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如此,葉雅芙也算是把自己和吳二郎吳裕賢的關系撇得幹幹淨淨了。
至少是當着這個吳家一家之主的面,她單方面撇清了她和吳裕賢這個小叔的關系。
就算對吳裕賢有情,那也是原主的情,同她不相幹。
從此之後,她會離這個吳裕賢遠一些。
書裡,葉氏的悲劇,就是從遇到姜氏母子開始的。
原小說裡,有隐晦交代過,原主之所以變得如此,其實都是姜氏引導的。
原主葉氏自幼父母雙亡,她又是孤女一個,父母一死,族中叔伯便開始觊觎她父母留下來的家産。
雖然沒有太多,但對村戶人家來說,也算是不小的一筆了。
葉氏的阿娘同吳兆省結發妻子是閨中密友,手帕交。當時因着這層關系,姜氏便勸吳兆省養葉氏這個孤女。
說是養葉氏,其實打的還是葉父葉母留下來的那些家産的主意。
所以,原主葉氏其實是很小就生活在吳家的,同吳家大郎二郎是青梅竹馬一起長大的。
吳二郎吳裕賢有男主光環,再加上有姜氏的刻意引導,年少無知的葉氏,自然被引得對吳裕賢動了情。
她不僅對吳裕賢有深厚的情意,還對姜氏這個繼婆母死心塌地。
可随着吳大郎斷了腿,吳家把希望都寄托在吳二郎身上後,姜氏就看不上她了。
為了把這個燙手山芋甩掉,就把她和斷了腿的吳大郎撮合在一起。
其實她大可以好好撮合,但卻又用了腌髒手段。她怕葉氏會不肯,會胡攪蠻纏,于是索性設了計,把他們兩個灌醉,又給下了下三濫的藥,讓他們睡在了一起。
生米煮成熟飯,也就不怕他們的事不成了。
最後葉氏同吳大郎成親後,姜氏偏偏還要倒打一耙,說是葉氏辜負了二郎的一片真心。也是如此,又牽制了葉氏幾年,在愧疚心作祟的情況下,葉氏對姜氏母子更是死心塌地。
哪怕自己有了丈夫,也不管他。哪怕有了兒子,也絲毫不為自己兒子考慮。
就一心撲在了姜氏母子身上。
她爹娘留給她的銀子,隻要姜氏母子需要,她都毫不猶豫就拿出來給他們花。
如今被榨取幹淨,沒用了,也就被抛棄了。
既然這姜氏服了軟,葉雅芙自然也就見好就收。
一場婆媳鬧劇暫時告一段落後,葉雅芙這才有空去看這屋裡兩個男人的反應。
她發現吳裕賢一直盯着她,臉色森冷。也是這時候,他才算看清男人的容貌。
能在小說裡,收服了一個又一個女人的芳心,容貌自然是俊朗的。
可能是先入為主的原因,葉雅芙并不搭理他。隻是慢慢站起了身子後,背過身去,先把自己的衣裳整理好。
再轉過身來時,她瞧見原主的公爹已經坐了下來。
四十多歲的男子,高大健壯。黑着張臉,大氣呼呼往外出,頗有點不怒自威的味道。
但在職場浸淫了多年,見過些世面的葉雅芙,壓根不畏懼他。
她整理好儀容後,越發的鎮定下來。
“阿爹,您還是不信兒媳嗎?您若不信,可以去查。兒媳真是清清白白的,兒媳不怕您查。”
屋内靜得出奇,隻見吳兆省看了大兒媳婦一眼後,又看向繼子。看向繼子時他目光溫和慈愛,顯然是對這個繼子十分滿意。
“你說你沒做,爹信你。可這樣的事,難道二郎就做得出來嗎?”吳兆省顯然更信繼子的為人品性,他本能還是偏心繼子的。
這種亵渎長嫂之事,他絕對做不出來。
相反的,這個大兒媳……就不好說了。
她品行不端,不肯好好跟大郎過日子,反而目光和心思一直都放在二郎身上。
現在回想起來他都後悔,早知如此,他當初就不收養這個葉氏了。
如今,倒是給家裡養了個麻煩。
聽吳兆省這樣說,剛剛連續被葉雅芙打擊得已經快要喘不上氣來的姜氏,立刻又精神起來。
有孩他爹給二郎撐腰,她倒要看看,這個葉氏還想怎麼狡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