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頂是一成不變的屍體,身前是面色凝重卻依舊伸出手來試圖捂住她眼睛的達米安。
莉亞有一瞬間的晃神,反應過來時手指已經壓在了喉面上。
又死了。莉亞想。
達米安發現女孩眼神怔怔,不住出聲詢問:“底比斯?你在做什麼?”
是被吓到了?
莉亞看了一眼達米安,她用手背壓住自己的額面順勢低下頭。
記憶好像有一片被擦拭去了,閉上眼隻能回想起當時用力到幾乎要跳出胸膛的心跳。
耳鳴中有電視故障的電流聲,不斷跳動的畫面中存在着一根往下壓的食指。
緊接着,概念被投映在了她的意識當中:
[答案錯誤,請重新做答。]
莉亞用力地甩了甩腦袋,記憶不甚清晰。
殘剩的印象使得莉亞呢喃:“看來每周目隻能有一次作答行為,要在正确的人面前說出正确的答案。”
她聲音極輕,讓達米安聽不清晰,比起完整的語句更像是呼吸間随意拼湊出的音節。
這次對死亡的感知,比一周目要清晰的多。血液從軀體中流失,渾身上下的每一枚細胞都因為對死亡結局的預知而顫抖痙攣。
死亡。
第二次。
她持續抿着嘴唇,直到混沌的意識在他人的諸多嘗試中,終于破開一道口子,将達米安的聲音如圓珠落盤般擲了進來:
“喂,喂!底比斯,沒被吓傻的話就說話!”
被血肉和屍體的剪影鋪陳交錯的畫面,有如玻璃般被擊碎了。視線回籠,手臂上兀地一沉,她鈍而澀的目光落在一旁。
這時,肢體的感受因被關注而清晰起來。
我在顫抖?莉亞對這一認知感到新奇,興許是因為沉默與手臂的震顫,達米安的手直接攥住了女孩纖細的小臂。她理智的回籠,讓頭也随之擡起。達米安恰巧對上莉亞的面龐,他在那張恬靜的臉上看見上揚的嘴角,以及深黑的眼瞳中蘊含的狂熱——不過,于他眨眼後便消失殆盡,徒留下茫然在那雙黑眸中,仿佛方才的隻是錯覺。
莉亞的目光逐漸向上攀升,最終停落在了他的面龐上。正是在這時,女孩說話了。她落的又輕又緩,聲量隻有彼此之間能夠聽到:
“達米安.韋恩,幫我給蝙蝠俠帶一句話。”
達米安頭皮一緊,連帶着他耳麥後的布魯斯韋恩都瞳孔蜷縮。
達米安否認:“我不認識他。”
莉亞微攏着眼睛,對達米安所說的話,進行了選擇性的忽略。她姿态随性而強硬,繼續着自己未完的話:
“山茶花少女托我向他帶話,如果想知道近期哥譚大規模自殺案的真相的話。”
“今晚八點半,她将準時出現在犯罪巷三十五号。”
蝙蝠洞内,布魯斯韋恩已經在調動莉亞.底比斯的相關資料。一個年幼的,具有數年精神病史的病患。她說的話能否當真?布魯斯冷靜下達指令:“達米安,問她。”
達米安深吸了一口氣:“你們是什麼關系?我需要證明。”
意料之中,莉亞将原本觸及在脖頸上的手翻成背面湊到頰旁。在其中指之上,正佩戴着一枚具有陳舊感的銀質指環,中間點綴着一滴赤色的寶石。而在甲面上,繪制着一朵精緻而小巧的山茶花。
她道:“正如韋恩家族與蝙蝠俠的資助關系。
“我是她在哥譚市的話事人。”
*
因為受到驚吓,莉亞蒼白着一張臉被學校準許回家休息,次日在進行筆錄。
她還沒進到家中,就聞見了一股濃郁的洋蔥奶油香。
莉亞收拾好心情拿出鑰匙開門,她朝着屋内喊道:“我回來了,簡奶奶!”
正在廚房忙活的老姑娘不慌不忙地調好火來到了客廳中,她表現得頗為驚訝,嘴裡卻說着:“莉亞也到了厭學逃課的年紀了嗎?”
這讓莉亞哭笑不得,她給自己到了一杯水,一邊喝着一邊咕咕噜噜含糊不清:“簡奶奶,我才不會逃學。是學校發生了一起事故,老師叫我先回來的。”
“你是第一目擊證人?”馬普爾瞪大了眼睛。
莉亞點了點頭,仿佛心有餘悸:“屍體的确很讓人膽寒,簡奶奶。”
“天哪,我可憐的小莉亞。”老人軟着目光将女孩擁入懷中,在不分季節穿着的毛呢大衣下,莉亞感到了些許平靜。她先是在馬普爾的懷中待了小段時間,等對方将雙臂松開時,莉亞似躊躇而猶豫地:“簡奶奶,我能問你一件事麼?”
“當然可以了親愛的,你想問什麼都可以。不過,想先來一杯蜂蜜水麼?”
見莉亞搖頭,馬普爾也不再堅持。她坐回了對坐的藤椅上,拿起正在編織的毛線。
莉亞知道,馬普爾是在等待她說話。
莉亞清了清嗓子,斟酌着自己的語句:“是這樣的簡奶奶......”
“假如你同自己的前男友重歸于好。在此之前,你們短暫的的分别是因為彼此之間出現了第三者的存在。”
“我的問題?”馬普爾從善如流的帶入了角色,并對此發問。
“不,男人的問題。”莉亞斬釘截鐵。
“這時,臨近你與男友的周年紀念日。你的好友要送你一副畫作為禮物,可你卻發現她去委托的畫師,正是之前插足你們的愛情的第三者。”
馬普爾捂住了嘴,不住地感歎:“天哪,這實在是太糟糕了。”
“我的好友認識她麼?”
莉亞答:“當然認識,而且看起來相談甚歡。”
“所以,我想問的就是——簡奶奶,在您看來,她是出于什麼目的才會做出這樣的行為呢?”
莉亞把身子往前坐了幾分,半壓低身子顯得對此十分重視。
馬普爾沉吟了一會兒,手中的鈎針有條不紊:“或許是她們三人曾經都是至交好友呢?”
“為什麼這麼說?”
“這是一個假設,基于三人都認識的前提下。我與第三者因為異性的原因發生争吵,關系幾乎斷層。朋友關系是以信任為基礎,混合了情感性與工具性的對等二人結構。”
“好友與第三者相談甚歡,證明她們擁有感情聯絡基礎。至少在社會關系上,擁有相較穩定的一面。她與第三者進行的委托産生利益性,而令她與對方締結交易關系的出發點是我與異性重歸舊好後的周年紀念。她顯然是知道我和對方之間的矛盾糾紛,既然決定送我禮物,就是仍有意願主動維系這段親密關系。”
“決定在特殊的日期,委托曾經在這件事上與我有紛争的人全權擔任禮物的制作。莉亞,你覺得這像什麼呢?”
莉亞略加思索,将自己的結論說出:“一段破碎的友情,被決裂的兩方夾在中間的人,渴望能夠借此來修複三個人之間的關系!”
“在我的思路下的确是這樣的。如果以這個假設為基礎,這就是好友這麼做的目的。”