走了才知道她會武。以前樓裡有客人打架時,她還被誤傷過,那時候她完全就是一副弱女子的模樣,可太會僞裝了……”
“她平時玩的那個奔月環,是怎麼來的?”
“這我就不清楚了,可能是她自己帶來的吧。像這種小玩具,我們樓裡很多姑娘都有,閑着無聊時用來解悶的,我也不會管這種細節。”
“瓊娘以前在這裡,是有丫環的吧?把她的丫環叫來,我有話問她。”
“是。”
過了一會,伺候瓊娘的丫環被帶了過來。雲水謠問了奔月環的事,丫環道:“我也不知道,好像是瓊娘自己帶來的,她沒叫我買過。”
“她逃走那天,可有異常?”
“那天一大早,瓊娘就說楊小官人會來找他,她們有話要說,叫我不必在旁邊伺候,因此我就離開了瓊娘的屋子。後來發生了什麼,我也不知道。”
雲水謠點頭道:“瓊娘的頭皮有炎症嗎?會發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