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将軍先是讓我們别說出去,然後才告訴大家。原來呀,元家軍時刻注意着邊關呢,不止當下,往前幾年,元隆生怕邊關出事,一直注意着。得知邊關大軍拔營回京,他又怎能坐視不理。”
葛蘇聽得眉頭都皺起了,着急問:“那元将軍打算怎麼做?”
又來一個元隆迷弟。元香一臉麻木說:“元将軍打算帶着元家軍去邊關,代替邊關大軍抵擋突厥賊。”
元隆去邊關一事,是元香瞎編的,但有一點她說的是實話。元隆這些年還真的一直關注着邊關,每天除了救助百姓,吃飯睡覺,就是打探邊關消息。
聽說又輸了,和狗嫌叔他們一起捶胸頓足。然後和元家軍一道在泥地裡演示排兵布陣,怎麼才能最快速的赢回局面。
葛蘇聽到這話,感慨說:“元将軍真了不起。”
“了不起個屁!”有人回嘴,“元隆要不去邊關,等突厥進攻,驕皇還不是乖乖将大軍放回邊關。現在好了,元隆堵住了邊關缺口,驕皇恐怕更得意。”
“那是邊關大軍哪,哪怕回來一□□咱們也不可能抵抗得了。咱們輸定了。”
“咱們的腦袋一定會被驕皇挂皇城牆頭示衆的。我是想報仇,但不代表我想死。”
“怎麼辦?這事要告訴領頭吧?領頭再上報,大豐收肯定不會盲目上京的。”
“對,這事必須要讓大帥知道!”
元香呼出一口氣。總算是完成任務了。她容易嘛她。
好幾個人拉幫結派去找領頭,元香沖身後的乞丐招了招手,也跟上去瞧熱鬧。
大領頭帶着幾個和正方臉差不多的小領頭正坐在樹底下,元香幾個到樹底下時,領頭們已經聽說了邊關大軍拔營回京之事,正訓斥人呢。
“道聽途說!這都是假的,别被騙了!”
小領頭見大領頭這麼肯定,也跟着勸大家别信這種謠言。
大家七嘴八舌提問,都被大領頭的一句“這都是謠言”怼回去。
葛蘇氣大領頭敷衍,朗聲問:“領頭憑什麼說這是謠言?有人可是親耳聽元家軍所說。領頭要說假的,請拿出證據說服大家!”
大領頭氣得鼻孔冒煙:“這麼假的事情,你們竟然也信?!誰聽元家軍說的,你讓她站出來!”
元香生怕葛蘇把她供出來,拉着乞丐的胳膊往邊上躲了躲。要情況不對,她也好逃命。
好在葛蘇還算機靈:“就算元家軍沒說,這事也都傳遍了。萬一要是真的,咱們就是去送死。驕皇狠厲暴虐,又愛發瘋,我們大家都認為上京都一事該停止。等商量出一個萬全的方法,之後再說。還請領頭将此事上禀大帥。”
有些話,大領頭當然不可能和這些小魚小蝦交代,但他心裡有成算,清楚前往京都是毋庸置疑的。
大領頭穩了穩心神,才又開口:“大家聽我說,我以大豐收的名譽做堵,很明确告訴大家,大軍開拔回京之事是謠傳。各位試想下,為了對抗大豐收,讓邊關大軍回京,給突厥踏平皇城的機會。驕皇他可能這麼傻嗎?”
大家動搖了。畢竟驕皇确實不是個傻子。換了誰都不可能做這麼蠢的事。
大豐收不一定能攻下皇城,可要是突厥賊踏破邊防,一路南下,大越危矣。那衆矢之的人,必定是驕皇。
大領頭見大家有聽進去自己的話,滿意的不得了。
元香聽到周遭都是說驕皇确實不可能讓邊關大軍回京的聲音,她于是也轉頭和乞丐說話,聲音還不小:“哎呀,驕皇是不傻,可這驕皇是個瘋子。萬一驕皇不想活了,就想和大豐收魚死網破怎麼搞?”
聽到這話的人被成功帶偏:“是啊,驕皇是個瘋子,我聽說驕皇之前還想為了死去的心上人自戕,因着香妃和心上人長一個樣,驕皇才沒舍得死。這回,香妃也離他而去,說不定驕皇又發瘋了呢?”
“沒錯。你們可知驕皇當初是如何登位的?手段何其陰險毒辣,命邊關大軍回京,他真有可能做得出來。”
“就是說,就算驕皇不一定會這麼做,可隻要有一絲可能,咱們也不能冒險吧?”
大領頭沒想到風變得這麼快。他知道自己再解釋下去,所有人隻會更得寸進尺。
大領頭的氣勢還是很足的:“該說的我都已經說了。好了,都回吧。”
得罪了大領頭,以後在隊伍裡的日子就難混了。大家注視着周圍,見沒人有進一步舉動,都十分有眼力見的退後。
隻有葛蘇絲毫沒在乎周遭,沖大領頭不甘心問:“那我們何時出發?又幹嘛要在此地停留?”
大領頭眼神微眯,故意做出威脅的表情,誰知眼前的大塊頭還是個木疙瘩。
大領頭氣得眼睛抽搐,見所有人又都看過來,才摁着眼角開口:“此事乃内部密事,你不必知道,隻需聽令即可。”
幾個小領頭領會到大領頭的意思,幫着大領頭維持秩序:“大家都散開吧。”
“不許聚在一起。你們别交頭接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